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8日发(作者:)

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钟山县公路发展中心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 篇一

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2019-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钟山县公路发展中心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

第1题:掠夺交易:是指以强制手段为基础、一方强迫另一方的利益转移(包括其承载物的转移)。下列不属于掠夺交易的是()。

甲有一幅非常珍贵的古名画,乙知道后千方百计想得到,就请甲的领导出面,用一幅现代名画将乙的那幅画换到手张某摆了一个杂货摊点,一天,有一人来买塑料面盆,她拿出一元钱塞给张说:“我知道你卖3元一只,我们是邻居,就一元卖给我吧。”说完就拿走了面盆小李家正搞装潢,谁知预算失误,少买了几平米某名牌木地板,急需补上,经销商谎称木地板涨价,必须加价,最终小李以3倍的价格买回所需地板小王和小章是两位集邮爱好者,他们常常交换邮品,虽然有时用以交换的邮品价格悬殊,但双方都非常乐意,毫无怨言

【解析】 正确答案:答案D。题目详解:掠夺交易的关键要件有:(1)强制手段为基础;(2)一方强迫另一方的利益转移。A项乙之所以能得到甲的非常珍贵的古名画,根本原因是“请甲的领导出面”进行斡旋,甲是碍于自己领导的面子不得以拿古名画换了现代名画,符合定义要件,排除。B项张某的邻居明知塑料面盆卖3元一只,但还是搁下一元钱不容分说地拿走了面盆,张某根本没有同意这场交易,符合定义要件,排除。C项中,“经销商谎称木地板涨价,必须加价,最终小李以3倍的价格买回所需地板”属于经销商乘人之危强迫小李以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符合定义要件,排除。D项因为双方都愿意,不符合要件(1)。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第2题:参加党课学习,共同()政治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成了大学生们课余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研讨讨论探讨学习

【解析】 正确答案:答案【答案】C。题目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义词的侧重点。研讨:研究并且讨论讨论:就某事相互表明见解或论证探讨:探索研讨;探索讲求学习:个体由经验或练习引起的在能力或倾向方面的变化,也指变化的过程。是人类和动物普遍具有的活动。本题中大学生就政治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所对应的应该是在探索中学习,共同探索研讨,A中研讨的专业性较强,非专业一般不用研讨,而讨论和学习则没有探讨在这里显得正式,规范。

第3题:我国能源生产消费中最多的是:()

油气水煤

【解析】 正确答案:答案D。

第4题:英国人类学家特纳认为,正常的“社会结构”是一种有阶层、地位、贫富差别的体制,“反结构”是没有等级之分、贫富之别、男女之别的时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空,具有消除不满和发泄情绪的功能,很多重要节庆仪式就是属于“反结构”。中国古代元宵节是全民的狂欢节。在节日期间,人人尽兴而乐,可以缓解平时身体上的疲劳和精神上的压力,节日期间的一些反常行为,有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紧张,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节日期间,不分地位高低,不分宝贵贫贱,不分年龄大小,君民同乐,有利于促进不同阶层的和谐,保障社会稳定。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中国古代的元宵节是“反结构”的社会产物中国古代的元宵节具有消除社会不满的功能“反结构”的节庆仪式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应大力发展传统文化中“反结构”的节庆仪式

【解析】 正确答案:答案C。题目详解: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文段提出“很多重要的节庆仪式就属于‘反结构’”,进而举出元宵节的例子阐述反结构节日仪式的功能是有利于不同阶层的和谐和社会稳定。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第5题:事业单位通常以( )为主要发展取向,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

单位利益人民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公益

【解析】 正确答案:答案D[。]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故选D。

第6题:(1)填写报名表(2)考试(3)查阅招考简章(4)任职前公示(5)体检()

1─3─2─5─43─1─2─5─41─5─2─3─43─1─5─2─4

【解析】 正确答案:答案B。题目详解:根据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排列参加招考的经过。首先要查阅招考简章,然后填写报名表、参加考试,考试通过后再参加体检,最后被录取任职前进行公示。故选B。

