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8日发(作者:)
[法家的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法家教育
思想
篇一 : 法家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
正文
法家是先秦代表新兴地主阶级激进派利益的学派。代表人物有
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韩非等。他们都是一批主张“变
法”的政治改革家和思想家。
法家学派_法家教育思想 -法家教育思想
的奴隶主贵族和儒生都是”奸民”。必除之而后快。而当他们
利用“诗”、”书”作为“以古非今”的舆论工具,企图进行反对活动之际,
商鞅则坚决主张采取“燔诗书而明法令”的手段,对他们进行打击和镇
压。
商鞅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特别重视为新兴地主阶级培养革
新变法的人才。他提出:“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所谓“游宦之
民”,主要是指那些满脑子腐朽、保守思想意识的儒生及一些游食者。
他们摇唇鼓舌,游手好闲,不事生产,商鞅认为必须加以禁止和打击。
商鞅要培养和提拔的“耕战之士”,就是那些在进行封建兼并战争和发
展封建经济中对新兴地主阶级作出了实际贡献的人。商鞅认为对待这
样的革新分子则必须按“任其力不任其德”,“官爵必以其力”的原则大
胆地培养、提拔和任用。
在教育内容方面,商鞅反对儒家以“礼、乐、诗、书”教育学生,反对
向学生灌输“仁 ”、“ 义 ”、“礼”、“智”等道德准则。他认为“儒学”
不过是一些“高言伪议”,不切实际的“ 浮学”。为了培养“耕战之士”
和厉行“法治”的人才,商鞅主张学习法令和对耕战有用的实际知识。
他提出“ 壹教”的教育纲领。“壹教”的实质就是执行新兴地主阶级的
统一教育,它的主要内容是用新兴地主阶级的法令、政策统一人们的
思想。商鞅认为:“壹教则下听上”。他强调:“法令者民之命也,为
治之本也”。明确指出“法”是地主阶级的生命,治理国家的根本,因
此对民众必须加强“法治”的教育。“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
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即凡不符合法令的言论,不听;不
符合法令的行为,不赞扬;不符合法令的事情,不做。一切的言论、
行动必须根据新兴地主阶级的“法”为标准。
为了使“法治”教育能够贯彻执行,商鞅实行“置主法之吏,以为天下
师”,把教育的权力掌握在新兴地主阶级官吏的手中。如果遇到“主法
令之吏”有迁徙、死亡的情况,得立即选派接替者“学读法令”,可见
商鞅对树立法家对教育的领导是十分重视的。商鞅为了加强和巩固地
主阶级专政,强调“法治”教育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漠视了学校在教
育中的特殊作用,取消了专业的教师和文化知识的传授,这是违背文
化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他对旧文化又采取一概削除的简单粗暴的
政策,这也是1个极大的错误。
更多推荐
教育,地主阶级,法家,法令,思想,认为,儒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