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读后感
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为了更好的促进自己的成长,暑假期间我拜读了华应龙的《做一个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一书,这本书主要收集介绍了16位著名特级教师的个人成长经历、教育随笔、喜好的书籍和推荐,从中不难发现,每位名师的成功都是个人不懈的主观努力下造就的。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张青峰老师,张老师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杂草丛生的村小,但他并没有因为环境的不如意而沉沦,相反,他工作之余不断学习充电,在偶然的打工的机会下,他的优秀被华西村华士中小学的校长赏识,留在了那里。从此之后,他不断的听老教师的课,一遍遍更改自己的教学设计,夜深人静的时候对着墙壁“试教”,最可贵的是他走上了专项阅读之路,他说是为了有用扎实的理论功底,建构属于自己的教学思想。正是因为他喜欢读书,不断反思课堂,两年后活动全国比赛课一等奖,写出了近百篇论文,并获得了江苏省特级教师称号。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有这样一句歌词,自己也未曾想过长大后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但也是当了老师之后,才切身体会到站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之艰辛,教师工作的任重道远。但比之张青峰老师在村小教学时的办公教学条件和张玉滚老师在山里的小学一人担任多门
学科教程之不易,我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是没有资格喊苦喊累的。张青峰老师身上的几件小事带给我的触动颇深。一个是对着墙壁“试教”,这一点我自己深有体会,因为自己也曾在家里对着镜子“试讲”,在我个人看来,上课即是老师一个人的表演,尤其是对低年级段的小学生上课。如何让自己的语言简练又不失风趣,如何花样式赞扬学生予以鼓励,如何在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上把课上生动,这都需要老师的精心设计和充分准备。“试讲”不仅可以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表情、肢体语言是否到位,只有对着镜子讲一遍才会知道自己的教学设计环节是否合理,每句话、每个问题是否精准有效,就是把明天的课进行一次预演,使课堂得以更完善地展现。还有张老师不断地听老教师的课,这一点都给我们年轻教师做出了榜样。细想我们学校每个年级组都有老教师和新教师,这要感谢校领导的用心安排,其实就是给年轻老师的学习成长提供了便利。比如每周集体教研时,老教师的建议经常会说到我们忽略的知识点,这样我们备课时就可以更好地、有条理的设计教学。老教师这种无私奉献、专业负责的精神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最后我想说的是,专项阅读、喜欢读书是张清峰老师成功的必备条件,也是所有名师乃至成功人士成功的规律之一。尤其对教师这个教书育人的团体而言,只有自己拥有专业的理论功底才能把握好课堂,只有多读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才能在课堂中涵盖更多领域的知
识。就像程校长说过的“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阅读就是这场修行中的必备法宝。希望大家都可以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让阅读成为如同一日三餐一样,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营养!

更多推荐

教师,老师,教学,课堂,阅读,是否,设计,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