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5日发(作者:)

亚洲的地形地势与气候

1、亚洲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及成因

(1)亚洲抄地势特征: 地势中部袭高,周围低,起伏大

(2)C地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成因:常年受到副高控制,

加上地形的影响; D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

和多雨;成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2、亚洲的气候类型、地形、水文特征

一、亚洲的气候类型: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其气候基本特征是大陆性气候明显,

季风性气候典型,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北部沿海地区属寒带苔原气候。

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东部靠太平洋的中纬度地区

属温带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向南过渡到亚热带森林气候。亚洲地形东南亚和南亚

属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赤道附近多属热带雨林气候。中亚

和西亚大部分地区属沙漠和草原气候。西亚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

西伯利亚东部的上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极端最低气温曾达摄氏-71度,

是北半球气温最低的地方。自北到南为温带、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这三种季风气候。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

1、南北跨的纬度多,热量条件相差大;

2、东西跨的经度多,降水条件差异大;

3、地形复杂,地形类形多样,海拔高差大。

亚洲的岛屿主要集中在东南海面。约有几万个大小岛屿,总面积

为320万平方公里,其中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大岛有6个(加里

曼丹岛、苏门答腊岛、几内亚岛、苏拉威西岛、爪哇岛和本州岛)。

亚洲是世界上大江大河汇集最多的大陆,长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

河流有58条之多,其中4000公里以上的有5条(长江、黄河、湄公

河、额尔齐斯河(鄂毕河) 和黑龙江)。

河流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二、亚洲的地形: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

离最长的大洲。大陆海岸线长69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大

洲。多半岛和岛屿。半岛总面积约1000多万平方千米,是半岛面积最

大的大洲,阿拉伯半岛为世界最大的半岛。岛屿总面积约270万平方

千米,仅次于北美洲居世界第二位。加里曼丹岛为世界第三大岛。

亚洲东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则濒临印度洋,西面以乌拉

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博斯

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面隔亚丁湾、曼德海

峡、红海、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东北面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亚洲地图

亚洲地形的总特点是地势高、地表起伏大,中间高、周围低,隆

起与凹陷相间,东部有一列纵长的花彩状岛弧。平均海拔约950米,

是除南极洲外世界上地势最高的一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总面积

的3/4,其中有1/3的地区海拔在1 000米以上。平原占总面积的1/4,

计1 000多万平方千米。全洲大至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一系列高大

山脉向四方辐射伸延到大陆边缘。主要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喜马

拉雅山脉、阿尔泰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厄尔布尔士山脉、托罗斯山

脉和扎格罗斯山脉等。在以上主干山脉之间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

伊朗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德干高原、阿拉伯高原、中西伯利亚高

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等。

在山地、高原的外侧分布着面积广大的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

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等。亚洲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山脉和山峰(珠穆朗玛峰),又有世界上著名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

原)和洼地(死海)。亚洲不仅陆上起伏极端,且大陆东缘的弧形列

岛与太平洋的海底部分也同样表现出起伏极端,列岛上的山脉与极深

的海沟伴生。亚洲最高峰与邻近海域最深海沟高低相差约20千米。

三、水文

河流和湖泊:亚洲有许多大河,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

状向四面奔流。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湄

公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印度河、恒河、萨尔温江(怒江)、伊洛瓦

底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等;流入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

河、勒拿河等。内流河主要分布于亚洲中西部干旱地区,有锡尔河、

阿姆河、伊犁河、塔里木河、约旦河等。亚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印度

西南沿海施腊巴提河上的焦格瀑布,落差253米。

亚洲湖泊较之其它洲不算太多,但不少湖泊具有特色,闻名世界。

如亚欧界里海是世界第一大湖、最大的咸水湖;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

深的湖、最大的淡水湖;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内陆咸水湖;巴尔喀什

湖是一个同时存在着淡水和咸水的内陆湖。

亚洲的河川大都发源自中部山地而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其中长4000公里以上的河川有7条,最长的河流是长江,其次是以额

