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9日发(作者:)
现价增速怎么计算例题 篇一
现价增速怎么计算例题
增速,其实就是增长速度,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增长程度的相对指标,它是报告期增长量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
增速如何计算呢?要具体看,是需要计算同比增速、环比增速还是定基比增速。
环比的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时期水平之比,表明现象逐期的发展速度。如计算一年内各月与前一个月对比,即2月比1月,3月比2月,4月比3月……12月比11月,说明逐月的发展程度。如分析抗击\"非典\"期间某些经济现象的发展趋势,环比比同比更说明问题。定基比发展速度,也简称总速度,一般是指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表明这种现象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发展速度。同比发展速度,一般指是指本期发展水平与上年同期发展水平对比,而达到的相对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一般是指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时期水平之比,表明现象逐期的发展速度。
同比和环比,这两者所反映的虽然都是变化速度,但由于采用基期的不同,其反映的内涵是完全不同的;一般来说,环比可以与环比相比较,而不能拿同比与环比相比较;而对于同一个地方,考虑时间纵向上发展趋势的反映,则往往要把同比与环比放在一起进行对照。
其计算一般是:(即期数-基期数)/基期数。
举个例子:2021年6月张三的月薪为7000元,2022年6月的月薪为9000元,同比增速是怎么算的?
答(9000-7000)÷7000*100%=28.6%,即同比增速为28.6%。
第二年增长率计算公式 篇二
第二年增长率计算公式
增长率根据统计采用的基期不同,分为同比增长率、环比增长率以及定基增长率,计算公式如下:1、同比增长率=(本期统计周期数据-去年同期统计周期数据)÷去年同期统计周期数据×100%;2、环比增长率=(本期统计周期数据-上期统计周期数据)÷上期统计周期数据×100%;3、定基增长率=(本期统计周期数据-基期统计周期数据)÷基期统计周期数据×100%。同比指的是本期统计数据与去年同期统计数据相比较;环比指的是本期统计数据与上期统计数据相比较;定基比是在观察的若干个时期的数据时,将每个时期的数据均与同一个基期数据进行对比。设增长率是X呗。第一年的产量×(1+X)等于第二年的产量,第二年的产量×(1+X)是第三年的产量。总的来看就是第一年的产量×(1+X)^2等于第三年的产量。解方程即可。
间隔增长率,也叫两期混合增长率,就是已知第二期、第三期的增长率求第三期对第一期的增长率。如果第一年到第二年、第二年到第三年的增长率分别是R1,R2,则第一年到第三年的增长率为R=R1+R2+R1R2,R就称为间隔增长率。
隔年增长率=(1+q1)×(1+q2)-1=q1+q2+q1×q2。
公式在记忆时只需要记为涉及到的三个年份中后两年增长率之和加上后两年增长率的乘积,至于q1和q2分别具体对应哪一年不需要硬性进行区分,但一定要注意是后两年的增长率。
注意事项:计算时q1+q2精算,而q1×q2是否需要计算根据选项而定。q1×q2计算步骤:(1)百分号前四舍五入取整相乘。(2)添加百分号,小数点前移两位。
货币政策调控单元测试与答案 篇三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货币均衡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在数量上的绝对相等
B.货币均衡的主要标志是汇率稳定
C.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保持一致的状态
D.货币均衡是一个静态过程
正确答案:C
2、对于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关系的描述,正确的一个是( )。
A.社会总供求平衡是实现货币均衡的前提条件
B.货币均衡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均衡影响不明显
C.货币均衡同社会总供求的均衡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D.货币均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的现象表现
正确答案:C
3、如果2016年1月CPI基期数为103.6,2016年2月CPI数据为105.8,那么CPI指数( )
A.环比上涨2.12%
B.环比上涨102%
C.同比下降2.12%
D.同比下降102%
正确答案:A 4、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一部分需求转移到其他部门,而劳动力和生产要素却不能及时转移,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属于( )导致的通货膨胀。
A.需求拉上
B.供求混合作用
C.成本推进
D.经济结构变化
正确答案:D
5、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 )是关键。
A.财政收支
B.经济结构
C.社会总需求
D.收入分配
正确答案:C
6、成本推动说解释通货膨胀时的前提是( )。
A.货币供给给定
B.总需求给定
C.总供给给定
D.货币需求给定
正确答案:B
7、通货膨胀对于债权债务关系中的债权人的影响表现为( )。 A.债权人短期损失,长期收益更大
B.债权人不受影响
C.债权人遭受损失
D.债权人增加收益
正确答案:C
8、通货膨胀对生产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这主要发生在通货膨胀的( )。
A.中期
B.后期
C.中后期
D.初期
正确答案:D
9、宏观紧缩政策是各国迄今为止在抑制和治理通货膨胀中运用的最多最有效的政策措施,以下哪些措施不属于宏观紧缩政策手段( )。
A.政府削减财政支出
B.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和再贴现率
C.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
D.中央银行降低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
正确答案:D
10、通货膨胀对策中,冻结工资和物价属于 ( ) 。 A.紧缩性财政政策
B.收入指数化政策
C.改善供给政策
D.收入紧缩政策
正确答案:D
财务分析公式汇编 篇四
1、绝对值变动数量 = 分析期某项指标实际数 – 基期同项指标实际数2、变动率 =(变动绝对值÷基期实际数量)×100%=变动额÷基期数×100%3、变动比率值 = 报告期数÷基期数×100%4、某项目的比重 =(该项目金额÷各项目总金额)× 100%5、总资产报酬率 =息税前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100%=基期资产产值率×基期产品销售率×基期销售利润率6、基期总资产报酬率 = 基期资产产值率×基期产品销售率×基期销售利润率 实际总资产报酬率 = 实际资产产值率×实际产品销售率×实际销售利润率 分析对象 = 实际总资产报酬率 – 基期总资产报酬率7、材料费用 = 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材料费用 材料费用 = 工人人数×没人消耗材料费用8、产品总成本 = 产品产量×单位变动成本 + 固定总成本
