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1日发(作者:)

诸葛亮撑骨算法

这种算法在我老舅的书中有所记载(等下发图),具体计算方式是将出生的年,月,日,还

有时辰的斤两加在一起(注阴历),最后得到一个总斤两,从二两一钱,到七两二钱,都有

批注:

年的重量:

1970:9钱 1971:1两7 1972:5钱 1973:7钱 1974:1两2

1975:8钱 1976:8钱 1977:6钱 1978:1两9 1979:6钱

1980:8钱 1981:1两6 1982:1两 1983:7钱 1984:1两2

1985:9钱 1986:6钱 1987:7钱 1988:1两2 1989:5钱

1990:9钱 1991:8钱 1992:7钱 1993:8钱 1994:1两5

1995:9钱 1996:1两6 1997:8钱 1998:8钱 1999:1两9

2000:1两2 2001:6钱 2002:8钱 2003:7钱 2004:5钱

2005:1两5 2006:6钱 2007:1两6 2008:1两5 2009:7两

2010:9钱 2011:1两2 2012:1两

月的重量:

1月:6钱 2月:7钱 3月:1两8 4月:9钱 5月:5钱 6月:1两6

7月:9钱 8月:1两5 9月:1两8 10月:8钱 11月:9钱 12月:5钱

日的重量:

初一:5钱 初二:1两 初三:8钱 初四:1两5 初五:1两6

初六:1两5 初七:8钱 初八:1两6 初九:8钱 初十:1两6

十一:9钱 十二:1两7 十三:8钱 十四:1两7 十五:1两

十六:8钱 十七:9钱 十八:1两8 十九:5钱 二十:1两5

廿一:1两 廿二:9钱 廿三:8钱 廿四:9钱 廿五:1两5

廿六:1两8 廿七:7钱 廿八:8钱 廿九:1两6 三十:6钱

时辰的重量:

子时:1两6 丑时:6钱 子时:23:00--1:00 丑时: 1:00--3:00

寅时:7钱 卯时:1两 寅时: 3:00--5:00 卯时: 5:00--7:00

辰时:9钱 巳时:1两6 辰时: 7:00--9:00 已时: 9:00--11:00

午时:1两 未时:8钱 午时:11:00--13:00 未时:13:00--15:00

申时:8钱 酉时:9钱 申时:15:00--17:00 酉时:17:00--19:00

戌时:6钱 亥时:6钱 戌时:19:00--21:00 亥时:21:00--23:00

撑骨结果:(撑骨歌)