第7题:检测系统X和检测系统Y尽管依据的原理不同,但都能检测出所有的产品缺陷,而它们也都会错误地淘汰3%无瑕疵产品。由于错误淘汰的成本很高,所以通过同时安装两套系统,并且只淘汰两套系统都认为有瑕疵的产品就可以省钱。以上论述,需要建立在下面()项假设上。

接受一个次品所造成的损失比淘汰一个无瑕疵产品所造成的损失大不论采用哪一系统,第二次检测只需要对第一次没被淘汰的产品进行检验在同等价格范围的产品中,系统X和系统Y是市场上最少出错的检测系统系统X错误淘汰的3%无瑕疵的产品与系统Y错误淘汰的3%无瑕疵产品不完全相同 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解析】 正确答案:答案D。题目详解:如果系统X错误淘汰的3%无瑕疵产品与系统Y错误淘汰的3%无瑕疵产品完全相同,那么同时安装两套系统,最终也是会淘汰3%无瑕疵产品,这样就达不到减少错误淘汰的目的。所以必须排除干扰,选D选项。

第8题:关于违法行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法律上无效的行为必然是违法行为 有些行为虽不合法,但也并不违法

违反道德的并不一定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并不一定违反道德

【解析】 正确答案:答案A 。

第9题:(1)发展公共交通(2)交通拥堵(3)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4)交通压力得到缓解(5)私家车大量增加

2-1-3-4-51-3-2-4-55-2-1-3-43-4-1-5-2

【解析】 正确答案:答案C。题目详解:私家车的大量增加——(使得)交通拥堵——(为解决这一问题)发展公共交通——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交通压力得到缓解。故正确答案为C。

第10题:

2021 篇二

2021-2022年广西省上饶市某校初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

1. 下列字形和画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娇媚(mèi) 决别 繁花嫩叶(rèn) 恍然大悟

B.分歧(qí) 憔悴 花团锦簇(cù) 截然不同

C.霎时(shà) 书熟 秋风萧瑟(shè) 花枝招展

D.黄晕(yūn) 停滞 人迹罕至(hǎn) 咄咄逼人

2. 下列句子画线字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园里有水波粼粼的湖面,绚丽多彩的花儿,多么令人心旷神怡啊!

B.这次春游,一出发他们就各得其所,一点统一行动的意思也没有。

C.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D.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香港学员与广州优秀大学生一起来到社区家庭服务中心,探望外来工子女和他们的生活状况。

B.目前,我国发现的时间最早的青铜制品,是在甘肃东乡林家1977年出土的青铜刀。

C.是否爱国是检验一个人品格高尚与否的试金石,也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情操的重要标准。

D.气象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多个地区出现干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气温持续升高、降水量明显减少。

4.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没有冬的萧条,我们感受不到春的妩媚;没有冬的单调,我们不会知道夏的多姿多彩;没有冬的真实,我们摆脱不了秋的虚无怅然。

②我几乎爱上了冬季。

③虽然没有鲜花、绿草的点缀,但我还是由衷感谢造物主设计了冬。

④不为别的,只因为冬天有融融的炉火、温暖的阳光和飘雪的雪花。

⑤岁月更迭,四季交替。

A.②④③⑤①

5. 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在湖边走着,在不高的山上走着。四周的风物秀隽异常。满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_______________,抚拍着石岸。水里的碎瓷片清晰可见。小小的鱼儿,还有顽健的小虾儿,都在眼前游来蹦去。

A.它像顽皮的孩童,对一切都那么好奇一样

B.它咆哮起来,像发怒的狮子

试卷第1页,总13页

B.⑤②④①③ C.③②⑤④① D.④⑤①②③

C.它像慈母,抚拍着将睡未睡的婴儿似的

D.它翻卷过来,像一头白鲸

二、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山行即事

王 质①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②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③。

【注】①王质(1127~1189):字景文,号雪山,宋代词人,山东东平人,曾寓居江西。②蘋(pín)风:指水面浮萍之间飘来的风。③酲(chéng):指酒醒后的困惫状态。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以“山行即事”为题,结尾才点出“山”,表明人在“山色”之中。

B.全篇未见“行”字,但作者能通过景物的变化写自己在“山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C.颔联写“荷雨”,表明那“雨”下得很猛,给行人带来困难,影响了行人的兴致。

