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方向与位置》教学案例
作者:李贤毅
来源:《知识文库》2020年第01期
作者:李贤毅
来源:《知识文库》2020年第01期
小学是数学教育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学生思维能力,正由直观具体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数学知识的开放性和应用性,让学生可以在观察实践中,深刻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方向与位置》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的知识内容,要求学生能在准确辨认东、南、西、北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东南、西北、西南方向,使学生能建立和发展自身的空间观念。北师大数学教材强调学习教材的生活化,课程内容设计不仅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水平,更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让数学课程成为学生探索和了解现实世界的窗口。因此,在数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做中学”结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和兴趣特点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和教学主题,使学生能在学习和实践中,真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间的紧密联系。
《方向与位置》是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和操作的过程中,学会辨认“东、南、西、北、西南、东南”等方向,并在此基础上,能认识简单的路线和
物体的位置。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较强,在课堂中我向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生活化和趣味性的情境体验中,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方向与位置》是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启蒙和培养,所以本单元应该是富有个性和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课堂中我指导学生通过情景路线图,依据路线图辨认方向,并让学生调查了解城市方向、家的方向、学校方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通过聆听分析、实践操作、独立思考的学习过程熟悉生活环境中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进一步体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必要性,我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的魅力。
3.1生活激活知识的理解,合作促进学习的高效
《方向与位置》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数学与生活经验的联系,让学生能综合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学会辨认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我在课堂教学导入时采取了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调查学校、家、城市间的方向关系,让学生能在在熟悉的真实生活环境中,有目的的说出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向学生展示地图,向学生介绍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绘制规则,
让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同学们,请说一说自己东、南、西、北方向的同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室内辨别方向,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活与所学知识间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我组织学生来到校内操场,开展实践调查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调查和记录操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事物,让学生在记录调查中经历有目的、有步骤的实践过程。在操场中心我指导学生正确辨别东、南、西、北方向,“同学们,太阳升起是哪个方向?”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确定太阳升起的方向的同时,进一步掌握其他三个方向,使学生在思考交流中了解所学知识和日常生活间的联系,在学生清晰分辨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后,让学生对操场四个方向事物进行调查记录,看一看那里都有什么。
更多推荐
学生,方向,学习,过程,数学,教学,调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