2两1:短命非业谓大凶,平生灾难事重重,凶祸频临限逆境,终世困苦事不成

2两2:身寒骨冷苦伶仃,此命推来行乞人,劳劳碌碌无度日,中年打拱过平生

2两3:此命推来骨轻轻,求谋做事事难成,妻儿兄弟应难许,别处他乡作散人

2两4:此命推来福禄无,门庭困苦总难荣,六亲骨肉皆无靠,流到他乡作老人

2两5:此命推来祖业微,门庭营度似希奇,六亲骨肉如水炭,一世勤劳自把持

2两6:平生一路苦中求,独自营谋事不休,离祖出门宜早计,晚来衣禄自无忧

2两7:一生做事少商量,难靠祖宗作主张,独马单枪空作去,早年晚岁总无长

2两8:一生作事似飘蓬,祖宗产业在梦中,若不过房并改姓,也当移徒二三通

2两9:初年运限未曾亨,纵有功名在后成,须过四旬方可上,移居改姓使为良

3两: 劳劳碌碌苦中求,东走西奔何日休,若能终身勤与俭,老来稍可免忧愁

3两1:忙忙碌碌苦中求,何日云开见日头,难得祖基家可立,中年衣食渐无忧

3两2:初年运错事难谋,渐有财源如水流,到的中年衣食旺,那时名利一齐来

1

3两3:早年做事事难成,百计徒劳枉费心,半世自如流水去,后来运到始得金

3两4:此命福气果如何,僧道门中衣禄多,离祖出家方得妙,终朝拜佛念弥陀

3两5:生平福量不周全,祖业根基觉少传,营事生涯宜守旧,时来衣食胜从前

3两6:不须劳碌过平生,独自成家福不轻,早有福星常照命,任君行去百般成

3两7:此命般般事不成,弟兄少力自孤成,虽然祖业须微有,来的明时去的暗

3两8:一生骨肉最清高,早入学门姓名标,待看年将三十六,蓝衣脱去换红袍

3两9:此命终身运不通,劳劳做事尽皆空,苦心竭力成家计,到得那时在梦中

4两: 平生衣禄是绵长,件件心中自主张,前面风霜都受过,从来必定享安泰

4两1:此命推来事不同,为人能干异凡庸,中年还有逍遥福,不比前年云未通

4两2:得宽怀处且宽怀,何用双眉总不开,若使中年命运济,那时名利一齐来

4两3:为人心性最聪明,做事轩昂近贵人,衣禄一生天数定,不须劳碌是丰亨

4两4:来事由天莫苦求,须知福禄胜前途,当年财帛难如意,晚景欣然便不忧

4两5:福中取贵格求真,明敏才华志自伸,福禄寿全家道吉,桂兰毓秀晚荣臻

4两6:东西南北尽皆通,出姓移名更觉隆,衣禄无亏天数定,中年晚景一般同

4两7:此命推来旺末年,妻荣子贵自怡然,平生原有滔滔福,可有财源如水流

4两8:幼年运道未曾享,苦是蹉跎再不兴,兄弟六亲皆无靠,一身事业晚年成

4两9:此命推来福不轻,自立自成显门庭,从来富贵人亲近,使婢差奴过一生

5两: 为利为名终日劳,中年福禄也多遭,老来是有财星照,不比前番目下高

5两1:一世荣华事事通,不须劳碌自亨通,兄弟叔侄皆如意,家业成时福禄宏

5两2:一世亨通事事能,不须劳思自然能,宗施欣然心皆好,家业丰亨自称心

5两3:此格推来气象真,兴家发达在其中,一生福禄安排定,却是人间一富翁

5两4:此命推来厚且清,诗书满腹看功成,丰衣足食自然稳,正是人间有福人

5两5:走马扬鞭争名利,少年做事废筹论,一朝福禄源源至,富贵荣华显六亲

5两6:此格推来礼仪通,一生福禄用无穷,甜酸苦辣皆尝过,财源滚滚稳且丰

5两7:福禄盈盈万事全,一生荣耀显双亲,名扬威震人钦敬,处世逍遥似遇春

5两8:平生福禄自然来,名利兼全福禄偕,雁塔提名为贵客,紫袍金带走金鞋

5两9:细推此格妙且清,必定才高礼仪通,甲第之中应有分,扬鞭走马显威荣

6两: 一朝金榜快提名,显祖荣宗立大功,衣食定然原欲足,田园财帛更丰盈

6两1:不做朝中金榜客,定为世上一财翁,聪明天赋经书熟,名显高克自是荣

6两2:此名生来福不穷,读书必定显亲荣,紫衣金带为卿相,富贵荣华皆可同

6两3:命主为官福禄长,得来富贵定非常,名题金塔传金榜,定中高科天下扬

6两4:此格权威不可当,紫袍金带坐高堂,荣华富贵谁能及,积玉堆金满储仓

6两5:细推此命福不轻,安国安邦极品人,文绣雕梁政富贵,威声照耀四方闻

6两6:此格人间一福人,堆金积玉满堂春,从来富贵由天定,正笏垂绅谒圣君

6两7:此名生来福自宏,田园家业最高隆,平生衣禄丰盈足,一世荣华万事通

6两8:富贵由天莫苦求,万金家计不须谋,十年不比前番事,祖业根基水上舟

6两9:君是人间衣禄星,一生福贵众人钦,纵然福禄由天定,安享荣华过一生

7两: 此命推来福不轻,不须愁虑苦劳心,一生天定衣与禄,富贵荣华过一生

7两1:此名生来大不同,公侯卿相在其中,一生自有逍遥福,富贵荣华极品隆

7两2:此格世界罕有生,十代积善产此人,天上紫微来照命,统治万民乐太平

2

年命配合是这样的:

1、甲子年生,五行属金,【屋上之鼠】。

2、乙丑年生,五行属金,【海内之牛】。

3、丙寅年生,五行属火,【山木之虎】。

4、丁卯年生,五行属火,【望月之兔】。

5、戊辰年生,五行属木,【清温之龙】。

6、己巳年生,五行属木,【福气之蛇】。

7、庚午年行,五行属土,【堂裹之马】。

8、辛未年生,五行属土,【得禄之羊】。

9、壬申年生,五行属金,【清透之猴】。

10、癸酉年生,五行属金,【楼宿之鸡】。

11、甲戌年生,五行属火,【守身之狗】。

12、乙亥年生,五行属火,【过往之猪】。

13、丙子年生,五行属水,【田内之鼠】。

14、丁丑年生,五行属水,【湖内之牛】。

15、戊寅年生,五行属土,【过山之虎】。

16、己卯年生,五行属土,【山林之兔】。

17、庚辰年生,五行属金,【恕性之龙】。

18、辛巳年生,五行属金,【冬藏之蛇】。

19、壬午年生,五行属木,【军中之马】。

20、癸未年生,五行属木,【群内之羊】。

21、甲申年生,五行属水,【过树之猴】。

3

22、乙酉年生,五行属水,【唱午之鸡】。

23、丙戌年生,五行属土,【自眠之狗】。

24、丁亥年生,五行属土,【过山之猪】。

25、戊子年生,五行属火,【仓内之鼠】。

26、己丑年生,五行属火,【栏内之牛】。

27、庚寅年生,五行属木,【出山之虎】。

28、辛卯年生,五行属木,【蟾窟之兔】。

29、壬辰年生,五行属水,【行雨之龙】。

30、癸巳年生,五行属水,【草中之蛇】。

31、甲午年生,五行属金,【云中之马】。

32、乙未年生,五行属金,【敬重之羊】。

33、丙申年生,五行属火,【山上之猴】。

34、丁酉年生,五行属火,【独立之鸡】。

35、戊戌年生,五行属木,【进山之狗】。

36、己亥年生,五行属木,【道院之猪】。

37、庚子年生,五行属土,【梁上之鼠】。

38、辛丑年生,五行属土,【路途之牛】。

39、壬寅年生,五行属金,【过林之虎】。

40、癸卯年生,五行属金,【山林之兔】。

41、甲辰年生,五行属火,【伏潭之龙】。

42、乙巳年生,五行属火,【出穴之蛇】。

43、丙午年生,五行属水,【行路之马】。

4

44、丁未年生,五行属水,【失群之羊】。

45、戊申年生,五行属土,【独立之猴】。

46、己酉年生,五行属土,【报晓之鸡】。

47、庚戌年生,五行属金,【寺观之狗】。

48、辛亥年生,五行属金,【圈里之猪】。

49、壬子年生,五行属木,【山上之鼠】。

50、癸丑年生,五行属木,【栏内之牛】。

51、甲寅年生,五行属水,【立定之虎】。

52、乙卯年生,五行属水,【得道之兔】。

53、丙辰年生,五行属土,【天上之龙】。

54、丁巳年生,五行属土,【塘内之蛇】。

55、戊午年生,五行属火,【廊内之马】。

56、己未年生,五行属火,【草野之羊】。

57、庚申年生,五行属木,【食果之猴】。

58、辛酉年生,五行属木,【笼内之鸡】。

59、壬戌年生,五行属水,【顾家之狗】。

60、癸亥年生,五行属水,【林下之猪】。

天干地支纪年法

简介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

天干有十: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

5

地支十二:子、丑、寅、卯(mǎo)、辰(chén)、巳(sì)、午、未(wèi)、

申、酉(yǒu)、戌(xū)、亥。

天干地支组合成如下六十个计时序号,作为纪年、月、日、时的名称,叫“干

支纪年法”。

编辑本段六十甲子顺序

1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辛巳 壬午 癸未

21~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辛卯 壬辰 癸巳

31~40甲午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50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60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用六十甲子依次纪年,六十年一个轮回。干支纪年法的新一年由立春开始,

2009年的立春是二月四日,所以2009年2月4日立春之后才是己丑年,在此之

前应是戊子年。公元纪年的一年以立春为界前后分属不同的干支纪年,这一点不

熟悉的人容易搞错,应特别注意。

编辑本段与公元纪年的换算

第一种算法:

如何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