D.颈联写“鹊声”,写“鸥性”,紧承首联的“晴”字。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写得兴会淋漓,景美情浓;艺术构思也相当精巧。

B.首联写天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尾联写山色,也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C.“鹊声喧日出”借喜鹊的喧闹既表现出喜鹊喜悦之情,也表现了人的喜悦。

D.“唤醒三日酲”中的“酲”,是实写作者酒醒后的困惫状态。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试卷第2页,总13页

A.陈太丘与/友期行

C.遇故人/而止之食

(2)解释文中画线的词。

①相委而去 委( )

②昔吴起出 昔( )

③欲服三军 服( )

B.元方/入门不顾

D.方/与之食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4)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

四、默写题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_______________,不亦说乎?

(2)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5)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6)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

(8)_______________,无人送酒来。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试卷第3页,总13页

④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⑧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说说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好在哪里。

①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②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2)“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句中的“早已习惯”与“还习惯”,“强壮”与“高大”能否互换?为什么?

(3)品味文中画线句景物描写的作用。

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4)如何理解“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中的“责任的重大”?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家常豆腐

迟子建

①大凡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对豆腐房该是不会陌生的。村子小的至少要有一爿(pán,商店、工厂等一家叫一爿),而大一些的则有两三爿。我童年生活的村子百户人家,却有两爿豆腐房,一爿在村西,另一爿在村东。在村东的那爿就在我家的前一趟房。

②豆腐房都临着水井,这样取水方便。做豆腐的人在前一夜就泡好了黄豆和纱包,当我们还在梦乡中时,他就得起来和驴拉磨,驴被蒙上眼睛拉着石磨艰难地转圈,人就得不时往磨眼里填泡涨了的黄豆。待到人们呵欠连天地从炕上爬起来时,两爿豆腐房试卷第4页,总13页

里的豆腐就都压好了

③常常是在睡眼惺忪时就被父母喊起来去豆腐房换豆腐。盆子里装着黄豆,黄豆上又放着零钱,我便端着它们没精打采地去豆腐房。那时吃豆腐的人多,常常要排队,豆腐房里满是雾气。有时能换着,有时赶到我这恰好就没了。卖豆腐的人称过黄豆后就将秤盘一掀,黄豆咕噜噜进了一口缸里。一斤豆腐才一毛钱,每块豆腐是二两。一般的情况下,我都端着五块豆腐回来,我在地上走,豆腐则在盆子里走;我走出了汗,而它走出了一汪淡黄的水。它在盆里显得颤颤巍巍的,但那不是老态龙钟的表现,而是充满生机的跃动。豆腐进了灶房不是调了汤,就是被炒成糊状,名为“鸡刨豆腐”,再不就是将葱花撒到豆腐上,佐以盐或香油,吃它个爽爽快快的一清二白。

④土豆、白菜、萝卜和豆腐把我养育成人。由于常吃豆腐,就有腻的感觉。所以上师专以后逢到食堂做豆腐,我就拿着饭盒犯愁。

⑤如今,豆腐又走俏起来了,价廉物美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一些医学专家对它的营养的充分肯定。于是各大副食品商场里总有十几种的豆腐制品。豆腐干、豆腐泡、素什锦、豆腐鱼、豆腐鸡等等,品种繁多,不一而足。拿平凡的豆腐做了大文章。豆腐已经不仅仅是豆腐,它被包装成鸡、鱼、鸭等等的形状。

⑥豆腐在农村还有另外一种讲究,那就是除夕夜的饭桌上要有一道豆腐菜,意谓“逗福”,仿佛是伸出一根长长的饵线将满年的福气都钓到自家门中。除夕夜的豆腐不能做汤,汤上不了席面,最好是切成方方正正的六片或八片,用油煎透了,使之泛出金黄色,然后一片片相挨着摆在盘中。六片是“六六大顺”,八片是“八仙过海”,有要平安的,也有要沾染仙气的。

