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教学内容:小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正确计算和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3.通过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体验转化、对比的研究方法。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态度和良好的数学研究惯和书写惯。
学情分析:
学生已在三、四年级掌握整数乘法及进率是十的一些计量单位,理解因数变化与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点的移动规律。为了更好地突出和突破重、难点,按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
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研究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技能。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乘积中小数点位置及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
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一个小组练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引导学生解决计算风筝总价的问题。
2.探究新知
引导学生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计算风筝总价的问题,比较几种方法之间的联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3.拓展应用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4.总结归纳
让学生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巩固所学知识。
5.练评价
通过练和评价,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设计:
本节课主要通过导入、探究新知、拓展应用、总结归纳和练评价五个环节来进行教学。在导入环节,通过一个小组练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在探究新知环节,引导学生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计算风筝总价的问题;在拓展应用环节,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
维;在总结归纳环节,让学生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巩固所学知识;在练评价环节,通过练和评价,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小组在老师的引导下,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风筝2的总价问题,并初步体会了小数乘整数的方法。例如,学生试用刚研究的方法计算风筝2总价“4.6×5”。
在深入探究新知时,老师引导学生脱离数据的具体情境进行计算,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0.12×3,以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及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和不同之处。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理解了小数乘法算理,会书写小数乘法竖式,并能正确点上小数点。
接着,老师引导学生脱离具体情境进行计算,利用上例进行正向迁移。学生尝试完成例2: 0.72×5=,深入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并能正确书写乘法竖式和点上小数点。他们也知道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对于乘积末尾处理是不一样的。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深入理解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算理,正确书写小数乘法竖式,能正确点上小数点,并知道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对于乘积末尾处理是不一样的。
在初步小结阶段,老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与计算过程,并引导学生
正确说出算理与计算过程。组织学生讨论,初步总结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小数乘法与小数加减法列竖式的区别。
在练阶段,老师组织学生逐层次练,帮助学生巩固与提高。学生口答课本P3做一做,理解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关系,例如0.7×4=与7×4=,25×6=与2.5×6=。第一层次练是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与计算方法,同时与整数乘法进行对比,悟出二者区别与联系。
提高一层次练是突出确定乘积中小数点的位置,让学生准确确定小数乘整数的乘积的小数点位置。例如,根据“136×2=272”让蜜蜂找到自己的花朵,学生在白板上自行操作,既形象又有趣味。教师利用创作笔进行鼓励性评价。最后,学生进行较复杂的确定乘积小数点位置的练,例如根据乘法算式确定乘积小数点位置。
学生要根据小数乘整数的算式准确确定小数点的位置,进一步理解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是一致的。练4是确定乘积的小数位数,不需要计算,只需要判断。以下是练4的题目:

更多推荐

学生,小数,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