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8日发(作者:浙江数学试卷题型分布)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推动素质教育。数学是人们生
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协助人们处理数据 、实行计算、推理
和证明,数学模型能够有效地描绘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
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升人的推理水平、
抽象水平、想像力和创造 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的表现应采用
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
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为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
活动理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 有个性的过程。
二、教材目标及要求:
1、 二次根式的重点是意义及性质,运算公式的掌握,难点是二次根式的
计算,分母有理化。
2、 四边形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平行四边形
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中心对称。
3、一次函数掌握一次函数的概念,性质,并利用其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
题。进一步理解变量与常量的辩证关系,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
4、勾股定理:会用勾股定理和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5、 数据描绘
三、教学措施:
1、增强教学“六认真”。面向全体学生。因为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
发展和兴趣、特长等不尽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组织教学时,应从绝大部
分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
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即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
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协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
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讲授选学内容和组织课外
活动等多种形式,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2、重视
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教师在课前先布置学生预习,同时
要指导学生预习,提出预习要求,并布置与课本内容相关、难度适中的尝试题
材由学生课前完成,教学中教师应协助学生梳理新课知识,指出重点和易错点,
解答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再设计提升题由学生实行尝试,使学生在学习中
体会成功,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激励学生自我编题。努力培养学生发现、
得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包括将实际问题上升为数学模型的水平,注意
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3、改革作业结构减轻学生负担。将学生按学习水平分成几个层次,分别
布置难、中、浅三个层次作业,使每类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升。做作业能
够分层次实行。长江作业本分三个等次实行。具体做法是分为一二三类。
4、 课后辅导实行流动分层。
四、培优辅差计划
班级 801 802
培优名单 吴永艳、朱悦、杨一亁、吴向静、辛熊、田大明、潘云
明阳、 浩、丁梦娜、余艳
丁世全、申娇娇、
辅差名单 王本荣、甄文文、龚星、毕谢学琼、谢淼、郭瑞、陈艳
文才、张青阳 红、谭学友
五、教学进度即时间安排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13课时
16.1二次根式 2课时
16.2二次根式的乘除 4课时
16.3二次根式的加减 3
复习小节与检测 2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8
17.1勾股定理 3
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3
复习小节与检测 3
第十八章 四边形 17
18.1平行四边形 5
18.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
18.3梯形 2
18.4重心 2
复习小节与检测 2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8
18.1一次函数 3
18.2实际问题与一次函数 4
复习小节与检测 2
第二十章数据描述 15
20.1数据的代表 6
20.2数据的波动 5
20.3数据分析 2
期末复习及期末考试 10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更多推荐
学生,学习,数学,实行,水平,教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