⑦大概由于豆腐是寻常百姓家的惯常食品,所以现在饭店里有一种菜就叫“家常豆腐”。“家常”二字极为准确和形象地概括出了豆腐的特点。豆腐那莹白的颜色比得上蟹肉,它的鲜嫩也敌得过野生的鲜蘑,所以它能美誉不减。有土地在,就有黄豆可打;有河流在,就有永不枯竭的水源。有了豆子和水,豆腐的生命力将长盛不衰。而且豆腐的大众化还体现在它不欺老凌弱,老人牙齿老化和松动后嚼不动肉,可豆腐却以温柔的品性体恤他们的难处;幼儿未生牙时对待许多美食要由母亲的口先嚼成泥状后方能下咽,拾人牙慧,而豆腐却省了这一层麻烦,它永远不会噎住小孩子。

⑧既然豆腐这般好,那么我也重续与豆腐的缘分了。只是城里的豆腐不如家乡的鲜美,大约是水质不同的缘故吧。漂浮着漂白粉的自来水显然比不上清冽的井水好吃。而且现在的豆腐不用豆子来换了,花上一元钱就可提回一块,少了一种交换的乐趣。

(有删减)

(1)本文围绕“豆腐”写了哪些主要内容?作者对豆腐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主要内容:做豆腐→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豆腐走俏→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对豆腐的期待。

情感变化:⑤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

(2)家常豆腐的“家常”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回答。

(3)作者在文章中对豆腐充满了期待,请具体说说。

试卷第5页,总13页

(4)莫怀戚在《散步》一文中多处运用对称式句子,本文的句子也有这个特点,请找出一处具体分析。

六、名著阅读

某班开展《朝花夕拾》阅读活动,发现鲁迅先生在作品中塑造的妇女形象不多。小明就从女性的角度出了两道题考考大家。

①_______________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②早晨,住在一门里的_______________进来了。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于是给父亲换衣服;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王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

(1)在横线处填写人名,补全①②文段中的空缺处。

(2)请根据《朝花夕拾》中的相关内容,说说鲁迅先生对这两个妇女的态度各有什么不同。

七、写作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有没有哪件事、哪个人给你幸福之感呢?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心境、一种体验。亲近自然是一种幸福,书山寻宝是一种幸福,陪伴家人是一种幸福,朋友互助是一种幸福,奉献青春是一种幸福……只要你细细咀嚼,用心感悟,总有一件事、总有一个人,让你感受到幸福。

请以“_______________是一种幸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诗歌、戏剧除外,文体不限,文体要鲜明;③将让你感受到幸福的事或人写清楚,表达出真情实感,不得套写,不得抄袭;④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⑤不少于600字。

试卷第6页,总13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2022年广西省上饶市某校初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

1.

【答案】

B

【考点】

常见易错字

易误读常见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决别”应写作“诀别”,“繁花嫩叶”的“嫩”应读作“nèn”;

C项,“书熟”应写作“书塾”,“秋风萧瑟”的“瑟”应读作“sè”;

D项,“黄晕”的“晕”应读作“yùn”。

故选B。

2.

【答案】

B

【考点】

成语的使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水波粼粼:形容水面明净。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项,各得其所: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不符语境,使用错误。

C项,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项,翻来覆去:指来回翻身;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选B。

3.

【答案】

C

【考点】

病句辨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搭配不当,“探望外来工子女和他们的生活状况”应改为“探望外来工子女,并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

B项,语序不当,应将“1977年”移至“是”和“在”之间;

D项。句式杂糅,应删掉“的原因”或“因为”。

故选C。

4.

试卷第7页,总13页

【答案】

A

【考点】

句子排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语段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喜欢,解答此题可用逻辑顺序辨析。②句“我几乎爱上了冬季”是总领语,开启一个新的话题,所以②句在首位;接着④句讲了喜爱冬季的原因;接着③句运用了转折句式,进一步表达了对冬天的喜欢;最后①句以“冬”为吟咏对象,分别用春、夏、秋不同的特性作对比,根据⑤句“岁月更迭,四季交替”的叙述,判断⑤句可作为③句和①句之间的过渡句,引出①句进一步表达对冬天的赞美。所以排序为:②④③⑤①。

故选A。

5.

