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目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浅层学习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许多对策,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实践表明,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能够克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浅层次、低效率的问题,在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上效果显著,从而极大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最基本的目的是获得数学概念的本质,从而实现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小学生数学概念学习过程中,数学思维在不断地发生与发展,这说明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方式会影响到学生数学概念学习效果。如果我们把小学生平时通过言语信息学习、接受式学习、机械性模仿练习看作一种浅层学习的话,那么深度学习就是一种指向学生高阶思维(高阶思维表现为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发展的高水平认识活动。深度学习有六个方面的维度:核心概念的掌握、批判思考与问题解决、有效的交流、合作学习能力、知道如何学习、学术思维。深度学习与一般的概念学习在程序上大同小异,主要区别表现在:学习材料中问题的难度、学习中学生的参与度、知识与思维的广度、数学思维的灵活度、师生高情感投入。由此,学生通过对数学概念的深度学习,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学习,对数学对象的分析更透彻,对数学对象的各种属性关注更全面,对数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区分更清晰,从而能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成为了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史宁中教授提出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主要有三个途径:(1)数学抽象、直观想象,让学生
学会用“数学的眼光”;(2)逻辑推理、数学运算,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3)数学模型、数据分析,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这就要求数学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科学思维、创新思维等高阶思维。显然,概念的浅层学习无法达到这个目的,深度学习成为了培育数学核心素养重要的教学手段。
学生数学概念深度学习的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概念教学策略的科学制定。已有研究表明,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要考虑三个方面:(1)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指向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但要注意阶段性、差异性、不均衡性,做到“具体、适可、可
如何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概念曾友良作者简介
曾友良,男,湖南湘潭人,湖南科技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首批初中数学国培专家,主要从事数学教学论教学与研究。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省级、校级教改课题多项。
思想·专家视角主持人:李闯
E-mail:********************* 2020·3C·38

更多推荐

数学,学习,学生,概念,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