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策略研究
要:数学文化的价值已逐渐被认可,但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存在众多阻碍。本研究结合教学实践,分析数学文化融入现状,探索可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数学文化 小学数学 教学策略
1小学数学中数学文化的融入现状
随着数学文化载入新课标以及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数学文化成为数学教育研究的重点。我们普遍认为,数学文化是数学意识、数学知识(特别是数学史)、数学思维、数学活动、数学方法、数学精神等数学文明的综合。
1.1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的重要性
1.1.1认识数学文化,推开兴趣之门
许多学生只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缺乏主动探究能力,尚未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数学文化可以让小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创造性,小到数学符号,大到数学学科都可以基于数学文化进行
充分思考,反复归纳验证。借助数学文化的熏陶,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魅力,学习更加有趣。
1.1.2理解数学文化,迸发智慧火花
丰富的数学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拓宽思路。同时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发掘学生潜力,开发学生智力和创新能力。如思维导图比拼、数学手抄报成果展示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
1.1.3体验数学文化,发展核心素养
数学文化能帮助学生认识数学本质,揭示数学学科知识的发展规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理性思维。如观察3+5=5+3,14+11=11+14,归纳加法交换律,体验推理逻辑,掌握归纳思想。如音乐中的数学、建筑中的数学、绘画中的数学……学生在灿烂辉煌的数学文化中,尽情的去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
1.1.4感悟数学文化,弘扬远大之志
数学家科学严谨的态度,勇于探索、不畏艰辛的精神,通过显隐知识的不断影响,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1.2阻碍融入的因素
1.2.1学生因素
部分学生对于数学文化存在认知偏差,习惯于专注定理和概念,轻视数学文化的价值,在学习具有抽象性的数学知识时,学习质量和效率上也备受打击。
1.2.2教师因素
(1)渗透形式单一
教师普遍认同数学文化的价值,但仅以教材为中心,形式单一,无法吸引学生,或仅在数学史和数学精神方面有所提及,尚未积极开发课外资源作为辅助。
(2)教学能力不足
教师对于数学文化内容的选择难以把控,数学文化与所学知识存在脱节,甚至脱离实际生活,渗透的内容也较为零散,尚未探索出完善的数学文化融入策略,形式突兀生硬,阻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3)缺乏引导和帮助
数学文化的挖掘与合理融入教学是一个不断提升,漫长且曲折的过程,如同新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多数老师不可避免的在教学压力下得不到有效引导,成长较慢,影响数学文化融入策略的探索研究。
1.2.3环境因素
小学数学知识较为基础,数学文化内容的选择以及策略更需要深究,用于数学文化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阻碍数学文化有效的融入。
2优化小学数学文化的融入策略
2.1把握好学习型数学文化的生成
数学文化存在三种层次:数学家创建数学结构过程中形成的原始型数学文化;课程专家整理研究成果后印发在教科书或者发表于杂志上的课程型数学文化;发生于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具有动态性和情境性的学习型课程文化。原始型数学文化是基础,课程型数学文化是桥梁。
把握好学习型数学文化的影响是重中之重。纯粹的数学问题抽象掉原有的真实数学背景,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学习型数学文化强调情境性,创设基于小学生且贴近生活实际,创设能够还原数学问题实质的情境,帮助学生真正的进入并理解数学问题,主动探究,发现学习。
2.2以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渗透
2.2.1教师层面
1、加强自身数学文化修养
教学组织的创新性、有效性,有赖于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断强化教师素养,是数学文化有效融入小学数学的前提条件。一是积累丰富的数学文化知识,加强自我学习。二是积极参加教师培训活动,与时俱进。三是不断交流与反思。尝试数学文化渗透,及时分享教学心得,借鉴他人经验进行再设计,逐步优化,打造数学文化精品课。

更多推荐

数学,文化,学生,融入,思维,教师,小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