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1日发(作者:)
人教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测试题(含解析)
一、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
1.某班同学开展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研究,下面是他们搜集的材料,现邀请你参与共同
探究。
材料一:如下图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
(1)地图中 处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凯末尔革命爆发于图中的
处。
材料二:但无论如何……纵然欧洲的外交家们能再次吹熄六月底的这一束火星,那也只可
能是避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20世纪初发生世界大战的概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的。
——李可曼《寻常中的不平静:欧洲的1914》
(2)材料二中“六月底的这一束火星”是哪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分之百”概率
形成的原因。
(3)有历史学者指出,一战是一场没有真正意义上战胜国的战争,请结合一战前后的相关
史实,论述该观点的合理性。(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1)A、D
(2)萨拉热窝事件,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参考示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史上的浩劫,无论协约国或同盟国,都在这场战争
中或战后的分赃体系中尝到苦果。对于德国等同盟国而言,割地赔款等处罚极大的削弱了
他们的力量,同时也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对于协约国来说,英法遭受重创,短时间内难以
恢复,英国甚至从此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之一,但巴黎和会上诉求惨
遭拒绝。日本在一战中所获得的既得利益,在《九国公约》中被西方大国剥夺。美国虽然
获利甚丰,但在战后的仍未能达到领导世界的目的,同时在亚太地区埋下和日本的矛盾,
成为后来二战的重要根源。因此,一战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战胜国。
【解析】
【分析】
【详解】
(
1
)依据课本所学,
1917
年
11
月
,
列宁亲自领导彼得格勒起义取得了胜利
,
建立了人民委
员会
.
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
,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
此诞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耳其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瓜分、捍卫着民
族独立主权和建立民族国家为目的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凯末尔领导资产阶级革命,艰苦
斗争,创立土耳其共和国。故填:
A D。
(
2
)依据课本所学,长期以来由于列强之间的争夺和其他复杂因素,巴尔干半岛素有欧洲
“火药桶”,
1914
年
6
月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去波斯尼亚检阅军队,被塞尔维亚青年
刺杀,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点燃欧洲“火药桶”的“火星”;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
英、法、俄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激烈的争夺,形成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
——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这两大集团疯狂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
3
)依据题干“一战是一场没有真正意义上战胜国的战争”即战争双方损失都很大,战后
也没有实现最终的和平。结合课本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史上的浩劫,无论协约国
或同盟国,都在这场战争中或战后的分赃体系中尝到苦果。对于德国等同盟国而言,割地
赔款等极大的削弱了他们的力量,同时也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对于协约国来说,英法遭受
重创,短时间内难以恢复,英国甚至从此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之一,
但巴黎和会上诉求惨遭拒绝。日本在一战中所获得的既得利益,在《九国公约》中被西方
大国剥夺。美国虽然获利甚丰,但在战后的仍未能达到领导世界的目的,同时在亚太地区
埋下和日本的矛盾,成为后来二战的重要根源。因此,一战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战胜国。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围绕这
场战争,小历和小史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小历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
争。“小史说:“不对。在战争中,塞尔维亚人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而战。这是正义的斗
争,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霸权的性质完全不同。”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什么?
