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0日发(作者:)
作者:SCI刀笔吏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即《科学引文索引》。创立于1961年,在
60年后的今天,SCI与二百万中国医生的命运息息相关。在我国,SCI被用来评价
医生的科研能力,影响了医生的职位、职称、收入。发表了SCI论文,毕业方便、
主任满意、好工作青睐、晋级优先。这是一个扭曲的制度,但同时,也是游戏规
则,你反抗不了,只能适应它,利用它,顺利得到想要的东西,为了生活、为了梦
想、为了家人。
很多客户(好吧,你大概猜到我的职业了)需要SCI论文,可面对几千字的
英文真的有些头疼。现在市面上有许多关于SCI写作的攻略、教程,可大部分都不
是临床医生写的,也不是为了临床医生写的。“每个月泛读一百篇文献,精读几十
篇,记idea,记思路,记方法,记例句,查文献,算数据,做统计,初稿,审
阅,校订……blablabla”这些大部分临床医生都很难办到。当然,如果大家不是
门诊几十个、上百个病人,病房一堆重患,每天几台手术,应付上级检查、应付医
闹等等,这些科研工作也是可以胜任的。
残忍现实摆在面前,怎么办?
我一直相信,任何事情都是有办法的,如果解决不了,不是因为困难太大,
而是你的方法不对。所以,现在和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向大家介绍一套方法。
简单,快捷,有效。缺点是对提高你的科研能力几乎没有帮助,只是帮你解决论文
问题。但我想对于大部分医生来说,这也就够了,毕竟大家是医生,治病救人不能
用T检验,Meta分析也不能当药吃。
这些方法不是玄门正宗,算是旁门左道,不屑看的,请勿入。
先介绍自己,二流医学院毕业,英语能力一般,CET-6,曾混迹于某二甲医
院,现就职于某中华杂志编辑部,偶尔帮人改改文章。水平不高,擅长投机取巧。
我能做到的,你一定也能。
现在我们开始。2013年,SCI收录杂志8411本,绝大部分为英文杂志,约占
全世界科技杂志的8%。虽然比例不高,但你要知道,全球科技杂志包含汉语、俄
语、法语、韩语、葡萄牙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等等等,其中仅中文杂
志就有5000多本。去除这些各类语言的、太小众的和质量实在太差的,SCI其实
收录了大部分的英文杂志。2013年,SCI收录论文1198944篇,请注意是一百多万
篇。按平均每篇文章6页的话,这些文章重达500吨,首尾相接可以绕赤道36
周。所以说呢,SCI其实就是一个英文科技论文的海洋。
写作一篇SCI论文,不是建造一座学术之峰,只是滴一滴水到这个海洋里。
不神圣,更不困难。第一关就是语言,第二关是套路。
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讲,发表SCI论文最大的困难是英语写作。正常的提高
英文写作能力的方法是这样的:长期、大量、精读、多记、多练笔……两三年下
来,英文写作能力会有很大的、很扎实的提高。具体方法,网上有很多,我就不说
了。对于临床一线医生来讲,这样的时间和精力都是不可能拥有的。
怎么办?
