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发(作者:)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安徽省重点领
域人才需求调查的通知
文章属性
• 【制定机关】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公布日期】2013.09.26
• 【字 号】皖人社明电[2013]124号
• 【施行日期】2013.09.26
•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 【时效性】现行有效
• 【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
正文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安徽省重点领域人才
需求调查的通知
(皖人社明电〔2013〕124号)
各市、省直管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中直驻皖相关单位,省属高校、省
属企业: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每年都要求组织编制
“安徽省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并对外发布,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
支撑和智力保障。为进一步提高对我省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开发的指导性和规划
性,在国家人社部的支持下,我厅会同安徽大学决定开展安徽省重点领域人才需求
调查和目录编制工作。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地、各单位要认真填写人才需求问卷调查表(可从省人社厅网站
下载),要确定专人负责,要保质保量的完成调查工作,为
课题组需求分析和预测提供完整、准确的基础数据。
二、以市为单位组织开展调查工作,每个县(市、区)填写人才需求问卷调
查表不少于10份,省级高新区、经开区不少于30份,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不少
于50份,各市人社部门负责发放、回收和上报调查表。各市、各部门请将本地
区、本单位的人才发展规划、人才需求目录等相关材料一并上报。
三、填写单位为我省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的各类企事业单
位,调查单位以企业为主,填报企业数不少于总数的70%。填写调查表前应认真阅
读填报说明,按照相关要求填写调查表,如有疑问的,应与课题组联系咨询,避免
错填、漏填。
四、为更好地了解我省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需求,课题组在组织书面问卷
调查的同时,还将选择部分市、县(市、区)企事业单位重点走访座谈,届时请各
地积极配合,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五、请各市、各单位务必于10月20日前完成调查工作,并将问卷调查表、
人才发展规划和人才需求目录等相关材料报送到课题组,电子版请发课题组邮箱。
课题组
联系人:伍婷 李德如
联系电话:*************150****6367139****6172
传真:*************
邮箱:******************
地址:合肥市肥西路3号安徽大学文东楼306室(230039)
省人社厅市场处
联系人:黄吉
联系电话:*************
附件:安徽省重点领域人才需求调查表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3年9月26日
附件
安徽省重点领域人才需求调查表
单位名称(盖章):
联 系 人 姓 名:
联 系 电 话:
邮 箱 地 址:
填 表 时 间: 年 月 日
省重点领域人才需求调查课题组 制
2013年9月
填表说明
1.本表为安徽省重点领域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调查通用表。共有五大部分:
一、单位基本信息;
二、人才发展微观环境;
三、人才流动与短缺状况;
四、人才需求概况;
五、2013-2015年紧缺人才岗位分布及任职要求。其中,在第一部分“单位基
本信息”栏,企、事业单位在有些信息上的属性、内涵不同,要求亦不同,表中已
有注明或区分,请填写时留心、注意。
2.本表第二、三、四部分内容均有一些选择题,除注明可以多选外,一般为单
选题。请在各部分填写过程中,按要求将选择的相应选项字母填写在给出的横线
上,或填写具体内容。
3.第三部分关于人才发展的困难、问题与政策建议,请认真陈述,这对贵单位
及全省未来的人才发展将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4.本表第五部分(2013-2015年紧缺人才岗位分布及任职要求)为核心内容,
请认真、细致、完整的填写。其中:
①“能力要求”一栏为紧缺岗位对任职者必备的职业化能力的限定,不仅包括
相应岗位应知、应会的技能性要求,而且包括有效执行岗位关键任务、职责的特殊
能力要求,务必请具体、完整写出,不能空白,也不能与前一栏的专业、学历、职
业技能等级重复。
②“经历与业绩要求”一栏,是对岗位任职者相关职业背景与资历的要求。包
括国际国内的职业历程、相关的经验、项目经历、过去已创造的相应绩效、取得的
成就以及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奖励等。请务必具体陈述,不能空白。
③本表各类紧缺岗位分布预留5个岗位,如不够填写,请自行添加。
联系人:伍婷、李德如
联系电话:*************;150****6367;139****6172
传真:************* 邮箱:******************
地址:合肥市肥西路3号安徽大学文东楼306室(230039)
安徽省重点领域人才需求调查表
一、单位基本信息
单位
名称
市
所在地
县(市、
区)
单位
性质 □企业:A.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B.民营企业 C.外资企业 D.其他
□事业单位:A.高等院校 B.科研院所(或转制院所)
C.公用事业单位 D.其他组织
□企业总资产 万元;
资产/
规模 企业规模:A.大型企业集团 ;B.中型企业; C.小型企业;D.小微企业
□事业单位编制数 ;
经营/
业务
领域
所属产业:
所属
产业与
行业
(如有交叉,
所属行业:
1.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请在以下8类中选择:A.
