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5日发(作者:)

中国陆地最低点——火洲吐鲁番盆地

经常听到吐鲁番葡萄哈密瓜

吐鲁番盆地是新疆天山东部南坡的一个山间盆地,如橄榄形态呈

东西走向,长度约为245千米,南北宽度约为75千米,范围以吐鲁番

市为主,面积50140平方千米。“吐鲁番”是维吾尔语“低地”的意

思。吐鲁番盆地中海拔低于海平面的区域大约有4050平方千米。吐鲁

番盆地是由于岩层断裂下陷而形成的“构造盆地”,也是中国地势最

低(-154.31米)和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大部分地面不超过海拔500

米。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营造防护林和加强灌溉管理,风沙已

初步控制,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吐鲁番盆地四周为山地环绕,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

山一段,高度都在3500~4000米之间。其中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

南部的觉罗塔格山,一般在1500米以下。而紧邻盆地南部山麓的最低

部分的

艾丁湖面

却低于海面154米,

是中国最低的洼地,在世界上也

仅次于低于海平面391米的约旦死海,为世界第二低地

。北部山地

300~400毫米,高峰有积雪,为盆地主要灌溉水源,故盆地三个主要

绿洲(吐鲁番、鄯善、托克逊)均位于接近水源的中部偏北。为提高

水源利用效益,大多采用坎儿井灌溉。 光热丰富,所产葡萄、甜瓜、

长绒棉等为著名产品,蚕桑也适宜发展。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兰(州)

新(疆)铁路通过盆地,南疆铁路起于吐鲁番市,已通车至喀什市。

吐鲁番盆地属大陆荒漠性气候,干旱炎热。中午的沙面温度,最

高达82.3℃,因此这里自古有“火洲”之称。由于盆地气压低,吸引

气流流入,这里也是中国有名的“风库”。境内有三十里风区和百里

风区,素有“风库”之称。优越的光热条件和独特的气候,使这里盛

产葡萄、哈密瓜、反季节蔬菜等经济作物,是名副其实的“瓜果之

乡”。位于吐鲁番市东北10千米处的葡萄沟久负盛名。该沟长7千米,

宽约2千米,横穿火焰山,东西两侧山峰对峙,沟内泉水欢流,果树

丛生,清爽宜人。一行行参天白杨郁郁葱葱,满沟满坡的葡萄架层层

叠叠,一串串葡萄如翡翠般嫩绿,晶莹夺目,被誉为“中国的绿珍

珠”。

吐鲁番的葡萄品质优良,特别是无核白葡萄

风景名胜很多,如吐鲁番的高昌故城、交河故城、柏孜克里克千

佛洞、胜金口寺院遗址、雅尔湖石窟及苏公塔;鄯善的吐峪沟石窟;

还有火焰山、艾丁湖等自然风光和坎儿井。吐鲁番盆地有坎儿井一千

多条,总长度达3000多千米,它是中国水利工程之一。葡萄沟景区是

新疆首批国家5A级景区。干旱和风沙是重大的灾害,新疆已经完成引

额尔齐斯河之水,来解决吐鲁番盆地的用水问题。吐鲁番博物馆被誉

为世界上最富有的“露天考古博物馆”之一,规模仅次于自治区博物

馆,是新疆第二大博物馆。馆藏文物60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近百件。

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有四千多年的文化积淀,曾经是

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已发现文化遗址200余处,出土

了从史前到近代的4万多件文物,从已知的出土的文物来看,吐鲁番

至少使用过18种以上的古文字、25种语言,大量的文物和史实说明,

吐鲁番是世界上影响深远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伊斯兰

文化四大体系的交汇点。


更多推荐

盆地,吐鲁番,文化,中国,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