有办法。
我们不需要英语能力到大牛的水平,我们只是要发一篇文章,来毕业,来晋
级,来养家糊口而已。我们不需要准备一桶水,来倒出一碗水;我们只需要精心的
准备出发文章需要的一碗水即可。
那么,现在我们来准备这碗水。
首先,我们来做个计算。一篇论文一般3000-5000词,平均4000词,平均
20个单词可构成1句话,那么每篇文章约需要200句。方法和结果约需要80句
话,都有固定的格式,直接套用文献即可。需要我们费脑筋的是前言和讨论,120
句。参考文献30篇,每个文献对应1句话,直接套用,简单修改,标明出处即
可,这30句很容易。还剩90句,所以,实际上,一篇文章,真正需要我们动笔写
的,只有前言和讨论的90句。下面分项说。
方法和结果的80句怎么写?比如你要做结肠癌新辅助治疗的研究,方法部分
需要:1.入组患者特征,分组方法,数据采集方法(之前的数百篇文献都有写过非
常类似的,套用,简单修改);2.新辅助治疗方法(之前的文献也都有,什么药用
几天,放疗用多大的量等等,直接套用,根据你的治疗方式做出修改);3.观察指
标,治疗结局,随访方式等等指标的定义(之前文献有,直接套用,根据自己的研
究不同之处做出修改);4.统计学方式(找几篇采用类似统计学方法的文
献……)。结果部分,分组来写,详细描述,描述方式早已经有文献做过,找到合
适的文献,剩下的就可以解决了。
有参考文献的30句怎么写?原则是不要有大段的原文引用。我印象中,不能
够有连续90个单词的雷同。所以,每次引用1句话,并作简单的格式或者and、
or、with、of这种助词的修改,打断连续引用,就比较安全了。
前言和讨论的余下90句怎么写?首先我们要知道世界上的所有人,每天说的
90%的话,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同样的或者类似的话。你需要用到的工具就是谷歌和
谷歌学术搜索。谷歌不用说了。谷歌学术,即谷歌scholar,在谷歌里面输入“学
术”就能找到。把你要说的话,先扔到有道、百度翻译、谷歌翻译里面大概的翻译
成英文,然后在谷歌学术里面找到对应的话(红色标出的)。找到合适的,修改,
套用。在读引用的文献时,看到的关于方法和结果的好的英文写法,再加到文章
里。
这样一篇文章的粗糙的,不是特别连贯的英文雏形就有了。再用你自己的英
文,从头到尾顺几遍。主要把逻辑捋顺,用简单的、也许不是很正确的英文讲一个
好故事。
最后,母语校订。我个人认为翻译公司的母语校订是必须要做的。第一可以
化腐朽为神奇,把都是补丁的衣裳,变成新衣裳;第二可以打断在原文里面不经意
的连续引用。
所以,你看,其实英文写作不是很难的。
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写第一篇论文呢?要查询多少文献?泛读多少篇?精读
多少篇?怎样选择研究方向?需要准备什么数据?需要用什么统计学方法?需要怎
样的英文水平?还需要怎么样的练习?
答案是:
需要准备什么?1. 联网的电脑;2. PDF Reader;3. Word;4. EndNote。够
了。
怎样用EndNote,这个视频有介绍:
SCI利器EndNote和文献检索:10分钟就搞定!
视频
如果你这些都有了,那么什么时候开始?现在就开始。今天就开始。最迟明
天。
解决一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什么?答案是解决它。
写一篇论文最好的攻略是什么?开始写。
选题方法:你的专业中你擅长的领域里的一个小方向中的小问题。
太长,没懂?简单的说就是选题要小。举个例子,失败的选题是这样的:
“火箭制造新方法的研究”;成功的选题是这样的“AB4520型运载火箭制作过程
中第五节PART IIII部分342号螺丝的旋转方式”。例子有点极端,大概是这个意
思。不要想通过你的研究改变这个世界(如果你是大牛,请自动忽略),我们需要
的只是做出一篇论文,发表在某个SCI杂志上,所以,选择一个比较热的topic,
找到可以修改的地方,小小的改变一下方向,做个统计,做个研究,形成个论文,
投稿,发表。比如现在大牛们在研究某药在肺癌中的不良反应,你可以做一个某药
在亚裔人群中肺癌的不良反应,或者该药在亚裔人群中某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做一个小小的改变,补一个小小的漏洞,写一个小小的发现,有一个小小的
进步。这就可以了。
即“一点之间即可成文。”
找到这个方向,选择某篇文章。比如,你选择的是要做一个回顾性研究。
那么这时候,查找几个不相关的回顾性研究,剔除内容,留下骨架。
按照这个骨架:“前言,方法,结果,结论”的几个部分,分别开始查找内
容,查找方法,查看数据,选择统计学方法,写结果,查讨论。
就像旅行一样,旅行最难的部分就是推开门走出去。
不必想你还没有做实验。论文写完了,实验还不简单?