不同资料算法有所差异,有的给出公式,但本质上是一回事。这里介绍一种

简易直观的算法。 首先给每个天干、地支一个编号,从头以4开始循序排下去,

天干10后接1,地支12后接1。

天干: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10、辛1、壬2、癸3

地支: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

2、亥3

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对应该尾数的天干,再将公元纪年除以12,

用除不尽的余数在地支中查出对应该余数的地支,这样就得到了公元纪年的干支

纪年。如2003年,其尾数为3,对应的天干为“癸”;以12除2003得166,余

数为11,对应的地支为未。于是2003年的干支纪年为“癸未”年。注意这是指

2003年立春之后,立春之前应是“壬午”年。赵达先生在“祭文”中指出的时

间是“癸未清明”,清明是立春之后的第四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

清明),所以赵先生说岁在癸未,而非壬午。

第二种算法:

6

1. 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

干所对应的位数;

2. 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

支所对应的位数;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例1. 我们以2010年为例;

天干算法: 2010-3=2007, 2007/10=200余7, 7对应天干第7位是庚,

即天干为庚;

地支算法: 2010-3=2007, 2007/12=167余3, 3对应地支第3位是寅,

即地支为寅;

综上公元2010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庚寅年。为使各位信任此算法,本人再

举一例来说明:

例2. 我们再以1987年为例;

天干算法: 1987-3=1984, 1984/10=198余4, 4对应天干第4位是丁,

即天干为丁;

地支算法: 1987-3=1984, 1984/12=165余4, 4对应地支第4位是卯,

即地支为卯;

综上公元1987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丁卯年。

第三种算法:

首先,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4 5 6 7 8 9 10 1 2 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然

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这样,公元纪年

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

如:公元1995年

用该年尾数5找出对应的天干为“乙”;然后,用1995除以12得余数为3,

用余数3找出相对应的地支为“亥”。 那么,公元1995年则为农历乙亥年。

再如:公元1861年

用尾数1查天干为“辛”,用1861除以12得余数为1,再用余数1查找地

支为“酉”。那么,公元1861年则为农历辛酉年。

如果某一年的尾数为0或者用该年除以12的余数为0,则取天干中的第10

位“庚”和地支中的第12位“申”。

如:公元120年

7

尾数0则取天干中的“庚”;除以12余数为0,则取地支中的第12位“申”。

那么,公元120年则为庚申年。

如果公元纪年是单个数字,就用该数字在天干、地支中查找即可。如:公元

6年,则在天干、地支中找出6相对应的“丙”和“寅”,那么该年则为丙寅年。

公元8年则为戊辰年。

公元11年,则取尾数1对应的天干中的“辛”和11对应的地支中的“未”。

那么,该年则为辛未年。

公元12年则为壬申年。

公元前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

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7 6 5 4 3 2 1 10 9 8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9 8 7 6 5 4 3 2 1 12 11 10