【答案】

C

【考点】

句子衔接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空缺处前文“满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和后文“抚拍着石岸”可以看出,作者意在描写“湖水轻柔地拍打岸边”的情形,所以最符合语境的是“它像慈母,抚拍着将睡未睡的婴儿似的”。故选C。

二、古诗词鉴赏

【答案】

C

D

【考点】

古诗词曲内容理解与分析

课外古诗词曲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C项,领联写“荷雨”,一方面写出了沿途有荷花,香远益清,令人心旷神怡;另一方面,表明那“雨”下得不很猛,并没有给行人带来困难,也没有影响行人的兴致。

(2)D项,“是实写作者酒醒后的困惫状态”错,尾联中“酲”,是指酒醒后的困惫状态,但并不是说作者在“山行”之前喝多了酒,而是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出“山色”的可爱,能够使人神清气爽,困意全消。

三、文言文阅读

【答案】

A

试卷第8页,总13页

(2)①舍弃,②从前,③使……信服

(3)①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②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

(4)示例:守信,是为人之道。守信之人,可使三军信服,不守信之人,则连七岁小儿都瞧不起他。

【考点】

划分朗读节奏(文言文)

文言文比较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世说新语》)

文言实词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开放问题

分析评价文章哲理或思想

【解析】

【乙文参考译文】

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他吃饭。老朋友说:“好啊,约定(等我)回来就(到你家)吃饭。”吴起说:“(我在家里)等你一起吃饭。”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待(老朋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想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解答】

(1)A项,“陈太丘与友期行”句意为“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故该句主语为:“陈太丘与友”,应在其后停顿。故正确停顿应为:陈太丘与友/期行。

(2)①句意为:丢下我走了。委:舍弃。

②句意为:从前吴起外出。昔:从前。

③句意为:要想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服:使……信服。

(3)①引:拉,牵拉。顾:回头看。

②至:到了。食:吃饭。待:等候。

(4)解答此题以诚信为中心,可从正面说,也可从反面说。可就【甲】段来谈,可就【乙】段来谈,也可两段联系起来谈。【甲】【乙】两文的主旨都是“守信”。【甲】文从陈元方对不守信的友人的批评表现出了守信在为人处世中的重要性。【乙】文从“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可以看出吴起的言而有信,告诉我们守信之人,可使三军信服的道理。结合生活实际,围绕“守信”简要分析表达自己的看法即可。

四、默写题

【答案】

(1)学而时习之

(2)学而不思则罔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杨花落尽子规啼

试卷第9页,总13页

(5)回乐烽前沙似雪

(6)山岛竦峙

(7)岐王宅里寻常见

(8)强欲登高去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论语》十二章(《论语》)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观沧海(曹操)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注意“时”的书写。

(2)注意“罔”的书写。

(3)注意“之”的书写。

(4)注意“杨”的书写。

(5)注意“烽”的书写。

(6)注意“竦峙”的书写。

(7)注意“岐”的书写。

(8)注意“登”的书写。

五、现代文阅读

【答案】

(1)①“总算”表露出“我”盼春至的欣喜之情。表达了“我”对慈母的孝敬。

②“熬”字形象地写出了老母亲面对漫长的严冬,在身体和精神方面所经受的磨难之大。

(2)不能互换。“早已习惯”表明母亲早已养成听从儿子的习惯,“还习惯”表明儿子还不会违背父亲的意见。“强壮”是从母亲的角度看的,“高大”是从儿子的角度说的。

(3)通过母亲的眼光去看小路上的景物,描绘春天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走小路的原因,展现母亲充分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渲染家庭融洽的氛围,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4)人到中年的“我”是家庭的支柱,母亲听“我”的,儿子听“我”的,妻子听“我”的。现在祖孙发生了分歧,等“我”决定。处理好了,全家高高兴兴;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家庭的和谐,于是“我”感到责任重大。

【考点】

赏析文章语言

散步(莫怀戚)

记叙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环境描写方法及作用

理解记叙文中词语含义或作用

试卷第10页,总13页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①“总算”表示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以后某种愿望终于实现。“但是春天总算来了”中“总算”表露出“我”盼春至的欣喜之情。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度过严冬而庆幸的心情。表达了“我”对慈母的孝敬。

②“熬”有“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等)”的意思,联系前文第②段“她老了,身体不好”和第③段“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分析可知,母亲老了,身体不好,这里的“熬”字体现出冬天的漫长,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艰难,表达了作者对母亲身体健康的担忧。

