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中“双师教学模式”下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
摘要:本文通过对“双师教学模式”的分析,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提出了设计数学作业的原则和方法,并针对具体数学知识点和能力要求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双师教学模式”下,采用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双师教学模式”;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网络课堂;教学效果
在网络课堂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双师教学模式”是当前网络课堂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模式,它结合了线上教师和线下教师的教学优势,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本文主要探讨在“双师教学模式”下如何进行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一、“双师教学模式”的概述
“双师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主讲教师外,还有一位专门负责辅导和指导学生的助教教师。这个助教教师可以是本地的教育工作者,也可以是远程的线上辅导员。在这种模
式下,主讲教师负责传授知识和教学,助教教师则负责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双师教学模式”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使更多的学生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一位老师需要承担所有的教学任务,而在“双师教学模式”下,老师可以与外籍教师或者其他领域专家合作,共同担当教学任务,从而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外籍教师或者领域专家担任双师教学中的辅助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外籍教师或者领域专家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或者领域视野,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知识拓展;外籍教师或者领域专家带来的不同文化背景和知识体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外籍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正宗的英语教学环境,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促进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1]。
二、网课中“双师教学模式”下,优化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方式
(一)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基础知识的巩固非常关键,因此可以通过设计一些题目来帮助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例如,对于《全等三角形》这一知识点,可以设计一些基础的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题目和构造题目,让学生巩固这一知识点;可以采用一些趣味性较强的题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应用题,比如“如果一张纸张成了一个全等三角形,如何判断这张纸的三个角度数是否相等?”等等;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拓展。例如,可以设置一些拓展性的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拓展性的阅读,比如阅读相关的数学文章或书籍,以进一步了解该知识点[2]。
(二)数学思维的培养
针对对称轴的定义和性质,设计多样化的练习任务,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对称轴的概念,并能灵活应用。比如,设计一个让学生找出一张图片中的所有对称轴的任务,以此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对称轴的作用;在任务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如分类思维、归纳思维、演绎思维等,以此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例如,设计一个情境题目,要求学生在一个几何图形中找出所有对称轴,并利用对称轴的性质解决问题,同时要
求学生将解决问题的思路表述出来,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自主探究对称轴的性质;注重教学的个性化,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应用对称轴的知识,例如,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找出物体的对称轴,或者通过音乐、美术等领域中的对称性展示对称轴的概念;针对不同的学生需求,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可以让学生通过作业的形式呈现对称轴的性质和应用,也可以设计小组合作形式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合作、学习、探究对称轴的性质和应用[3]。
(三)实际应用和情境创设
实际应用是指通过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以《分式》为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实际应用的作业:教师要求学生按照某个比例设计一个购物清单,并计算出每个物品所占的比例和总价格。这个作业既可以让学生学习如何计算分式的比例,又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比例的应用;通过化学实验或实际例子,让学生掌握分式在化学中的应用,比如浓度的计算,化学反应的计算等等。这个作业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分式的掌握,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分式在化学实验和研究中的应用[4]。
情境创设是指将学生放在一个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解决情境中的问题来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以《分式》为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情境创设的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张圆桌布局图,并要求在设计中使用分式计算圆桌的直径、周长等等。通过这个作业,学生可以学习如何使用分式计算圆的相关参数,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设计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让学生通过矛盾的情境来学习分式的应用,比如让学生解决两个人分钱的矛盾问题。这个作业可以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分式的掌握,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解决矛盾中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5]。
结束语:
“双师教学模式”下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注重实际应用和情境创设,加强知识点的巩固和拓展,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未来的研究可以结合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建伟.“双师教学模式”下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研究[J].中学教研:数学版,2023(3):55-57.
[2]王立平.小学语文“双师型”网络课堂的实施效果及反思[J].师道:教研,2021(8):64-66.
[3]周晶.“互联网+”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以七年级为例[J].2021(8):34-36.
[4]林志强.基于线上教学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1(3):28-30.
[5]池瑶.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特色作业的有效优化设计及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管理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2(6):49-51.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FJJKZX22-201)
更多推荐
学生,设计,数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