尔齐斯河为源的鄂毕河。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是亚洲

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最深(最深1620米)、容量最大、最古老的

湖泊,湖底最深处位于海平面以下1295米。阿姆河全长2540公里,

是亚洲最长的内流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黄河、印度河流域

都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恒河是印度教和佛教的圣河。湄公河是

一条重要的国际性河流,湄公河流域国家包括中国、缅甸、老挝、泰

国、柬埔寨和越南。

3、分析亚洲地形、气候、河流间的相互关系

1.亚洲地形类型复杂,地势起伏极端。高原、山地、丘陵、平原、

盆地都有分布,但高原山地所占的比重极大,约占全亚洲的3/4.海拔

200米以下的仅占总面积的1/4。平均海拔约有950米。亚洲的地势中

部高,多山和高原;四周低,多丘陵和平原。在山地和高原外围分布

的若干平原大多是由河流冲积而成的。

2.亚洲的气候具有强烈的大陆性、典型的季风性和类型的复杂性

等特征。除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冰原气候外,世界上所有的主要的气

候,在亚洲都有分布。3.亚洲的河流大都发源与中部高原和山地,并

呈不均称辐射状像四周分布

4.亚洲的地形中高西低,受地势影响河流大都发源于中部,并呈

不呈不均称辐射状像四周分布;亚洲地域广阔、跨热、温、寒三带,

三面临海,腹地广阔,地表起伏比较大地形复杂多样,所以亚洲的气

候具有强烈的大陆性、典型的季风性和类型的复杂性等特征。由于腹

地比较广,造成了亚洲中部的气候比较干燥。受气候的影响和地形的

关系,亚洲的河流的补给一般有高山冰水融水补给和雨水补给。亚欧

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洋,因而亚洲的季

风性很强,所以亚洲也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

4、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气候

亚洲的地形特点: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

起伏很大,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中部多为高原、山地;平原面积狭

小,主要分布在大陆周围

亚洲的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

布广泛

5、地理:1、亚洲的地理位置? 2、亚洲的气候特征? 3、亚洲的

地形特征? 4、亚洲的水系特征?

地理位置:

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为

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以东为亚洲。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

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和黑海。乌拉尔

山脉以东及大高加索山脉,里海和黑海以南为亚洲。

气候特征:

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中西部

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

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亚洲气候类型多样,各地的气候差异很大。北冰洋沿岸地带是寒

带气候,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银装素裹,冰封千里 ;东南部的马来群

岛是热带雨林气候,长年皆夏,森林常绿;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是热

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沙漠广布;西部的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中部的青藏高原和一些高山地区,则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山地气候区,自然景观呈明显的垂直变化。

亚洲广大的内陆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

暖、降水较多,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

典型的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降水较少;夏季盛行偏南风,降水丰

沛。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是降水很不稳定,容易

发生旱涝灾害。

d地形特征:

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势高耸,四周地势较为低下。发源于

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形成众多较长的外流

河。

亚洲的地势特点总结为三点:

1.地形复杂多样;

2.中部高,四周低;

3.地势起伏大。

亚洲的河流特点为:由于河流多发源于高山地带,所以亚洲的河

流多发源于中部,也导致河流呈放射状发育。

亚洲水系

亚洲的许多大河发源于中部山地,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

和北冰洋。内流区主 要分布在亚洲中部和西部。亚洲最长的河流是长

江,长6397千米;其次是黄河,长5464千米;湄公河长4500千米。

最长的内流河是伏尔加河(世界最长)(3,690公里),其次是阿姆河

和塔里木河(2179千米)。贝加尔湖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湖和世界最深

的湖泊。[4]

亚洲的岛屿主要集中在东南海面。约有几万个大小岛屿,总面积

为320万平方公里,其中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大岛有6个(加里

曼丹岛、苏门答腊岛、几内亚岛、苏拉威西岛、爪哇岛和本州岛)。

亚洲是世界上大江大河汇集最多的大陆,长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

河流有58条之多,其中4000公里以上的有5条(长江、黄河、湄公

河、额尔齐斯河(鄂毕河) 和黑龙江)。

河流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6、亚洲地形对亚洲气候的影响

亚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是极为显著的,最明显的表现是在帕米尔

高原,青藏高原和

其它高山地区形成随地势高低而呈垂直变化的山地气候类型。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也表现在山脉走向对气流运行的加强和阻碍作