(2)“早已”表示时间很长,“早已习惯”表明母亲年岁已高,早已养成听从儿子的习惯,体现了母亲对“我”的依靠与信任;而“还”表示现象继续存在或动作继续进行,“还习惯”则表明儿子现在小,暂时不会违背“我”的意见,但不代表以后不会违背“我”的意见。这样使用更符合人物的身份与年龄。所以,“早已习惯”与“还习惯”的位置不能互换。“强壮”是从母亲的角度看的,因为母亲年老患病,身体虚弱,相对母亲来说,“我”无疑是强壮的;而“高大”是从儿子的角度说的,儿子年龄还小,父亲在他眼里无疑是“高大”的。所以,“强壮”与“高大”不能互换。

(3)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交代故事背景等。“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里描写的是母亲眼中的小路上的景物,“菜花”“桑树”等多种物象暗示着“小路有意思”,点明了母亲同意走小路的原因,表现出母亲对她的孙儿的理解。这一句描绘了初春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渲染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和睦气氛。字里行间流露的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惜,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

(4)阅读本文可知,幼小的孩子听“我”的,年迈的母亲听“我”的,妻子在外面听“我”的,最终的决定权在“我”身上,这份权利其实就是一种责任,“我”身上肩负着协调一家人和谐关系的重大责任,所以“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答案】

(1)①换豆腐,②吃豆腐,③豆腐的寓意,④家常豆腐的特点,⑤喜爱(爽爽快快),⑥犯愁(腻),⑦续缘分(喜爱)

(2)寻常百姓家的惯常食品;价廉物美;大众化、贴近百姓、老幼皆宜。

(3)希望豆腐的生命力长盛不衰,环境(土壤、水质)不受污染,给人们带来乐趣等。

(4)示例一:我在地上走,豆腐则在盆子里走;我走出了汗,而它走出了一汪淡黄的水。

示例二:有土地在,就有黄豆可打;有河流在,就有永不枯竭的水源。

示例三:老人牙齿老化和松动后嚼不动肉,可豆腐却以温柔的品性体恤他们的难处;幼儿未生牙时对待许多美食要由母亲的口先嚼成泥状后方能下咽,拾人牙慧,而豆腐却省了这一层麻烦,它永远不会噎住小孩子。

分析:用对称的句子加强语言效果,句式整齐,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表现力。

【考点】

散文阅读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记叙文)

分析文章中人物情感

赏析文章语言

【解析】

试卷第11页,总13页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阅读文章可知,文章第②段写的是“做豆腐”,接着文章第③段写了“换豆腐”“吃豆腐”,所以①处应填“换豆腐”,②处应填“吃豆腐”;第⑤段写的是“豆腐走俏”,接着文章第⑥段介绍了“豆腐的寓意”,第⑦段介绍了“家常豆腐的特点”,所以③处应填“豆腐的寓意”,④处应填“家常豆腐的特点”;最后一段写了“对豆腐的期待”。

从文章第③段“它在盆里显得颤颤巍巍的,但那不是老态龙钟的表现,而是充满生机的跃动……吃它个爽爽快快的一清二白”可以看出,作者对豆腐的情感态度是“喜爱(爽爽快快)”;从文章第④段“由于常吃豆腐,就有腻的感觉。所以上师专以后逢到食堂做豆腐,我就拿着饭盒犯愁”可以看出,作者对豆腐的情感态度是“犯愁(腻)”;从文章第⑧段“既然豆腐这般好,那么我也重续与豆腐的缘分了”可以看出,作者对豆腐的情感态度是“续缘分(喜爱)”。

(2)文章第⑦段中,从“大概由于豆腐是寻常百姓家的惯常食品”可以看出家常豆腐的“家常”体现在:是寻常百姓家的惯常食品。从“豆腐的大众化还体现在它不欺老凌弱,老人牙齿老化和松动后嚼不动肉”“豆腐那莹白的颜色比得上蟹肉,它的鲜嫩也敌得过野生的鲜蘑”可以看出家常豆腐的“家常”体现在:大众化、贴近百姓、老幼皆宜。文章第⑤段中,从“如今,豆腐又走俏起来了,价廉物美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一些医学专家对它的营养的充分肯定”可以看出家常豆腐的“家常”体现在:价廉物美。

