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8日发(作者:)

用四字成语来描写西游记的主要内容

西游记 主要描写的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经九九

八十一难的故事。

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

(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

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

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

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

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

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

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

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

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共一百回,主要写美猴王——孙悟空战胜妖魔保护唐僧去

西天取经的故事。全书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7回),叙写孙悟空的历史,交代

它被众猴拥立为王,得道成仙,大闹天宫,结果被如来佛降伏在五行山下;第二部分(第

8-12回),写唐僧取经的缘起,包括如来佛造经,唐僧出世,魏征斩龙,唐太宗冥游,

唐僧应诏出发取经;第三部分(第13-100回),写取经的经过,这是全书的主体,主要

写孙悟空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途中战胜八十一难,终于完成任务.

具体内容如下:东胜神州傲来国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产下一猴。石猴求师学艺,

得名孙悟空,学会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去可行十万八千里,自称“美猴王”。他盗得

定海神针,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

从生死簿上勾销。玉帝欲遣兵捉拿,太白金星建议,把孙悟空召入上界,做弼马温。当猴

王得知弼马温只是个管马的小官后,便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玉帝

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败巨灵神、哪咤二将。孙悟空又被请上天管理蟠桃园。

他偷吃了蟠桃,搅闹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离天宫。玉帝又派

天兵捉拿。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法斗战,不分胜负。太上老君用暗器击中孙悟空,猴王被擒。

经刀砍斧剁,火烧雷击,丹炉锻炼,孙悟空毫发无伤。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

在五行山下。

如来派观音菩萨去东土寻一取经人,来西天取经,劝化众生。观音点化陈玄奘去西天

求取真经。唐太宗认玄奘做御弟,赐号三藏。唐三藏西行,在五行山,救出孙悟空。孙悟

空被带上观世音的紧箍,唐僧一念紧箍咒,悟空就头疼难忍。师徒二人西行,在鹰愁涧收

伏白龙,白龙化作唐僧的坐骑。在高老庄,收伏猪悟能八戒,猪八戒做了唐僧的第二个徒

弟;在流沙河,又收伏了沙悟净,沙和尚成了唐僧的第三个徒弟。师徒四人跋山涉水,西

去求经。

观音菩萨欲试唐僧师徒道心,和黎山老母、普贤,文殊化成美女,招四人为婿,唐僧


更多推荐

取经,长安,捉拿,蟠桃,故事,西游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