用上,从而影响气

温、风向、风速、降水等。如因秦岭和大巴山对冬季风侵袭的阻

挡,使四川盆地冬季温

暖,大部分树木冬季不落叶,而秦岭以北的黄土高原地区因冬季

风的侵袭,寒冷干燥,

且大部分树木落叶,这样秦岭本身也成为温带和亚热带的天然分

界线。青藏高原因其屏

障作

7、亚洲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文化现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以东为亚洲。亚

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土耳其海峡、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里海

和黑海。乌拉尔山脉以东及大高加索山脉,里海和黑海以南为亚洲。

大陆东至白令海峡的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40′,北纬60°5′),

南至努沙登加拉群岛(东经103°30′,南纬11°7′),西至巴巴角

(东经26°3′,北纬39°27′),北至切柳斯金角(东经104°18′,

北纬77°43′),最高峰为珠穆朗玛峰。西部与欧洲相连,形成地球

上最大的陆块亚欧大陆。 亚洲的大陆海岸线绵长而曲折,海岸线长

69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一洲。海岸类型复杂。 多半岛和

岛屿,是半岛面积最大的一洲。阿拉伯半岛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面积

约300万平方公里)。加里曼丹岛为世界第三大岛。亚洲地形总的特点

是地表起伏很大,崇山峻岭汇集中部,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洲面

积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地势最高的一洲。

全洲大致以帕米尔高原为中 巴厘海滩 心,向四方伸出一系列高大

的山脉,最高大的是喜马拉雅山脉。在各高大山脉之间有许多面积广

大的高原和盆地。在山地、高原的外侧还分布着广阔的平原。亚洲有

许多著名的高峰,世界上海拔8 0 0 0 米以上的高峰,全分布在喀喇

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地带,其中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

8 4 4.43米。亚洲有世界陆地上最低的洼地和湖泊--死海(湖面低

于地中海海面3 9 2 米),还有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亚

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东部边缘海外围的岛群是世界上火山最多

的地区。东部沿海岛屿、中亚和西亚北部地震频繁。亚洲的许多大河

发源于中部山地,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内流区主 要分

布在亚洲中部和西部。

亚洲最长的河流是长江,长6397千米;其次是黄河,长5464

千米;湄公河长4500千米。最长的内流河是伏尔加河(世界最长)

(3,690公里),其次是阿姆河和塔里木河(2179千米)。贝加尔湖

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湖和世界最深的湖泊。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其气候基本特征是大陆性气候强

烈,季风性气候典型,气候类型复杂。北部沿 海地区属寒带苔原气候。

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东部靠太平洋的中纬度地区

属 亚洲地形图 季风气候,向南过渡到亚热带森林气候。东南亚和

南亚属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赤道附近多属热带雨林气候。

中亚和西亚大部分地区属沙漠和草原气候。西亚地中海沿岸属亚热带

地中海式气候,西伯利亚东部的上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极端最低气温

曾达摄氏-71度,是北半球气温最低的地方。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 1、南北跨的纬度多,热量条

