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7日发(作者:)

【同步教育信息】. 本周教学内容:(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2)燃料和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知识要点]

(一)燃烧和灭火

1. 燃烧条件的探究思路

可燃物、助燃物(O

2

)、可燃物的着火点,缺一不可。

2. 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定义

(2)条件 a. 可燃物 b. 氧气(或空气) c.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3.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火场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4.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二)燃料和热量

1. 煤

2. 石油

3. 天然气:CH

4

4. 化石燃料的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

5.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 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1)煤的燃烧 (2)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3)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

a. 燃料中有一些杂质:

b. 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

c. 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

2. 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和能源

(1)清洁燃料

(2)其他能源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所示:

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400 mL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甲),在烧杯上盖上一片

薄铜片,铜片一端放一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白磷(乙)。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

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白磷(甲)____________________,白磷(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磷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导气管将氧气通入烧杯与白磷(甲)接触,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

(3)由此实验得出燃烧的条件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4)白磷与红磷相比,更容易着火燃烧的是_____________,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

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少量白磷应保存在_____________中。

答:(1)熔化;燃烧,产生白烟;没有变化; (2)燃烧;

(3)可燃物;氧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5)冷水。

例2. 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

的是( )

A. 设法使着火的油井与空气隔绝 B. 设法阻止石油的喷射

C. 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D. 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 答案:C

例3. 下列变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分离液化空气制氧气 B. 分馏石油制汽油

C. 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D. 将煤炼制成煤气 答案:D

例4. 煤矿的矿井里常含有甲烷,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时有发生。你认

为煤矿应采取什么安全措施?

答:(1)严禁烟火,排除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因素;

(2)通风,使矿井里产生的甲烷尽快散失。

例5. 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和揭幕战在汉城兰芝岛上举行,世人瞩目的足球场下面

填埋着汉城人15年的垃圾,垃圾产生的沼气为足球场提供部分能源。

(1)沼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把秸杆、杂草等废弃物放在密闭池中发酵可以产生沼气。

②沼气的应用对解决农村燃料问题,改善环境有重要意义。

③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最简单的碳氢化合物。

④点燃沼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

答案:(1); (2)①②③④

例6. 2005年我国即将完成“西气东输”工程,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有报道说,使用

天然气对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有以下好处:

①可有效减少空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

②可大大减轻水陆运输压力;

③可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温室效应;

④天然气无毒,泄露不具危险性……

你认为其中不适合宣传的有______________(填编号) 答案:③④

理由是甲烷及甲烷燃烧产生的CO

2

是温室气体,泄漏进入大气会造成温室效应,且甲

烷与空气混合点燃会发生爆炸,仍有很大危险性。

例7. 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站产生的电

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

A. 温室效应 B. 白色污染 C. 酸雨产生 D. 农药、化肥污染 答案:AC

【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煤在自然界的形成过程 B. 乙醇汽油在汽车发动机内燃烧

C. 石油分离得到汽油、柴油等物质 D. 由水分解得到氢气的过程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反应 B. 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物质就会燃烧

C. 任何物质燃烧都可以用水扑灭 D. 着火点就是物质开始燃烧的地方

3. 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取之不尽的是( )

A. 天然气 B. 石油 C. 酒精 D. 太阳能

4. 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该气体是( )

A. 水蒸气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碳 D. 二氧化硫

5. 下列做法不存在事故隐患的是( )

A. 擦机器的棉纱在不通风的车间大量长期堆放 B. 将液化气残液倒入下水道

C. 在存放挥发性易燃物的厂房内穿化纤类衣服 D. 将白磷浸泡在水里保存

6. 含硫的煤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则排放出的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是( )

A. B. C. D.

7. 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 )

A. 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B. 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

C. 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 D. 水分解出不助燃的物质

8. 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每周公报的部分内容。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

产生影响的是( )

A. 用天然气作燃料 B. 焚烧垃圾

C. 汽车排放的尾气 D. 用煤和石油产品作燃料

9. 森林或草场发生火灾时,救火的措施之一是在火场附近的周围铲除一定宽度的树木和

草类,造成一道“防火道”,其理由是( )

A. 使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B. 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C. 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D. 使火场周围通风良好,热量散失

10. 与可燃物燃烧时的现象有关的因素有( )

①氧气的含量;②可燃物的本性;③可燃物的形状;④燃烧空间的大小。

A. ①③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1.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

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2002年

某市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以下做法属

于“绿色销毁”的是( )

A. 泼上汽油焚烧 B. 倾倒入长江中

C. 深埋于土中 D. 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

12. 在实验室打翻酒精灯着火时,最迅捷的扑灭方法是( )