具体换算方法同一

如:公元前155年

用尾数5取天干中的“丙”; 155除以12得余数11,对应地支中的“戌”。

那么,该年则为丙戌年。

公元前8年则为癸丑年

天干地支纪月

干支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一个节气,

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许多历书注明某

农历月对应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对应。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大致是丙

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大致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大致为庚寅,丁或壬之

年正月大致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大致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

干支推算。60个月合5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

下去。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九年癸丑年(公元53年)冬至月(大雪至小寒的月

份,近似农历十一月)就是“甲子月”。有歌诀为证: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

岁戊为头;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

求。 下表是地支纪月时对应的节气时间段、中气、近似农历月份、近似阳历月

份、以及年天干和月地支构成的月干支:

月地支 节气时间段 中气 近似农历月份 近似阳历月份 甲或己年 乙或庚

年 丙或辛年 丁或壬年 戊或癸年

寅月 立春—惊蛰 雨水 正月 2月 丙寅月 戊寅月 庚寅月 壬寅月 甲寅月

卯月 惊蛰—清明 春分 二月 3月 丁卯月 己卯月 辛卯月 癸卯月 乙卯月

辰月 清明—立夏 谷雨 三月 4月 戊辰月 庚辰月 壬辰月 甲辰月 丙辰月

巳月 立夏—芒种 小满 四月 5月 己巳月 辛巳月 癸巳月 乙巳月 丁巳月

8

午月 芒种—小暑 夏至 五月 6月 庚午月 壬午月 甲午月 丙午月 戊午月

未月 小暑—立秋 大暑 六月 7月 辛未月 癸未月 乙未月 丁未月 己未月

申月 立秋—白露 处暑 七月 8月 壬申月 甲申月 丙申月 戊申月 庚申月

酉月 白露—寒露 秋分 八月 9月 癸酉月 乙酉月 丁酉月 己酉月 辛酉月

戌月 寒露—立冬 霜降 九月 10月 甲戌月 丙戌月 戊戌月 庚戌月 壬戌月

亥月 立冬—大雪 小雪 十月 11月 乙亥月 丁亥月 己亥月 辛亥月 癸亥月

子月 大雪—小寒 冬至 十一月 12月 丙子月 戊子月 庚子月 壬子月 甲子

丑月 小寒—立春 大寒 十二月 1月 丁丑月 己丑月 辛丑月 癸丑月 乙丑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

推算实例:2004年大致是农历甲申年。那次甲申年自2004年2月4日19

时56分立春起,至2005年2月4日1时43分立春止。这里的时刻是东经120

度标准时。

丙寅月,2004年2月4日19时56分立春~2004年3月5日13时56分雨

丁卯月,2004年3月5日13时56分惊蛰~2004年4月4日18时43分春

戊辰月,2004年4月4日18时43分清明~2004年5月5日12时2分谷雨

己巳月,2004年5月5日12时2分立夏~2004年6月5日16时14分小满

庚午月,2004年6月5日16时14分芒种~2004年7月7日2时31分夏至

辛未月,2004年7月7日2时31分小暑~2004年8月7日12时20分大暑

壬申月,2004年8月7日12时20分立秋~2004年9月7日15时13分处

癸酉月,2004年9月7日15时13分白露~2004年10月8日6时49分秋

甲戌月,2004年10月8日6时49分寒露~2004年11月7日9时59分霜

乙亥月,2004年11月7日9时59分立冬~2004年12月7日2时49分小

丙子月,2004年12月7日2时49分大雪~2005年1月5日14时3分冬至

丁丑月,2005年1月5日14时3分小寒~2005年2月4日1时43分大寒

天干地支纪日

干支纪日,60日大致合2个月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

始,循环下去。确定的文献指出干支纪日始于鲁隐公三年夏历二月己巳日(公元

前720年二月初十)。

9

因为儒略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4整除,闰年有

366日,平均一年365.25日,所以4年1461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数

是29220日,合80年。这就是说,每8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儒略历月日日期会

