小学高段数学“参与式”作业书写习惯的培养心得
作者:张训灵
来源:《读与写·教师版》2018年第12期
作者:张训灵
来源:《读与写·教师版》2018年第12期
摘要:习惯是在生活与学习中不断积累起来的,教育中需要从养成正确习惯上来进行。尤其是对于小学高段数学作业来说,从参与式教学模式入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书写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教師掌握学生的作业情况,制定出有效的措施,以此来实现培养的目标。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高段数学参与式作业书写习惯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段数学;参与式;作业书写习惯;培养心得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2-0064-01
1.在小学数学教学参与式作业书写习惯培养的意义
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所以说培养学生的作业书写习惯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良好的书写习惯下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
观念,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与涵养。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书写习惯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样也就影响到了学生的发展,同时也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出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教育中教师从参与式书写习惯培养上人手,承担起教育责任,在审阅学生作业时找出学生存在的不足,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效果[1]。
2.数学作业书写中存在的不足
首先,在学习态度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样也就使得学生的书写习惯相对较差。一些学生由于对作业的认识不足,所以在完成作业时将重点放在了速度上,并没有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但是受到书写速度较快的影响,使得所书写出的内容很容易出现潦草的现象,甚至还会出现学生自己都不认识的现象,这样也就使得作业的质量并不高。其次,规范性不足。对于答题来说是需要具备一定的书写格式以及步骤的,但是由于学生并没有重视答题过程,所以也就出现了书写随心所欲的现象,这样也就使得作业的规整性严重不高。如在解决方程知识时,并没有写“解”,或是在等号上没有保持对齐等[2]。
更多推荐
学生,书写,习惯,作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