A. 用水冲熄 B. 用湿抹布盖灭

C. 把酒精灯扔到窗外 D. 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13. 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常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

A. 进矿井前先点火检查矿井是否含有大量甲烷 B. 通风并严禁烟火

C. 戴防毒面具 D. 携带灭火器

二. 填空题。

14. 汽车尾气(含有CO、SO

2

与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物,治理的方法之一是

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其特点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

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城

市汽车尾气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下列序号)。

①开发氢能源 ②使用电动车 ③植树造林 ④戴呼吸面具

15. 研究证明,高烟囱可以降低其周围地表面的

由于排放废气的烟囱较低,空气中的

的含量。某地区新建了火力发电厂,

含量剧增。后来改建成高烟囱,烟囱周围地表面

的含量减少。请你从环保角度分析这种方法是否可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有一瓶气体,它由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用它进行以下实验:

①将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未出现沉淀。

②在导管口将气体点燃,气体安静燃烧,火焰呈蓝色,用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

上,烧杯壁上出现水珠;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用化学式回答问题:

(1)气体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__;

(2)气体的组成可能是(有几种可能就填几种,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

17. 白色固体粉沫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的生成氯化钾和氧

气。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里,某同学在

做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时,他误将木炭粉当作二氧化锰,结果实验时发生了爆炸。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简答题。

18. 已知在帕的压强时,二氧化碳的沸点为℃,氧气的沸点为℃,

氮气的沸点为℃。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

口上方时,请问木条是保持原状?还是燃烧更旺?还是熄灭?简述理由。

四. 实验题。

19. 在一个空的易拉罐中放一小团浸有酒精的棉花,点燃。观察酒精燃烧现象。②用木板

将易拉罐盖严片刻,拿开木板,观察酒精是否持续燃烧。③点燃浸有酒精的棉花,将易拉罐

放在水中冷却,观察火焰情况。

①通过上述三个小实验,你能总结出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所需的条件吗?

②请你再设计其他实验,证明你的结论。

③根据你所归纳的燃烧的条件,对建筑物燃烧引起的火灾,灭火的方法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氮的氧化物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目前,有关部门根据

和(溴)、的定量反应来测定空气中的含量,利用这一原理通过在电解池中

的含量。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发生反应时的电流变化,可以准确测定空气中

校园附近空气中

反应原理:

测定装置:

、悬浮颗粒物的含量,根据上述原理设计了下图所示的测定装置:

(1)空气流量表能准确测定流经抽气泵的空气质量,测定可吸入颗粒物和

以上装置连接的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准确测定的含量,实验时当观察到A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应立

含量时,

即关闭抽气泵。

(3)若要测定空气中可吸入颗粒含量,除要测出实验时空气质量外,还要测(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_。

①实验前B的质量 ②实验后B的质量

③实验前C的质量 ④实验后C的质量

(4)城市空气中的来源主要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

①火山爆发 ②植物的光合作用

③煤和石油的燃烧 ④学校的化学实验室

五. 计算题。

21. 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煤做燃料,不仅是极大的浪费,而且因煤中含有硫,燃烧后

生成的二氧化硫会造成空气污染。某工厂用煤做燃料,每天燃烧含硫2%的煤。

(1)试计算每天该厂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为多少千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下同)

(2)该厂废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可根据下列反应,测定:

。现取该厂废气样品50 mL,用含碘的碘溶

液与废气中的二氧化硫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该厂排放的废气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工业废气

排放标准。(废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不得超过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1. C

8. A 9. B

二. 填空题。

14.

2. A 3. D 4. B 5. D 6. C 7. C

10. D 11. D 12. B 13. B

;①②

15. 不可取;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不变,且污染范围扩大。

16. (1)

(2)

17.

;氯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氧气,木炭在氧气中急速燃烧,

引起爆炸。

三. 简答题。

18. 木条熄灭。首先汽化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温度低

达不到着火点。

四. 实验题。

19. ①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②略

③冷却法、窒息法

20. (1)CAB或BCA;(2)黄色褪去;(3)③④;(4)③

五. 计算题。

21. 解:(1)每天工厂向空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为:

(2)设该厂废气样品50 ml中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

即:

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年级 初三 学科 化学 版本 人教实验版

分类索引描述

期数 014

学习资料

审稿老师

内容标题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燃料和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分类索引号 C.901

主题词

编稿老师 华敏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燃料和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栏目名称 同步课堂


更多推荐

燃烧,空气,燃料,产生,含量,排放,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