(2)你同意谁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萨拉热窝事件。
(2)同意小历的观点;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列强出于各自利益
考虑,争霸世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虽然塞尔维亚人顺应普遍高涨的民族主义情
绪,维护民族独立,是“一战”中一股带有正义性的力量,但并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
义性。
【解析】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
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同意小历的观点;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一场帝国主义战
争,列强出于各自利益考虑,争霸世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虽然塞尔维亚人顺应
普遍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维护民族独立,是“一战”中一股带有正义性的力量,但并不
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3.请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一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是什么?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产生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答案】(1)同盟国;协约国
(2)后果: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解析】
【分析】
【详解】
(
1
)根据所学知识,一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是以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组成的
同盟国和英国、法国、俄国组成的协约国。
(
2
)根据所学知识,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世界规模的战争,影响深远,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深
刻反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1918年间发生的这次战争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以往的任何战争.战争在
革命中结出果实,同时为未来播下了引起新的、更致命的冲突的种子。
——(美)罗伯特·E·勒钠(美)斯坦迪什·米查姆等著《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一战后,苏俄自动退出了争霸的行列;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已没有资格参加角
逐;所剩下的就是美、英、法、意、日五个主要战胜国。它们之间的经济、军事实力又相
差甚远,这就要按战后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徐天新,许平、王红生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列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的两大军事侵略集团。这场战争的性质是
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材料一中的“战争”期间爆发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革
命”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战后建立了什么世界新秩序?导致这新秩序形成的根本
原因是什么?
(3)当今世界仍不太平,从科索沃到伊拉克,再到叙利亚……·可谓是炮声隆隆,硝烟弥
漫。以古鉴今,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今天留下了什么启示?
【答案】(1)军事集团:三国同盟、三国协约;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
争;革命:十月革命。
(2)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启示:①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害;②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③世界各国要
加强合作交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解析】
【详解】
(
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的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是三国协
约、三国同盟。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
分割世界。他们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
和三国协约。两大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最终一战爆发,一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
掠夺战争。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材料一中的“战争”期间爆发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革
命”是指(俄国)十月革命。
1917
年
11
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
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它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半殖民地
人民的解放斗争。
(
2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
国协约。两大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分割世界,分别召开了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新秩序,形成一战后的世界格
局,这就是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新秩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
平衡。
(
3
)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例如:①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害;②我们要珍
爱和平,反对战争;③世界各国要加强合作交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示意图
材料二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
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美国是见义勇为者,应该表扬。
(1)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写出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
战役名称。
(2)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凡尔登战役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为了夺
取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
(3)不正确。一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答出一点即可)而发动的一
场帝国主义战争,双方都应该受到审判。
【解析】
【详解】
(
1
)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
平衡的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间围绕着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各帝国
主义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拉帮结派,寻找盟友,重新组合,导致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
—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其中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三国同盟,英、法、俄组
成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激烈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使巴尔干成为欧洲战
争的
“
火药桶
”
,军事集团的形成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
发。在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是一战的转折点。
(2)依据材料二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列强实力发生了变化,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美国生产发展迅速,超过了老
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但美、德占有的殖民地少,要求按经济实力重新分割世界的
殖民地,因此美德与英法矛盾越来越尖锐。由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帝国
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为了夺取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
(
3
)依据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
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美国是见义勇为者,应该表
扬”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材料三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不正确;理由:一战是西
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双方都应该受到审
判。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重划德国疆界;禁止德国拥有空军;德国海外殖民地由
英、法、日等国瓜分。
材料二: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及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
机会均等原则。
(1)写出材料一中“条约”的签订双方。德国在中国的殖民地或势力范围在那一区域?
(2)写出材料二中条约签订的背景。为什么说条约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只是做表面文
章?