(3)结合文章第⑦段,可知豆腐有着莹白的颜色、鲜嫩的味道,只需黄豆和水便可制作,凸显了其家常的特点;并且豆腐以其温柔的品性体恤老人、照顾幼儿。作者以此赞扬了豆腐,表达出希望豆腐的生命力将长盛不衰的愿望。结合文章第⑧段,“只是城里的豆腐不如家乡的鲜美,大约是水质不同的缘故吧。漂浮着漂白粉的自来水显然比不上清冽的井水好吃”说明城里的自来水含漂白粉,水质不好,做出来的豆腐不如家乡的鲜美;“而且现在的豆腐不用豆子来换了,花上一元钱就可提回一块,少了一种交换的乐趣”说明如今豆腐的购买较简单、无趣,少了以往交换的乐趣。作者通过这两种现象表达出希望环境不受污染,豆腐给人们带来乐趣的愿望。

(4)用对称的句子的作用:加强语言表达效果,句式整齐,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表现力。以“我在地上走,豆腐则在盆子里走;我走出了汗,而它走出了一汪淡黄的水”为例,这一对称句句式整齐,读起来富有音乐的节奏感,让“‘我’在路上端着豆腐走”这一件日常的小事变得更有表现力。从文章中找出一处加以分析即可。

六、名著阅读

【答案】

(1)①长妈妈(阿长),②衍太太

(2)尊敬、怀念长妈妈。长妈妈为“我”买来《山海经》,给“我”讲美女蛇故事等,她有着中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质朴、善良、关爱别人。

厌恶、鄙视衍太太。衍太太怂恿孩子们吃冰,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等。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厌恶、鄙视衍太太的。

【考点】

《朝花夕拾》

名著人物形象

课内名著阅读

情节内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试卷第12页,总13页

(1)解答本题需要有一定的名著积累,了解名著中重要人物的行为特征。

①文段是《阿长与〈山海经〉》中“我”对阿长形象的描绘,故①处应填“长妈妈”或“阿长”;

②文段是《父亲的病》中作者对衍太太的描述,故②处应填“衍太太”。

(2)阅读名著可知,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长妈妈虽然不识字,却给“我”买来了《山海经》,“我”非常感激。体现了长妈妈对“我”的关心与爱,表现了她的善良与朴实,由此可知“我”对长妈妈的态度应是尊敬和怀念的。衍太太在《琐记》和《父亲的病》两篇文章中出现,她在鲁迅的父亲临死时,一直怂恿他喊父亲的名字,鼓励小孩子吃冰,怂恿鲁迅看“黄色”书籍,唆使鲁迅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总体来说,衍太太是一个心术不正的、令人憎恶的、自私自利的、爱推卸责任的典型的市侩形象,由此可知“我”对衍太太的态度应是厌恶和鄙视的。

七、写作

【答案】

略。

【考点】

半命题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略。

试卷第13页,总13页

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 篇三

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机构对英国1996~2008年人口迁移情况开展调查,部分调查统计结果如表所示。据此完成1~2题。

属性 城市→乡村 乡村→城市

平均年龄(岁) 42.02 37.23

家庭平均收入(万英镑/年) 18.12 15.87

家庭结构100%

有孩家庭(%) 33.97 26.88

婚姻状况

单身(%) 16.28 35.23

就业情况

退休(%) 14.68 11.43

失业(%) 1.77 3.39

1.对1996-2008年英国城乡之间人口迁移特征描述恰当的是( )

A.更多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迁移 B.失业人群更倾向于迁往乡村

C.单身人群更倾向于迁往城市 D.迁往乡村人群的平均年龄更低

2.英国有孩家庭更倾向于迁往乡村,主要原因是乡村的( )

①自然环境优美 ②经济发展机会多 ③住房性价比高 ④医疗保障条件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酵素农业是一种新型的生态农业,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浙江山区的箭岭村自2017年起使用酵素种植大米果蔬,并探索“生态环境教育+”的发展路径。该村的许多酵素农产品市场价格较高,却在刚种下时就被预定一空。受酵素液产量不足等影响,目前酵素农业还是“小众”农业。据此完成3~5题。

