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5日发(作者:)
博古
一、人物简介
博古(1907-1946年)原名秦邦宪。江苏无锡人。1931年9月至
1935年1月,曾是中共临时中央主要负责人、中共中央政治局
委员。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宣传干
事。1926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中共早期领导人之博古
1930年5月回国,先后在全国总工会宣传部、上海工联宣传部工作,编
辑《劳动报》、《工人小报》。1931年1月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宣传部长,
4月改任青年团中央书记。9月,中共临时中央在上海组成,他是主要负责人。
1933年初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5月增补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4
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31年9月至
1935年1月,在担任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主要领导职务期间,犯“左”倾冒
遵义会议后的博古
险主义错误。在1933年9月国民党军队开始对中央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
时,他和李德(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在作战指导下实行了一系列错误原
则,致使中央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给党和红军
造成了严重损失。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被取消中共中央总负责人职务,任中国工农红军
总政治部代理主任。10月随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任苏维埃中央
毛泽东和博古在一起
政府西北办事处主席。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到
西安,协助周恩来与蒋介石进行谈判,对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促进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形成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37年1月新华通讯社建立,被任命为第一
任社长。不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曾任中共驻南京代表,前往南京、武汉、重庆等地参加国
共谈判。1938年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兼组织部长。后来长江局撤销,成立南
方局,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兼组织部长。1940年底返回延安,继续任新华通
讯社社长。1941年创办《解放日报》,任社长,为党的新闻事业和解放区新闻机
构的建设作了大量的工作。1945年6月,当选为七大中央委员。1946年2月作
为中共代表去重庆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宪章审议小组的工作。同年4月8日,从重
庆返回延安的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于山西兴县黑茶山。
他精通俄文,译有《苏联共产党历史简明教程》、《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
基本问题》、《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卡尔·马克思》、
《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等书,为在全党范围内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水
平作了重要贡献。
位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园内的博古雕像
二、人物侧记
1、斯诺眼中的博古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里,是这样介绍博古的:博古是我遇见过最
有风度、有趣的中共领导人之一,也是政治局最年轻的成员。他个子较高,身材
瘦长。确实,他总处在极度兴奋之中,动作急促而不协调,常常爱神经质的哈哈
更多推荐
中央,博古,委员,实行,重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