9、产品销售利润 = ∑[产品销售量×﹙产品单价 – 单位销售成本﹚]销售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 产品销售利润基期数×﹙产品销售量完成率 - 1﹚=实际利润-基期利润产品销售量完成率 =∑﹙产品实际销售量×基期单价﹚÷∑﹙产品基期销售量×基期单价﹚ ×100%数量固定在报告期;单价固定在基期10、品种构成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 ∑﹙产品实际销售量×产品基期单位利润﹚- 基期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量完成率 = ∑[∑﹙产品实际销售量×产品基期单价﹚×﹙实际品种构成 – 基期品种构成﹚×基期销售利润率] = ∑[∑﹙产品实际销售量×产品基期单价﹚×﹙实际品种构成 – 基期品种构成﹚×﹙基期销售利润率 – 基期综合销售利润率﹚] = 实际产品销售利润 – 基期产品销售利润 – 其他各因素变动对销售利润的影响11、价格变动对销售利润的影响 = ∑[产品实际销售量×﹙实际销售价格 – 基期销售价格﹚] = ∑[等级产品实际销售量×﹙实际等级实际平均单价 – 实际等级基期平均单价﹚]12、实际等级实际平均单价 =∑[各等级实际销售量×该等级实际单价]÷各等级实际销售量之和实际等级基期平均单价 =∑[各等级实际销售量×该等级基期单价]÷各等级实际销售量之和13、质量变动对销售利润的影响 =∑[等级产品实际销售量×﹙实际等级基期单价 –基期等级基期单价﹚]基期等级基期平均单价 =∑[各等级基期销售量×该等级基期单价]÷各等级基期销售量之和14成本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产品实际销售量×(单位产品基期成本 –单位产品实际成本)]15、消费税率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产品实际销售收入×(基期消费税率 – 实际消费税率)]16、消费税额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产品实际销售量×(单位产品基期消费税额–单位产品实际消费税额)]17、营业收入增长额 = 本期实际营业收入 – 基础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增长率 =营业收入增长额÷基础营业收入×100%18、销售量变动对营业收入的影响 = 基期营业收入×销售量增长率销售量增长率 =﹙∑﹙产品实际销售量×基期单价﹚÷∑﹙产品基期销售量×产品基期单价﹚-1﹚×100%19、价格变动对收入的影响 = 营业收入增长额 – 销售量变动对营业收入的影响20、全部销售成本降低额 = 按本年实际销售量计算的上年实际销售量总成本 – 本年实际销售总成本全部销售成本降低率 = ×100%21、主要产品销售成本降低对全部销售成本降低率的影响=×100%非主要产品销售成本降低对全部销售成本降低率的影响= ×100%22、资产=负债 + 所有者权益现金 + 非现金流动资产 + 非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 非流动负债 + 所有者权益
现金 = 流动负债 + 非流动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非现金流动资产 – 非流动资产
所有者权益 = 实收资本(或股本)+ 资本公积 + 盈余公积 + 未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 = 净利润 + 年初未分配利润 – 提取的公积金 – 应付利润(股利)23、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总资产报酬率 + (总资产报酬率 – 负债利息率)×] ×(1– 所得税率)影响资本经营盈利能力的因素
24、总资产报酬率 =(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总资产 ×100%平均总资产 = (期初资产总额 + 期末资产总额)÷225、总资产报酬率 =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息税前利润率×100% 总资产周转率 =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 销售息税前利润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营业收入×100%
26、营业成本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成本 ×100%营业费用利润率 =营业利润÷营业费用×100%全部成本费用总利润率 =利润总额÷(营业费用+营业外支出)×100%全部成本费用净利润率 =净利润÷(营业费用+营业外支出)×100%
27基本每股收益 =( 净利润-优先股股息)÷发行在外的股数= 每股账面价值×普通股权益报酬率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 期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 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28、普通股权益报酬率 =(净利润-优先股股息)÷普通股权益平均额29、股利发放率 =每股股利÷每股收益 ×100%= 价格与收益比率×股利报偿率价格与收益比率 = 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30、托宾Q值 =(股权市场价格+长、短期债务账面价值合计)÷总资产账面价值
★31、净资产现金回收率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平均净资产 ×100%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平均总资产×100%
盈利现金比率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净利润×100%销售获现比率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 ×100%32、现金分配率 =现金股利÷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100%每股经营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33、总资产产值率 =总资产÷平均总资产× 100%
百元产值占用资金 =平均总资产×总资产×100=﹙流动资产÷总资产+固定资产÷总资产+其他资产÷总资产﹚×100总资产收入率 =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 ×100%=(总资产÷平均总资产)×(营业收入÷总产值)×100%= 总资产产值率×产品销售率总资产周转率 =营业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总资产平均余额) = 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 总资产周转天数 =360÷总资产周转率
34、周转率 = 资产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
周转期 =计算期天数÷周转率 =(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资产周转额
35、某月份某项资产平均余额 =(该项资产月初余额+该资产月末余额)÷236、流动资产周转率 =营业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周转期 =360÷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垫支周转率 =营业成本÷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期 = 360÷营业成本