(3)根据材料和问题,指出“条约”和“公约”的共同点。
【答案】(1)战胜的协约国与德国。山东半岛。
(2)华盛顿会议召开。因为列强对中国提出的取消治外法权、关税自主和收回租界等正义
要求都予以拒绝。
(3)损害中国利益。
【解析】
【详解】
(
1
)由“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重划德国疆界;禁止德国拥有空军;德国海外殖民地由
英、法、日等国瓜分。”可知,材料一中“条约”指的是《凡尔赛和约》,其签订双方是
战胜的协约国与德国;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是山东。
(
2
)由“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及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
机会均等原则”可知,公约指的是《九国公约》,
1921
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签订了关于
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因为列强对中国提出的取消治外法权、关税自主和收回租界等
正义要求都予以拒绝,因此《九国条约》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只是做表面文章。
(
3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的共同点是损害了中国利益。
7.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在1918年写下:“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
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
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这反映了他认识到一战对世界的影响有
A
.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遭到重大损失
B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C
.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得到巩固
D
.和平主义思潮将在世界盛行一时
【答案】
B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信息“第一次世界大战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迟早将出现独立的
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非洲”可以得出一些国家反帝革命取得胜
利,如土耳其的凯末尔资产阶级革命;一些国家的无产阶级开始掌握民族革命的领导权,
如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故B符合题意;题干没
有涉及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遭到重大损失、和平主义思潮将在世界盛行一时,故AD不合题
意;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得到巩固表述错误,故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8.自古以来,战争总是与人类发展同行。近代以来,大规模杀伤性的武器不断研制成功,
并投入战场,对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和巨大的灾难,人类对战争开始谨慎对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判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
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到:“整个树林被
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
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1)材料一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写出一战前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名称及包含哪些国家?
(3)材料二中的“绞肉机”指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
(4)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设计一条宣传语,表明你对战争的态度。
【答案】(
1
)萨拉热窝事件。
(
2
)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英国、法国、俄国组成的三国协约。
(
3
)凡尔登战役;说明了一战的残酷性。
(
4
)珍爱生命,远离战争。(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详解】
(
1
)根据所学可知,长期以来由于列强之间的争夺和其他复杂因素,巴尔干半岛素有欧洲
“
火药桶
”
之称,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德、奥匈以此为借口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
2
)根据所学可知,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逐渐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
主义侵略集团
----
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和英国、法国、俄国组成的三国
协约。
(
3
)
1916
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
“
凡尔登绞肉机
”
,说
明了一战的残酷性。
(
4
)根据所学可知,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很多人失去了生命,所以我们要珍爱
生命,远离战争。
9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角逐移到了会议桌上,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
议相继召开,从而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认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能不能长久保持?
(2)这一体系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1)不能。因为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所以不能长久保
持。
(2)实质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殖民体系。
【解析】
【分析】
【详解】
(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能不能长久保持。因为凡尔赛—华盛顿体
系,是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形
成的。巴黎和会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
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所以它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一次
大调整。它的建立是战后初期战胜国列强实力对比较量的结果,是他们分赃和妥协的产
物。但是体系的分赃不均
,
加深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这个体系所依据的帝国主义之间的实
力对比势被打破
,
潜伏的种种矛盾必日益尖锐
,
新的争夺不可避免
,
这就决定了这个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持久。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是通过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条
约》,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形成的。它的建立是战后初期战胜国列强实力对
比较量的结果,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一次大调整;是他们分赃和妥协的产
物。它的实质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点睛】
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过程。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认识凡尔
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这一体系的建立是战后初期战胜国列强实力对比较量的结果,是
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一次大调整;是他们分赃和妥协的产物。它的实质是一战
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10.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地点、内容、
(2)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
(3)意义
【答案】(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①地点:斯莫尔尼宫
②内容:
A.大会宣告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苏维埃。苏维埃政权在全国建立起来。
B.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建议各交战国立即和谈,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
C.大会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新政府由布尔什维克党组建,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2)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①政治: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政权机关;②军
事:废除了旧的常备军,组建了红军;③经济: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
会主义公有制;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④外
交: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退出一战。
(3)意义: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苏俄。
③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④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解析】
【详解】
(
1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地点是斯莫尔尼宫;会议
内容包括:大会宣告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苏维埃,苏维埃政权在全国建立起来;
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建议各交战国立即和谈,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大会宣
布成立苏维埃政府,新政府由布尔什维克党组建,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
2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包括,政治上: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创建
了新的政权机关;军事上:废除了旧的常备军,组建了红军;经济上:将大工业、铁路和
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
分给农民耕种;外交上: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退出一
战。
(
3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
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苏维埃俄国;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
人民的解放斗争;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更多推荐
世界,战争,帝国主义,国家,所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