反复一次循环。(公元4年本来应为闰年,但因为公元前45年开始实施儒略历

后,“每隔3年”加一次闰日被误为“每3年”加一次闰日,所以罗马皇帝屋大

维下令前5年、前1年、4年停闰以修正错误置闰。)

因为格里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闰年,但是如果遇上整百年,公

元年能被400整除才能认定为闰年(这是因为按照现在立法计算,四年一闰的规

定使每年多出0.0078天,经过400年大约会多出3天,如果在能被400整除年

份的前面3个百年不算闰年,则正好平衡),闰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425

日,所以400年146097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数是2921940日,合8000

年。这就是说,每8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格里历月日日期若没有遇到能被100

但非400整除的公元年,会反复一次循环,但整体而言,假设未来从不改格里历,

每800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格里历月日日期才会反复一次完整的循环。1912年

2月18日,合农历壬子年正月初一,以及9912年2月18日,都是“甲子日”。

天干地支纪时

干支纪时,60时辰合5日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

循环下去。必须注意的是子时分为0时到1时的早子时和23时到24时的晚子时,

所以遇到甲或己之日,0时到1时是甲子时,但23时到24时是丙子时。晚子时

又称子夜或夜子。日上起时亦有歌诀: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

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下表列出日天干和时辰地支构成的时辰

干支,以北京时间(UTC+8)为准:

时辰地支 北京时间(UTC+8)甲或己日 乙或庚日 丙或辛日 丁或壬日 戊或

癸日

子时 23时—1时 甲子时 丙子时 戊子时 庚子时 壬子时

丑时 1时—3时 乙丑时 丁丑时 己丑时 辛丑时 癸丑时

寅时 3时—5时 丙寅时 戊寅时 庚寅时 壬寅时 甲寅时

卯时 5时—7时 丁卯时 己卯时 辛卯时 癸卯时 乙卯时

辰时 7时—9时 戊辰时 庚辰时 壬辰时 甲辰时 丙辰时

巳时 9时—11时 己巳时 辛巳时 癸巳时 乙巳时 丁巳时

午时 11时—13时 庚午时 壬午时 甲午时 丙午时 戊午时

未时 13时—15时 辛未时 癸未时 乙未时 丁未时 己未时

申时 15时—17时 壬申时 甲申时 丙申时 戊申时 庚申时

酉时 17时—19时 癸酉时 乙酉时 丁酉时 己酉时 辛酉时

戌时 19时—21时 甲戌时 丙戌时 戊戌时 庚戌时 壬戌时

亥时 21时—23时 乙亥时 丁亥时 己亥时 辛亥时 癸亥时

10

天干地支次序表

1. 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天干地支的计算方法

年份/10余数-3对天干 如1894-3=1891 ,1891除以10余数是1即为甲

年份/12余数-3对地支 如1894-3=1891 ,1894除以12余数是7即为午 即

1894年是甲午年

编辑本段其他相关

天干地支纪年法同时可纪年、月、日、时,分别称为“年柱、月柱、日柱、

时柱”。此八个字就是俗称的“八字”。一个人的八字就是他出生时间的四柱记

录。关于月、日、时的天干地支纪法,已使用不多,有兴趣的读者可去查阅有关

资料。

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对应,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

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编辑本段不能丢弃的纪年法

天干地支纪年法,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是先贤们智慧的结晶,时至今

日,它并没有过时,仍然生存于每个中华儿女的内心。

自建国以来,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虽然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但是传统文化

以其顽强的生命力生存了下来,天干地支纪年法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坚信,它将

继续传承并且发扬光大。

天干地支的第三种方法较为好用,如果在历史年代记忆较为费劲的人士,会

有作用的。。。

11

12


更多推荐

纪年,干支,地支,对应,天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