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个与数学有关的趣味⼩故事,你听过哪⼏个?
“
数学在⼈的⽣活中处处可见,息息相关。若能良好的使⽤数学,则能使我们的⽣活变得更加快捷。进⼊数学的礼堂,让⼀个⼀个字符为我们的⽣活带来乐趣与⽅便。其实计算,就是这么简单。
今天和⼤家⼀起分享五个与数学有关的⼩故事,⼀起来看看⾃⼰听过哪⼏个!
”
⼀、泰勒斯:巧测⾦字塔
泰勒斯看到⼈们都在看告⽰,便上去看。原来告⽰上写着,法⽼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来测量⾦字塔的⾼度。于是就找法⽼。
法⽼问泰勒斯⽤什么⼯具来量⾦字塔。泰勒斯说只⽤⼀根⽊棍和⼀把尺⼦,他把⽊棍插在⾦字塔旁边,等⽊棍的影⼦和⽊棍⼀样长的时候,他量了⾦字塔影⼦的长度和⾦字塔底⾯边长的⼀半。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字塔的⾼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他不⽤爬到⾦字塔的顶上就⽅便量出了⾦字塔的⾼度。
⼆、⽥忌赛马
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将⽥忌赛马,齐威王和⽥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赛分三次进⾏,每赛马以千⾦作赌。由于两者的马⼒相差⽆⼏,⽽齐威王的马分别⽐⽥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般⼈都以为⽥忌必输⽆疑。
但是⽥忌采纳了门客孙膑(著名军事家)的意见,⽤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忌以2⽐1胜齐威王⽽得千⾦。这是我国古代运⽤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个范例。
三、阿基⽶德的故事
阿基⽶德有许多故事,其中最着名的要算发现阿基⽶德定律的那个洗澡的故事了。
国王做了⼀顶⾦王冠,他怀疑⼯匠⽤银⼦偷换了⼀部分⾦⼦,便要阿基⽶德鉴定它是不是纯⾦制的,且不能损坏王冠。阿基⽶德捧着这顶王冠整天苦苦思索,有⼀天,阿基⽶德去浴室洗澡,他跨⼊浴桶,随着⾝⼦浸⼊浴桶,⼀部分⽔就从桶边溢出,阿基⽶德看到这个现象,头脑中像闪过⼀道闪电:“我找到了!”
阿基⽶德拿⼀块⾦块和⼀块重量相等的银块,分别放⼊⼀个盛满⽔的容器中,发现银块排出的⽔多得多。于是阿基⽶德拿了与王冠重量相等的⾦块,放⼊盛满⽔的容器⾥,测出排出的⽔量;再把王冠放⼊盛满⽔的容器⾥,看看排出的⽔量是否⼀样,问题就解决了。随着进⼀步研究,沿⽤⾄今的流体⼒学最重要基⽯——阿基⽶德定律诞⽣了。
四、⾼斯的故事
当⾼斯还在上⼩学⼆年级的时候,有⼀天他的数学⽼师因为想借上课的时间处理⼀些⾃⼰的私事,因此打算出⼀道难题给学⽣练习。他的题⽬是:
1+2+3+......+98+99+100=?
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师觉得出了这题,学⽣肯定是要算蛮久的。⾃⼰也就可以藉此机会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转眼的时间,⾼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师看了,很⽣⽓地训斥⾼斯。
才⼀转眼的时间,⾼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师看了,很⽣⽓地训斥⾼斯。
但是⾼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050。
⽼师听了吓了⼀跳,就问⾼斯如何算出来的。
⾼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0的和是101、2和99的和也是101、3和98的和也是相加总共是50个101,所以结果就是101*50=5050,所以我就是这么算出来了。”
⽼师同学听了以后,都对⾼斯竖起了⼤拇指。后来的⾼斯长⼤后,成为了⼀位很伟⼤的数学家。
五、数字4的妙⽤
最近“数学商店”来了⼀位新服务员,它就是⼩“4”。
⼀天,⼩“3”到数学商店买了⼀⽀铅笔,⼩“4”说:“你应付1元5⾓4分。”
⼩“3”付了1元5⾓后问:“还有4分可怎么付呀?”
⼩“4”忙说:“这4分钱你不⽤付了。”
⼩“3”疑惑地问道:“那你不是要吃亏了?”
“不,这是本店的⼀个规定,叫‘四舍五⼊’。凡是4分钱或4分钱以下都舍去,如果是5分或5分钱以上,那就收1⾓钱。
”⼩“4”和蔼可亲地解释道。
⼩“3”⾼兴地说:“谢谢你,你真好!”
“对呀,我也特别喜欢4。”
“25”跑过来说,“因为25×4=100,算起来⽐较简便,例如:25×87×4=25×4×87,这样算起来不是⼜快⼜简便吗?!”“不错,的确⼜快⼜简便,我也喜欢4。”原来是“29”。
“25”忙问道:“咦,你怎么也会喜欢‘4’了?”
“29”不慌不忙地说:“这你们就不知道了,⼀般年份⾥的2⽉份都是28天,只有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那⼀年,⼆⽉份才是29天,我4年才轮到⼀次,当然喜欢‘4’了。不过公历年份是整百的,必须是4百的倍数,⼆⽉份才有29天,这样的年份叫闰年。”
“啊,‘4’的⽤处可真⼤呀!”“25”赞叹道。
这位“4”服务员真是个既温柔⼜惹⼈喜欢的服务员。
更多推荐
字塔,数学,下马,排出,容器,故事,时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