最多选两项) 电子信息;B.节能环保; C.生物工程(生物医药);
□战略性新兴 D.新材料; E.新能源; F.新能源汽车;
产业
□主导产业
或支柱产业
□地方特色产
业
G.高端装备制造; H.公共安全
2.除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它产业领域里的企业或事业单
位请在以下行业中选择或自主填写:
□机械 □电子 □化工 □建材 □纺织 □食品 □轻工
□冶金 □建筑 □交通 □运输 □金融 □证券 □保险
□现代服务业 □文化 □娱乐 □旅游 □房地产 □体育 □教育 □医
□现代农业
□其他
请将符合条件的都选出:
企业技
□高新技术企业; □创新型企业;
术经济
属性
□科技型企业;□规模以上企业;
□上市企业; □其它:
员工总数 人
疗 □卫生 □商业 □餐饮 □其它:
人才现状:总量( 人)与结构
职称/职业资格等级分布
岗位分布
高级职称: 人
经营管理: 人
中级职称: 人
专业技术: 人
初级职称: 人
高技能: 人
技师及以上: 人
农村实用型: 人
其他类型: 人
高级工: 人
中级工及以下: 人
本科: 人
大专及以下: 人
硕士: 人
博士: 人
学历分布
二、人才发展微观环境
1.单位现有正式的人力资源规划属于:
A.1-3年期;B.3-5年期; C.5-10年期; D.没有正式规划
2.单位外部招聘的主要渠道是: (可多选,需排出优先次序)
A.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机构; B.民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C.中外合资人力资源
服务机构;D.媒体广告; E.校园招聘; F.猎头公司; G.职业介绍所; H.其他
3.单位关键岗位配置遵循的原则是:
A.德才兼备; B.能岗匹配; C. 学历优先; D.资历优先; E.其它(请注
明)
4.单位绩效管理的基础或特色是:
A.制度健全; B.标准合理; C.程序规范; D.方法科学; E.没有特色
5.单位薪酬管理的优势突出体现在:
A.薪酬水平高; B.人工成本低; C.内部公平; D.激励机制有效; E.无优
势
6.在本地区和同行业比较中,单位薪酬分配的总体水平分别为: 和
A.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B. 贴近市场平均水平;C.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7.单位人才培训的主要特征是:
A.体系健全; B.制度先进; C.针对需求; D.计划完善; E.无特色
8.在本地区和同行业比较中,单位人才培训投入水平分别为: 和
A.很高; B.较高; C.一般; D.较低; E.很低
9.单位人才资源职业生涯发展:
A.有很强的制度保障; B.较强的制度保障;
C.制度保障一般; D.根本没有制度保障
10.影响本单位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可多选,需排出优先次序)
A.资金短缺;B.人才短缺;C.技术短缺;D.信息短缺;E.市场短缺;F.政策短缺
11.本地区、同行业人才竞争程度分别是: 和
A.非常激烈;B.较激烈; C.一般;D.较弱; E.很弱
12.请在下列A-J十大人才指标选项中,选出本单位的显著优势与显著劣势(可单
选,也可多选。多选需排出相应字母优先顺序)。
A.总量; B.结构; C.素质与能力; D.人才培训;
E.人才引进;F.人才晋升; G.薪酬福利; H.绩效管理
I.其他(请注明): ;J.没有
□本单位现有人才优势: ;
□本单位现有人才劣势: ;
三.人才流动与短缺状况
(一)人才流动概况
1.近5年,单位人才流动总体状况:: 。 A.良好; B.一般; C.较差
2.近五年,单位引进人才总数为: 人,年均人才增长率为 %。