37、流动资产周转率 =营业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营业成本÷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营业收入÷产品销售成本)
= 流动资产垫支周转率×成本收入率流动资产垫支周转率的影响 =﹙报告期流动资产垫支周转率 – 基期流动资产垫支周转率﹚×基期成本收入率成本收入率的影响 = 报告期流动资产垫支周转率×﹙报告期成本收入率 – 基期成本收入率﹚ 38、流动资产周转期 = 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期×收入成本率流动资产垫支周转率 =营业成本÷流动资产平均余额=(营业成本÷平均存货)×(平均存货÷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 存货周转率×存货构成率39、存货周转率 =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期 =360÷存货周转率
40、应收账款周转率= 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期 =计算期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41、流动资产节约额 = 报告期营业收入×(1÷报告期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1÷基期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 绝对节约额=报告期流动资产占用额-基期流动资产占用额 相对节约额=流动资产总节约额-绝对节约额42、营业收入增加额 = 基期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报告期流动资产周转率 – 基期流动资产周转率﹚★
43 静态分析公式 营运资本 =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 =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 ×100% =(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流动负债 ×100%现金流量比率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平均流动负债
预期支付能力系数 = 近期内能够用来支付的资金÷近期内需要支付的各种款项 ×100%速动资产够用天数 =速动资产÷预计每天营业所需的现金支出
现金到期债务比率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到期的债务
44、资产负债率 = 负债总额÷总资产★有形资产负债率 =负债总额÷(总资产-无形资产) ×100%
股东权益比率 =股东权益÷总资产 ×100%= 1 – 资产负债率
业主权益乘数 = 总资产÷股东权益产权比率 =负债总额÷股东权益 ×100%
有形净值负债率 =负债总额÷(净资产-无形资产) ×100%★
45、利息保证倍数 =息税前正常营业利润÷利息费用 =(营业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现金债务总额比率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负债平均余额) ×100%利息现金流量保证倍数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利息费用现金净流量全部债务比率 =现金净流量÷负债平均余额 ×100%
46、净资产收益率 = 总资产净利率×业主权益乘数 即:净利润÷净资产×100%总资产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即:净利润÷总资产×100% =﹙×100%﹚×即:净资产收益率 = 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业主权益乘数
销售净利率 =净利润÷营业收入 ×100% =(总收入-总成本费用)÷营业收入总资产周转率 =营业收入÷总资产 =营业收入÷(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业主权益乘数=总资产÷净资产=1÷(1-资产负债率)
47、 销售利润率 =利润总额÷营业收入 ×100%
总资产报酬率 =(利润总额+利润支出)÷平均资产总额 ×100%平均资产总额 =(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资本收益率 =净利润÷实收资本 ×100%
资本保值增值率 =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 ×100%资产负债率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100%
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100%
流动比率 =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100%
速动资产 = 流动资产 – 存货
48、可持续增长比率 = 净资产收益率×(1-支付现金股利÷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总资产×总资产÷净资产
49、社会贡献率 =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企业平均资产总额 ×100% 社会积累率 =上交国家财政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 ×100%
50、单项指标 = 某指标实际值÷该指标标准值
单项指数 =(标准值-实际值与标准值差额的绝对值)÷标准值 ×100%
功效系数 = (实际值-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本挡标准值)
51、固定资产产值率 =总资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 ×100%
设备产值率 =总资产÷生产设备平均总值×100%生产用固定资产产值率 =总资产÷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100%= 生产设备产值率×生产设备占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比重全部固定资产产值率 =总资产÷全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100%= 生产设备产值率×生产设备占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比重×生产用固定资产占全部固定资产的比重52、固定资产收入率 =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平均总值 ×100%
= 总资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100%× 营业收入÷总产值= 固定资产产值率×产品销售率53、股东权益增长率 =本期股东权益增加额÷股东权益期初余额 ×100%=(净利润+(股东新增投资-支付股东股利))÷股东权益期初余额×100%净利润+对股东的净支付)÷股东权益期初余额×100%=净资产收益率 +股东净投资率
更多推荐
基期,营业,收入,实际,总资产,货币,成本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