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日发(作者:)
浅析奥古斯丁的原罪论
作者简介:杨伟照,男,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2016级宗教学
专业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b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3--02
奥古斯丁的原罪理论是他恩典论的基础,是奥古斯丁神学和哲
学思想的逻辑起点。奥古斯丁之前的神学家已经对原罪做出过宽泛
的解释,奥古斯丁则进一步解释了原罪。把是基督教关于原罪的教
义与奥古斯丁的哲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确立了教会在赦罪问题
上的权威。
一、奥古斯丁对恶的思考
奥古斯丁青年时期读到西塞罗的作品深受感染,激起了他追求
善和真理的热情。在他看来,寻找善和真理,必须要解释善与恶的
关系。
早年间,摩尼教对善恶关系的解释吸引了奥古斯丁。摩尼教持
的是一种善恶二元论的主张。这种主张来源于琐罗亚斯德的神话,
认为宇宙是一个巨大的战场,光明之神与黑暗之神是战斗的双方,
光明之神代表着善,黑暗之神代表着恶,双方的斗争象征着善恶的
斗争,看似合理的解释了善恶之间的存在。在这里摩尼教把善和恶
实体化,世间的善恶都有独立的来源,善恶的斗争是永恒的,把恶
归于外在的实体,世间的恶并非是自己的原因,也无需为此负责。
这样的解释使人的负罪感没有那么强烈。奥古斯丁逐渐认识到把恶
归咎于外在的实体无异于是一种道德上的逃避,是人道德主体责任
的丧失。当时的各种学说无法对恶给出合理的解释,奥古斯丁逐渐
转向了怀疑论,他在忏悔录中说:“我对一切怀疑,在一切之中飘摇
不定”[1],当时的基督教还面临着伊壁鸠鲁学派的诘难,伊壁鸠鲁学
派,认为恶的存在与上帝全知、全能、全善的属性是矛盾的。
人有一种追求确定性的本能,普罗提诺是新柏拉图主义的代表
人物,在他的《九章集》中,系统地描述了他对恶的思考,他把世
界分为形式世界和形体世界两种。这两个世界由三大本体和质料构
成,这三大本体分别是太一、理智和灵魂,太一是最完满的,理智
由太一流溢出来,由理智向下流溢出灵魂,此三者是构成形式世界,
善是形式世界变动不居的性质。灵魂与比灵魂更低的质料构成形体
世界。在两个世界划分的基础上,普罗提诺继续分析,恶不可能来
自太一、理智和灵魂,因为三者是善的,他们是“有益的”“完善的”。
他接着说:“质料是灵魂虚弱的原因,是邪恶的原因,他自己就先于
一切善恶的。”他指出了恶来自形体世界,得出了他著名的结论“恶
是善的缺乏在”[2]。
在普罗提诺的基础上奥古斯丁提出了他自己对恶思考:“事实上,
我们所谓的恶习不就是善的缺乏吗?在动物身上所谓疾病和伤害不
过是缺乏健康而已”,奥古斯丁把恶化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物理的恶,
是自然属性造成的损失和伤害;第二类是认识的恶,是确定性与不
确定性的颠倒;第三类是伦理的恶,这是真正的恶。新柏拉图主义
对奥古斯丁的影响的另一方面是他把恶的性质由物质层次转移到了
伦理的层次对基督教神学影响深远。
二、奥古斯丁的原罪观的形成
恶与罪总是相连的,奥古斯丁在关于恶的思考的基础上,进一
步形成了自己的原罪观。首先《圣经》的文本对奥古斯丁产生了重
要影响,教会关于婴儿受洗的规定也对奥古斯丁产生了影响。
《罗马书》5:12:“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
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了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这里的“一人”自
然指的是亚当,亚当是人之先祖,他把罪遗传给众人,正因为犯罪
所以人是有死的。《诗篇》51:5:“我是从罪孽生的,在我母亲怀
胎的时候便有了罪”,这又佐证了《罗马书》中的内容。所以说《圣
经》文本对奥古斯丁原罪观的形成产生的直接影响。
在谈到婴儿是否具有原罪时奥古斯丁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他说
当婴儿看到另一个婴儿吃奶时会以嫉妒的目光盯着看,“不让一个极
端需要生命粮食的弟兄靠近丰富的乳源”[3],尽管时间上先有婴儿受
洗,然后才有原罪的教义。但是,从逻辑上先有了原罪才有了婴儿
受洗。
奥古斯丁的原罪观应该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亚当的罪及其所应受的惩罚是会遗传的;
2、婴儿的罪是确定的,是真实存在的;
3、一切人包括婴儿必须经过洗礼才能得救。
那么,原罪具体是什么呢?奥古斯丁并没有给出确定的回答一
样,人们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原罪指的是骄傲之罪。创世纪
中记载亚当夏娃受到蛇的蛊惑后,偷食了禁果。上帝处罚他们并不
是因为他们偷吃智慧果之后变得有智慧,知道了羞耻,而是因为他
们违背了上帝的诫命,把自己的心愿凌驾于上帝的诫命之上。原罪
来源于人与生俱来的骄傲的倾向。第二,原罪是源于人的欲望,特
别是情欲,奥古斯丁排斥既情欲可以看作是一种摩尼教禁欲思想的
遗留,也是奥斯丁对自己早年道德败坏生活的反省。奥古斯丁看来
性本身是无所谓罪的,但情欲却是有罪的。
三、奥古斯丁对自由意志的思考和发展
晚期奥古斯丁的思想开始发生转变,体现为对人的自由意志的
淡化。强调自由意志暗含着承认人的权能而忽视上帝的至上性。更
为重要的是奥古斯丁引入“自由意志”这一概念是为了论证恶的存在
的合理性,但人们发现标举了人的自由意志会使上帝慢慢退隐,这
对奥古斯丁的上帝信仰来说是绝不允许的。因此后来奥古斯丁说到: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实际上着力于辩护人类意志的自由选择,但
最终是上帝的恩典战胜了……”[4]。
奥古斯丁自以为引入自由意志,就可以在恶的来源上为上帝开
脱责任但是上帝在一方观看恶的发生总是很难说得过去。所以晚年
的时候奥古斯丁倾向于以不可知论,来回应恶的问题。
更多推荐
上帝,原罪,婴儿,世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