3.近五年,单位人才流失总数为: 人,年均流失率为 %。
4.人才流失的主要类型是: (可多选,需排出优先次序)
A.经营管理; B.专业技术; C.技能型人才;
D.实用型人才; E.其他(请注明):
5.人才流失的方向主要分布在: (可多选,需排出优先次序)
A.当地; B.省内其它地区; C.中西部地区;D.东部沿海地区
E.国内其它发达地区; F.海外; G.其它地区(请注明):
6.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可多选,需排出优先次序)
A.组织文化; B.薪酬福利; C.职业生涯机会; D.培训不足; E.政府政策;
F.行业或区位;G.其它(请注明):
(二)人才短缺概况
1.本单位近5年人才短缺程度:
A.很严重;B.较严重; C.一般; D.很弱
2.人才短缺的外部原因是: (可多选并请排出优先次序)
A.人才供给短缺; B.人才信息不对称; C.人才市场不健全;
D.人才服务机构功能弱; E.单位区位较差; F.产业或行业不景气;
G.政府政策短缺; H.本地区、本行业人才竞争激烈;
I.其他(请注明):
3.人才短缺的内部原因是: (可多选并请排出优先次序)
A.组织实力; B.组织制度; C.组织文化;
D.领导观念; E.管理体制与机制; F.投入水平低;
G.其他原因(请注明):
(三)未来人才发展的困难、问题与政策建议
⒈困难与问题:
⒉政策需求或建议:
四.人才需求概况
1.近期需求总量( 人)与结构
需求的职称/技能/
需求岗位
职业资格
需求的学历
经
营
专
业
高
技
农
村
其 高 中 初 技 高
他 级 级
师
级
及
类 职 职
型 称 称
以
职
上
称
级
中
级
博 硕 本 大专
士 士 科 及
技
管
术
理
人
人
人
能
实
用
型
工
工
及
以
下
人
以
人
人
人 人
人
下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2.中长期需求总量( 人)与结构
需求的职称/技能/
需求岗位
职业资格
需求的学历
经
营
管
专
业
技
高农其 高 中 初 技 高
他 级 级
师
级
类 职 职
型 称 称
及
以
职
上
称
人
人
人
级
中
级
博 硕 本 大
士 士 科
专
及
技
村
能
用
型
实工 工
及
以
下
人
人 人
人
人
下
以
理 术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3.近期主导性需求
请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本单位对人才需求的主导类型(限选三项并请排出优先次
序):
A.高学历人才; B.高技能人才; C.高职称人才; D.实用型人才;
E.国际化人才; F.复合型人才; G.创新型人才; H.海外留学人才;
I.其他类型人才(请注明):
本单位人才需求的主导类型为:
4.未来人才开发的首选方式是:
A.人才培训; B.人才引进; C.人才使用; D.人才晋升;
E.人才租赁; F其他(请注明):
5.未来人才开发更注重的素质与能力是:
A.管理决策; B.专业技术;C.团队合作;D.学习与创新; E.其他
(请注明):
五.2013-2015年紧缺人才岗位分布及任职要求
能力要求
基本条
需求量
紧缺
岗位
岗位
类别
名称
(人)
件:
专业/学
历、
职称/职业
资格等级
体陈述)
经历与业绩要求
(除列举岗位应
(职业历程、相
紧缺情况
知应会外、还要
关的工作经验、(请选择
提出胜任岗位关
项目经历、已有一般、很
键任务与职责的
绩效及成就、荣紧缺、非
相应能力,请具
誉奖励等,请具
常紧缺)
体陈述)
经营
管理人
才
专业
技术人
才
高技能
人才
农村实
用型人
才
其他类
型人才
(请注
明)
更多推荐
人才,单位,人才需求,岗位,企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