不要想你的英文很烂。相信我,工作了,结婚了,生子了,你的英文会越来
越烂,今天有可能是你有生之年里面英文最好的一天了。加油干,况且你还有翻译
软件。
不要想你没有时间。你的生活会越来越忙,越来越乱,不会再有安宁的一
天。但是,时间就像乳沟,只要挤总会有的。不是吗~
所有的困难,在你动笔前都是无法逾越的高山;在你写完后,你会发现,唉
呀妈呀,其实也很简单。
所以,与其无聊的看电视、刷微博、看微信,不如开始写,开始查,开始
做。。。
今天,从建立私人数据库,确定研究方向开始。。。
有几个注意事项,你要知道:
往往有的时候,看起来正确的路是弯路。不要等到付出了几个月甚至一年的
努力,才发现文章无法发表,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人生只有一次,青春宝
贵。今天,和大家分享几条常见的弯路,让我们来绕开它。
1. 不要一个人战斗
当你看文献时,你会发现国外发表一篇论文是一个团队的工作,A负责
Idea,B负责文献检索,C负责数据收集,D负责数据分析,E负责文章写作等等。
而在国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一个人在战斗。一个人构思研究方向,查文献,统
计数据,分析数据,学统计,做统计,写论文,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让人心里怕
怕。
不要这样,不要一个人战斗。
想办法弄个团队。可是身边没有这样的人啊!怎么办?求助网络啊,百度
啊,淘宝啊。现在,网上有许多服务商能够提供“全文检索”和“统计分析”的服
务。
把你的文章拆分成块。你构思好方向,初步整理一个小的数据库,筛选出十
几篇、几十篇文章,发给全文检索服务商,收货。初步整理好患者数据,大概了解
下需要用到什么统计方法,找服务商,沟通,交易。
几百块就能解决问题。省去大把时间。你的任务就剩下,IDEA+整理数据+论
文写作。工作量减少许多。你可以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在更有意义的部分。Focus!
Focus!Focus!
在此过程中,你可以把前言和讨论写好。按照某篇文献的格式,写出方法和
结论的大框,然后把数据填入。O,Yeah!大功告成(当然,现实中要复杂好些,
大体上是这个套路)。
许多人采用这种方法,只是他们不会告诉你罢了。
2. 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现在的科学研究,一定要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就是说,你一定要站在巨人的
肩膀上才行。一定要!每篇文章的前言和讨论的前1/3-1/2都是在陈述研究基础。
在此基础上的前进的一小步,就是这个研究。基础都很相似。精读10篇左右你研
究方向的文献,主要是前言和讨论部分,你会对这个“巨人”有个了解。
然后呢?引用!引用!引用!一定要引用。不要自己拍脑袋想。你用几个月
想破头得出的东西,不如引用几句大牛的结论。
3. 一点之见,不多不少
这个在前文已经提到过,这里简单说一句。“一点之间即可成文”包含两个
意思:1. 一点之见就可以了;2. 不要多,一点就好。不要去改变世界,只要够发
篇文章就好。
4. 不要“写”文章
有的朋友喜欢自己“写”,一个词一个词的写,这样付出了极大的辛苦,但
往往结果凄凉。要知道“闭门造车”是大忌。引用三两篇文献,自己闷头猛写三千
字的文章accept的概率很小很小。在我国,不管是医学教育、英语教育还是科研
方法教育都和英文世界完全不同,按照我们自己的思路闷头写出来的东西,几乎不
会得到编辑和同行专家的认可。
怎么办?参考、学习、模仿、引用。你懂的。
以上这些的,许多人都知道,只是在严肃高尚的课堂上不能说,在道貌岸然
的学术交流时不能说。佛曰:说不得,说不得。其实,说破了,也没什么。
作者:刘坤
链接: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阅读
更多推荐
方法,需要,研究,数据,文献,文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