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发(作者:)
元杂剧《梧桐雨》 (全称为《唐明皇秋
夜梧桐雨》)是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一的
白朴的代表作,也是元杂剧中的上品。此剧
以抒情见长,其艺术手法值得我们学习与借
鉴。
《梧桐雨》写的是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
的爱情悲剧。戏始于安禄山征讨奚契丹部失
利,张守硅喜其勇武,不忍正法,解送朝廷
定夺。宰相张九龄见他有异相,断之久后必
乱天下,谏唐明皇将其处死。唐明皇喜其英
武,赦其罪。安禄山谢恩跳了个胡旋舞,杨
贵妃建议留他于宫中解闷,唐明皇应允,赐
予贵妃为义子,始封其为平章政事,国舅杨
国忠一再反对。且加封为渔阳节度使,镇守
边庭。安禄山恨杨国忠奏准,况他与贵妃有
些私事。于是,决计到渔阳,厉兵秣马,别
做个道理。
杨贵妃心中怀想安禄山。七月七夕,过
乞巧令节。她吩咐宫娥在长生殿摆设七巧宴。
唐明皇下朝前来看宴,同贵妃以牛郎织女恩
爱七七相会做比,定下了海誓山盟,相爱到
底,永不负心。
安禄山于渔阳统领四十万精兵,直奔长
安而来,欲抢杨贵妃。唐明皇在宫廷还在与
贵妃饮酒作乐。四川I使臣遵圣旨为贵妃进贡
鲜荔枝,贵妃吃罢为唐明皇演霓裳羽衣舞。
圄李晨雨/子见
这时,左丞相李林甫慌张禀告:安禄山反叛
已杀上长安。唐明皇沉沦于女色之中,怪其
扰了他的兴致。及至问李林甫如何平叛,李
因承平日久,人不知兵,无计可施。唐明皇
只好幸蜀以避其锋,又担心贵妃驱驰不惯。
右龙武将军陈玄礼护驾幸蜀,路遇父老
拦驾,表示愿从殿下破贼去长安。如若人蜀,
中原百姓谁为主?唐明皇便叫太子近前,命
他留在中原转任讨伐。太子率军回转,众军
不进。陈玄礼奏道:众军要求除掉专权误国
又与藩使沟通的杨国忠。唐明皇迫于压力,
只好杀了杨国忠。可是,众军还是不进,要
求连杨贵妃一起正法。唐明皇哪里肯依,但
众军不进,若不立即平息众怒,大有兵变之
危。在这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好从之,缢
死贵妃马嵬驿中。唐明皇拿着贵妃遗物——
汗巾,伤感万分。
贼平无事,主上还国,太子登基,唐明
皇养老退居两宫,昼夜思念贵妃。教画工画
了一轴贵妃真容供养着,每日相对,寄托情
思。一天,他伏案睡着,梦见贵妃邀他上长
生殿赴宴,醒来才知是梦。秋夜,细雨,面
对梧桐忆贵妃,好不怀恋、感伤。
白朴的《梧桐雨》是根据白居易的(-K
恨歌》编撰的,可贵的是作者把这个爱情故
事放在安禄山叛乱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里来
剧作家f剧艺求索f Drama Art Discussions
表现,通过他俩在爱情上所经历的合欢与诀
感,真是形象逼真、撼人心魄,例如:
“这雨呵,又不是救旱苗,润枯草,洒开
别的过程。反映了唐王朝由兴盛到衰败的历
史写照。可是,由于作者既对唐明皇荒淫误
国的丑行加以揭露,又对他的爱情遭遇寄予
同情,同时,又表现了杨贵妃对爱情的不忠
花萼,谁望道秋雨如膏。向青翠条,碧玉梢,
碎声儿必剥,增百十倍,歇和芭蕉。子管里
珠连玉散飘千颗,平白地凑瓮番盆下一宵,
惹的人心焦 ”
“
一
贞,这都极大地减弱了这部作品的思想性,
使得作者的政治倾向十分模糊。但其艺术特
会价紧呵,似玉盘中万颗珍珠落;一
色是值得肯定和借鉴的。
情节与情思。全戏的情节并不复杂,作
者紧紧抓住了最能表达人物情感的细节,深
入开掘,惟妙惟肖地勾画了唐明皇的极其复
杂细微的思想情感。全戏除了楔子外,共四
折,楔子是故事的交代和铺垫。第一折开首
通过剧中人把情节进行简要的叙述,然后,
引出剧中人的情思来。通过情思的细腻描绘,
表达人物思想感情.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写戏曲一定要突出人
物情感的细微表达,做到以情动人。
宾白与唱词。这出戏主要是以唱词为主,
而且全部是唐明皇的唱段。宾白很少,凡有
宾白的地方都是为了交代情节引出唐明皇情
思的。唱词写得十分华美隽永。唐明皇抒发
情怀,不是空泛地唱,而是在规定的情景中,
借周围的景物以抒怀,显得十分生动。如七
月七乞巧宴,唐明皇借牛郎织女的故事做比,
向贵妃表达了自己纯真的爱情,例如:
“长如一双钿盒盛.休似两股金钗另.愿
世世姻缘注定。在天呵做鸳鸯常比并,在地
呵作连理枝生。月澄澄银汉无声,说尽千秋
万古情。咱各办着志诚,你道谁为显证,有
今夜度天河相见女牛星。”
再者,贵妃死后,作者通过唐明皇于秋
夜、细雨之中,面对定情所依的梧桐树追忆
贵妃,以写秋雨,表现唐明皇的凄楚悲凉情
148
会价响呵.似玳筵前几处笙歌闹:一会价清
呵,似翠岩头一派寒泉瀑;一会价猛呵,似
绣旗下数面征鼙操。兀的不恼杀人也么哥!
兀的不恼杀人也么哥!则被他诸般儿雨声相
聒噪。”
“这雨一阵阵打梧桐叶凋,一点点滴人心
碎了。枉着金井银床紧围绕,只好把泼枝叶
做柴烧,锯倒。”
特别是当众军要求处死贵妃的时候,唐
明皇的那种矛盾、复杂的心情,写得人情人
理,例如:
“眼前不甫能栽起合欢树.恨不得手掌里
奇擎着解语花,尽今生翠鸾同跨。怎生般爱
他看待他.怎下的教横拖在马嵬坡下!”
“他是朵娇滴滴海棠花,怎做得闹荒荒亡
国祸根芽?再不将曲弯弯远山眉儿画,乱松
松云鬓堆鸦。怎下的碜磕磕马蹄儿脸上踏。
则将细袅袅咽喉掐,早把条长挽挽素白练安
排下。他那里一身受死,我痛煞煞度力难
加。”
欲擒先纵。作品为了突出唐明皇与杨贵妃
的爱情悲剧,在第一、二折里侧重写了唐明皇
对杨贵妃的纯真爱情,笔墨浓重。这样,为后
来表现他不得不抛弃贵妃的矛盾心理和失掉贵
妃后的悲伤情感做了极好的铺垫。如果没有前
者的渲染,就不会有后者的感人力量。
责任编辑费冽
更多推荐
贵妃,爱情,渔阳,情节,艺术,表达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