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9日发(作者:)

中学教育学填空题汇集

1、“泛智教育”的提出者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P15

2、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P88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P66

4、少年期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P56

5、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P52

6、教学大纲由说明部分和本文部分构成。P99

7、根据课程任务,可以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P88

8、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以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

校课程。P90

9、地方课程既可以安排必修课,也可以开设选修课。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

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P91

10、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知识和儿童。P91

11、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部分。P100

12、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P100

13、课程目标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P93

14、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来源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

和对学科的研究。P94

15、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和基

础性。P96 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和灵活性。P103

17、影响学生的学习特点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基础因素、内部因素和外

部因素。P103

18、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和CIPP评

价模式。其中,目标评价模式提出者是泰勒,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提出者是斯克里

文。P105——106

19、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P108

20、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P108

21、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P119

22、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

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P121

23、直观教具可以分为两类: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P122

24、孔子提出“学而时习之”要求,符合的教学原则是:巩固性原则。P124

25、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P127

26、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P56

27、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P1

28、“白板说”是由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P16

29、“人力资本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P29

30、学校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由四种基本成分构成:认知成分、

情感成分、价值成分和理想成分。P39——40

31、校风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P40

32、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统称为教师的人格特

征。P83

33、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叫效度。P137

34、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

准确性程度叫信度。P137

中学《教育学》补充填空题

1、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

教育。

2、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3、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

的是教育理念。

4、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

第三步叫助产术。

5、我国古代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6、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7、独立形态教育学诞生的标志是《普通教育学》。

8、法国教育家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爱弥尔》。

9、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作品。

10、我国古代的“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1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上。

12、古埃及学校中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13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

14、《大教学论》一般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规范学科的开始。

15、我国从1986年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育。

16、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称作关键期。

17、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18、狭义的课程特指一门学科。

19、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部分和本文部分组成的。

20、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

(教学计划)。

21、谈话法可以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22、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

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23、综合课的结构一般包括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

和布置课外作业。

24、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主要有考试和考查。

25、教育理论史上“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26、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27、1986年4月,六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义务教育法》,标志着我国义务教

育制度的确立和起步。

28、我国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

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9、从群体的角度看,个体差异性表现在男女性别的差异和身心的左右构成

方面。

30、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

31、制约学校课程的因素有社会、知识和儿童。

32、教科书(或称课本)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

用书。

33、义务教育是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

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34、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

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

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

班人。

35、教育包括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和学校教育 。

36、个体实践活动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是社会实践 活动。

37、人的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 和意向 两方面的发展。

38、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

39、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0、根据课程的组织形式,课程可分为:科目本位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

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经验本位课程。

41、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学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42、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43、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主。

44、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基本准

则和要求称作教学原则。

45、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

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教学方法称作演示法。

46、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辩明是非真伪以获得知

识的教学方法称作讨论法。

47、教学是教学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48、教学是教学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49、教学是教学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50、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

51、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

文件称作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52、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53、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有复式教学。

54、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

55、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在教育过程中具体体现在热爱学生上。

56、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5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58、人的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

59、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

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60、在我国的职业分类中,各级各类教师被列入了专业、技术人员这一类别。

6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62、根据课程的制定者,可以把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63、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排通常采用直线式和螺旋式两种。

64、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65、直观教具可分为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两类。

66、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

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教学方法称作谈话法。

67、班级授课制的辅助形式有现场教学和个别教学。

68、在学生的学业评价中,常用的记分法有百分制和等级制。

69、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70、练习按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进程可分为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和创

新性练习。

71、谈话法可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72、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的过程。

73、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

素构成的。

74、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教学中应如何处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问

题,曾经有过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长期争论。

75、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

76、课的类型,根据使用的教学方法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复习

课。

77、教师备课时必须写好学年教学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三种教学计划。

78、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班主任是指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

教师。

一、填空题

1、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

P152

2、德育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P152

3、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有:内容型策略、形式型策略、方法型策略和综合

型策略。P143——145

4、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了著名的“人力资本理论”。P29

5、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知识的数量观念,也改变着知识的质量观念。P33

6、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P87

7、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P77

8、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式。P162

9、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

馆。P173

10、班级管理的常用模式有:常规管理模式、平行管理模式、民主管理模式

和目标管理模式。P176

11、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

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P156

12、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

作的基本要求。P157

13、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和CIPP评

价模式。P106

14、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是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P95

15、课程目标有哪些规定性(特性):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和操作性。

P93

1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P66

17、备课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P130

18、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教材、巩固新教

材和布置课外作业等。P133

19、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个性又

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P56

20、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意味着在这

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P56

21、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P146

22、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几个方面?P150——151

23、学生的学习特点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基础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因

素。P103

2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P65

25、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是: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P142——143

26、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学校教育和

个体实践活动。P48

二、简答题

1、古代学校教育具有什么特性?P8

答:阶段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2、学生文化具有什么特性?P41

答: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

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3、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什么作用?P60

答: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4、什么是素质教育?P67——70

答: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

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5、班集体具有什么基本特征?P179

答: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集体成员

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6、班集体具有什么教育作用?P179——180

答: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7、德育过程有哪些规律?P154——156

答: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

成思想品德规律;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

复性规律。

8、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什么?P67

答: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9、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哪些原则?P102——103

答: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

10、班级管理具有哪些功能?P174

答: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

班风;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11、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具有哪些作用?P32——33

答: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教育具有科学

研究的功能;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12、试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P182——185

答: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班主任是班

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13、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P185

答: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14、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会产生哪些积极作用?P24

答: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

论力量;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15、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有哪些?P157——158

答: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

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16、个体身心发展有哪些规律?P46——48

答: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个体身心发

展的不平衡性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

律。

17、如何形成和培养班集体?P180——181

答: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

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

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师心慈,师仪端,师风正,师志坚,师学勤,师业精,师纪严,师德良。

⊙最好的教育不一定适合你所教的学生,适合你所教的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

的教育。

⊙学校教育无闲人,人人育人;学校教育无小事,事事育人;学校教育无空

地,处处育人。

⊙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名师强校、产业富校。


更多推荐

教育,学生,教学,课程,发展,学校,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