件相差大。 2、东西跨的经度多,降水条件差异大, 3、地形复杂,

地形类形多样,海拔高差大。 亚洲的岛屿主要集中在东南海面。约

有几万个大小岛屿,总面积为320万平方公里,其中面积超过10万平

方公里的大岛有6个(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几内亚岛、苏拉威

西岛、爪哇岛和本州岛)。 亚洲是世界上大江大河汇集最多的大陆,

长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8条之多,其中4000公里以上的有5

条(长江、黄河、湄公河、 额尔齐斯河( 鄂毕河) 和黑龙江)。

8、举例说明亚洲的地形对气候有何影响

亚洲地形复杂,起伏极大,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因此,亚洲气

候类型多样。东南亚靠近赤道,南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东南亚北部

和南亚是湿润的热带季风气候;东亚东南部是湿润的温带和亚热带季

风气候区;中亚地区远离海洋,形成温带沙漠气候;西亚被副热带高

压控制,是热带沙漠气候,小部分为地中海气候;北亚是温带大陆性

气候;亚洲中部的高原山地多数是特殊的高原高山气候。

亚洲面积广大,与东面浩瀚的太平洋相比,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

著,季风环流典型。来自南部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被喜马拉雅山阻挡,

在南亚次大陆形成热带季风气候。太平洋的气流可以深入东亚,中国

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中国南方、朝鲜半岛及日本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这些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风从寒冷的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来,

风力强劲,受其影响,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

风从太平洋、印度洋带来丰沛的降水,降水由沿海向内陆减少,气候

炎热。亚洲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较低,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地

区约占全洲面积的2/3。夏季普遍增温,最热月平均气温除北冰洋沿岸

在10℃以下外,其余地区均在10~15℃之间。降水分布的地区差异悬

殊,主趋势是从湿润的东南部向干燥的西北部递减。赤道带附近全年

多雨,年降水2;000毫米以上。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年平均降水量

高达11;430毫米,为世界最多雨的地区。西亚和中亚为终年少雨区,

广大地区年降水多在125毫米以下。9、10月间,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

上空经常有强烈的冷空气(寒潮)南下,东亚的大部分地区易遭侵袭。

发生于中太平洋西部的台风,5~10月袭击东亚和东南亚东部沿海地区;

发生于孟加拉湾的飓风,5~10月袭击孟加拉湾沿岸地区,常造成严重

灾害。

9、请告诉我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以及人口和国家

的概况

1、地理位置

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为

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以东为亚洲。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

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和黑海。乌拉尔

山脉以东及大高加索山脉、里海和黑海以南为亚洲。

2、地形

亚洲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东部有一列纵长的花彩状

岛弧。平均海拔约950米,是除南极洲外世界上地势最高的一洲。山

地、高原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3/4,其中有1/3的地区海拔在1000米

以上。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全分布在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

拉雅山脉地带。

3、气候

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

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东亚东南半部是湿润的温带和亚热

带季风区,东南亚和南亚是湿润的热带季风区。中亚、西亚和东亚内

陆为干旱地区。以上湿润季风区与内陆干旱区之间,以及北亚的大部

分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4、河流

亚洲有许多大河,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

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湄公河等;流入印

度洋的有印度河、恒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底格里斯河、幼发

拉底河等。

流入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内流河主要分布

于亚洲中西部干旱地区,有锡尔河、阿姆河、伊犁河、塔里木河、约

旦河等。亚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印度西南沿海施腊巴提河上的焦格瀑

布,落差253米。

5、人口和国家

截至2007年上半年,亚洲人口35.13亿,世界人口65.67亿,人

口自然增长率位于世界第三,仅次于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1亿以上

的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

城市人口约占全洲人口的18%。人口分布以中国东部、日本太平洋

沿岸、爪哇岛、恒河流域、印度半岛南部等地最密集,每平方千米达

300人以上。

亚洲国家的政体非常复杂,几乎包括了世界上所有形式的政府结

构,也是世界热点地区。区域合作在亚洲正在方兴未艾,区域合作最

有希望的地方是东南亚,东南亚国家联盟有10成员国:文莱、柬埔寨、

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

总面积约45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12亿。

(9)亚洲的地形地势与气候扩展资料:

亚洲经济

亚洲各国中,除日本,新加坡,韩国为发达国家外,其余均是发

展中国家,各国经济都有一定的发展。许多国家发挥其。占世界年产

量的27%~30%:天然气年总产量约1000亿立方米,约占世界年总产量

的6%以上;煤年产量约10亿吨,占世界年总产量的22%以上。

年发电量约一万亿度,约占世界年发电量的13%;钢产量年约1.7

亿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4%;锡精矿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左右,

其中马来西亚的锡精矿产量占世界各国中第一位。钨精矿产量约占世

界产量的45%。


更多推荐

亚洲,气候,世界,地形,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