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5日发(作者:)
5.3 基本政治制度 知识点梳理
1.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是我国的政党制度
(2)内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3)地位:我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4.我国的政党制度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
起来的伟大飞跃。
(3)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5.我国的民主党派的地位或作用
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各
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
6.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7.中国人民政协的地位、工作主题和职能分别是什么?
(1)地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
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2)工作主题:团结和民主。
(3)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8.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
一大业。
9.实行民族区城自治制度的必要性(或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城自治制度)
(1)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民族
关系。
(2)我国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3)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
10.我国的民族区城自治制度是如何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
(1)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自治机关,
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即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
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2)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
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11.实行民族区城自治的意义
(1)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
(2)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
(3)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2.基层群众自自治制度的含义、地位及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1)含义: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2)地位: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
13.正确认识居民自治及村民自治
(1)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
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
(2)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
与管理;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
14.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职能
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办理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
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1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
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
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更多推荐
自治,制度,民族,村民,居民,委员会,有利于,领导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