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更加明显,可全面体现教育的服务性、实现教育的交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样,在学科核心素养改革的关键阶段,为落实好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和要求,提出以整合教学方法为主的教学思维的转变,在此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中承担了重要作用。
一、翻转课堂的概念及特征(一)翻转课堂的概念
翻转课堂坚持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课堂内外的教学时间为调整重点,使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更加主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同时,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主要由教师课前搜集教学资料,并根据课程教学要求,利用多媒体技术,借助网络共享技术,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独立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完成学习过程。翻转课堂教学需要与其他的教学方法相互结合,如课堂中的创设情境导入法、问题探究法等,以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需求为主,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教师可利用教学视频、图片、语音等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化,提高知识层次性,教学视频可传至校园局域网,供学生自主下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二)翻转课堂的特征
1.教师教学角色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被视为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的主导者和传授者,而翻转
课堂改变了这一思想,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和引领者,角色变化的要素为帮助学生、支持学生,从而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1]。
2.学生角色转变。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被动式接受教学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难以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而翻转课堂教学可从内容、学习地点、时间等方面供学生自主选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时间合理再分配。如以课内教学内容转移到课外进行讲解,教师以教学需求对教学的时间重新分配,增加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时间,结合情境教学法,尽可能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提问的时间,减少教师教学时间。
4.评价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主要以
笔试为主,考核学生的应试能力,而翻转课堂教学背景下,评价方式呈现多元化;将教师与学生看作整体的评价对象,实现捆绑式评价,评价模式呈现多维性。
二、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策略(一)课前制作教学视频,发布任务
数学模型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工具,小学数学教师应意识到构建模型的重要性,而一般的数学模型比较抽象,在现有的小学生思维习惯下,难以被理解和想象,因此教师应利用课前时间,在充分搜集教学
资源的前提下,对相关的数学概念及理论进行整合,更好地帮助小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及定理。例如,在每个教学单元开始之前,教师应针对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以教材中的教学知识点为主设计并制作教学视频,对难以理解的概念或定理等,利用构建模型的方式,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并配上形象的讲解图示,有助于小学生在课前充分了解相关概念。此外,还可以在视频中布置教学任务,构建教学目标。其中,教师在制作教学视频时应遵循简单、科学化的原则。最终的目的是统一的,即通过制作和设计教学视频,发布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加对知识点的记忆,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2]。
(二)课内实施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
1.教师集中授课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高效搜集学生的提问及反馈,并整合出共性的问题,由教师集中时间进行讲解。当然,在集中授课的过程中,并不是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性指导,而是尽可能进行合作互动教学,利用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确保学生透彻地理解数学知识。在交流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相对独立的问题,针对这部分问题,教师可进行个别辅导,还可以借助课外学习的模式,将课内的教学环境转移到课堂外,增加小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时间。
例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视频,让学生先了解有关的概念及定理
等,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出示有关问题实行课堂检测,检测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通过课堂检验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课前的预习效果,并获得教学反馈,帮助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从而选择使用集中授课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作者简介:
李军林(1977—),男,汉族,甘肃渭源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学。摘要:
文章首先对翻转课堂的概念及特征进行了概述,然后提出了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策略,具体包括课前制作教学视频,发布任务;课内实施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课后习题布置与评价体系的完善。关键词:小学数学;翻转课堂;自主学习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01(2019)20-0113-02
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策略
李军林
(渭源县会川镇西关中心小学,甘肃定西,748200)
DOI :10.ki.wcqe.201920063
113
(上接第112页)
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从网络上搜集相关的资料,找到不同的内涵。学生在网络上找到了“敬畏规则、儿童教育、抵制诱惑”等很多不同的思想内涵,可见网络给予我们的是无尽的能量,面对这样的多层议题,师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课堂实效性很高。
四、依托信息技术,拓展学习内容
语文学习是没有局限性的,需要大量的迁移训练,以便在阅读和实践中获得真知。在语文的广阔世界中,学生需要教师的引领,而课本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小学生接触的课外读本也是有限的,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而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轻松阅读、高质量阅读。具体的课堂实践中,教师可以依托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提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课外阅读书籍,开展课外阅读导读课。以这样的形式拓展教学资源,可以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高效,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例如,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进行美读感悟,在感悟中体会主人公的精神。文章中涉及了很多的数字,笔者就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字背后的精神,即信念的力量,“20多年的坚持,400万字的巨著,6次的修改,一夜之间的失去”,这些我们常人做不到的事情,主人公做到
了。为了强化这种精神,笔者利用互联网搜集了很多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司马迁著《史记》、王羲之苦练书法、桑迪亚哥与鲨鱼的搏斗,将这些相似的内容进行整合,带领学生漫游在网络的世界中,感受着信念的强大力量,使他们的事迹深深感染学生。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就不能离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导入环节还是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环节,或者是交流讨论和课外延伸环节,信息技术都可以更高效地服务于学生。除此之外,它还可以为学生打造真正属于语文学科的世界,让语文更形象化,用饱满的形象浸润学生的心灵,涵养学生的品性。
参考文献:
[1]梁爱民.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中国教师,2010(10): 16-17.
[2]彭延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4):87.
[3]王甜清.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10):129.
2.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法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率,也能增进学生间的友谊。在明确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起点后,将自主性探究的教学模式应用到翻转课堂教学中,进而制定合作学习的教学流程。首先,进行分组(一般4~6人为宜,自主分组或
教师分组);其次,提出合作学习任务;最后,由教师进行评比和总结。学习任务提出以后,让学生在参与问题讨论的过程中巩固知识,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效果[3]。
例如,在“垂线绘制方法”知识点教学中,由教师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主要提出以下学习任务。一是利用直尺、量角器完成垂线绘制;二是对定理“画一条直线的垂线有且仅有一条”进行验证分析;三是讨论垂线和垂线段两者概念上的区别与联系。就这三个问题本身而言,考查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识、对垂线基本性质的认识等;就对问题的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看,注重对小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创新探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创新性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点的直观感受和体验,并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原则,对学生的独立思考方向进行引导。
(三)课后习题布置与评价体系的完善
在课堂教学的结尾,为了能够指导学生全面性回顾知识点,教师应以章节为划分点,以章节框架为主,让学生认真回顾整个教学知识体系[4]。在课后习题布置的阶段,教师应利用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利用搭建的学习网络化平台,在平台上收发习题及作业,及时了解学生课后反馈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供学生参考。
例如,在“扇形统计图”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后自选主题,并自主制作扇形图,在相关
的调研内容完成后,将自主制作的扇形统计图上传至平台共享。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课后学习状态的同时,帮助学生积极补足学习漏洞,确保教学过程与翻转课堂教学的充分结合。
在课后教学评价的完善中,明确实际存在的问题,对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策略具有重要作用。在传统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基础上,完善评价教学指标,培养学生积极观察、主动探究、自我反思等能力,使课后教学评价体系内容更加丰富,评价成果更加客观有效。依据对应的评价成果,教师可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三、结语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发展基于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对于提升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与自我反思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为减少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使用翻转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利.小学数学微课及其翻转课堂教学应用与实践的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8(5):177-179.
[2]王志垚.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北京: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375-376.
[3]曹彬.关于运用微视频“翻转课堂”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J].新课程导学,2015(4):38.
[4]骆彩霞.运用微课程“翻转课堂”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113.
114

更多推荐

学生,教学,学习,教师,翻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