3.箭岭村发展酵素农业,有利于( )

①减少生活垃圾污染 ②丰富农产品的种类

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④提升农产品的品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推测酵素液产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其生产过程中的( )

A.技术难度大 B.水量消耗多 C.能源消耗大 D.原料供应不稳定

5.为进一步提高酵素农业的经济效益,箭岭村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适当施用化肥,提高作物产量 B.改山林为耕地,扩大生产规模

C.挖掘市场潜力,拓宽产业类型 D.降低产品价格,扩大销售市场

共享办公是指不同行业的工作者通过空间或时间细分的方式共享同一办公空间,以满足灵活办公需求的新型办公模式。某国外大城市共享办公的主要使用者是艺术工作者、程序员、创意团队等适合移动办公的群体。下图是基于大数据的该市共享办公发展模式的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2011~2017年,该市共享办公场所数量的增长主要得益于( )

A.办公设备改善 B.交通网络完善 C.城市规模扩张 D.信息传播加快

7.共享办公的用户行业差异程度随时间变化,反映了该市( )

A.产业结构的加速升级 B.单一行业对共享办公需求减小

C.行业融合与创新增加 D.采用传统办公的行业快速减少

8.与传统办公相比,分时段灵活共享办公可以使该市( )

A.生态用地的面积占比下降 B.交通高峰期拥堵缓解

C.办公场所空置率大幅上升 D.通勤的平均距离增加

小明在晴好天气中游览埃及开罗的金字塔群,游览中获悉胡夫金字塔(29°59\'N,31°8\'E)四个斜面分别正对东、南、西、北方向,倾角均为51°52\'。下图为金字塔群景区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开罗时间15时整,小明想与在北京的好友即时视频分享美景。此时好友可能正在( )

A.公园晨练 B.午间小憩 C.欣赏日落 D.仰望星空

10.小明发现当日胡夫金字塔北面全天不被阳光照射,推测小明游览的日期可能是( )

A.1月20日 B.3月15日 C.6月22日 D.10月15日 冰川前进时会导致行进路径上的树木受伤甚至死亡,退缩后在其遗留的堆积体上,树木会重新生长。科研人员在某地由南向北倾斜的冰川末端槽谷中,沿某一剖面依次调查各垄状堆积体上的树木分布特征,调查中未发现受伤和死亡树木。下图为该剖面上各采样点最老云杉、杨树的树龄分布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图中反映该区域发生过完整的冰川进退事件的次数为(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12.同一堆积体上,杨树与云杉年龄存在差异,说明杨树( )

A.生长早、更耐贫瘠 B.生长早、更耐严寒

C.生长晚、更耐干旱 D.生长晚、更耐渍水

13.推测采样剖面在冰川槽谷中所处的位置和方向分别是( )

A.谷底,南北向 B.谷底,东西向 C.谷坡,南北向 D.谷坡,东西向

每年7~8月,在气象条件、海水运动和海底地形等因素影响下,鄂霍次克海及千岛群岛附近海域大范围海雾盛行,其中部分区域发生海雾概率高达60%以上。下图示意相关海域7~8月表层海水平均温度与发生海雾概率的分布。据此完成14~16题。

14.鄂霍次克海及千岛群岛附近海域发生大范围海雾的有利气象条件为( )

A.偏南风,风速较低 B.偏北风,风速较低

C.偏南风,风速较高 D.偏北风,风速较高

15.图中甲处表层海水温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

A.寒流流经该海区 B.夏季大气降水偏多

C.夜间海面辐射强 D.下层海水上升混合

16.与图中鄂霍次克海中部相比,在发生海雾概率超过60%的海域通常还会观测到( )

A.表层盐度较低 B.浮游生物较多

C.表层密度较低 D.海平面气压较低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闽江是福建省内最大的河流,全长约570千米,流域面积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二分之一。多年来,受水电站建设等因素影响,闽江基本处于断航状态。2022年底,延平港至闽江口约270千米干流河段全线复航,可通行500吨级船舶。复航以来,闽江航运经济效益初步显现。下图为福建省内闽江流域示意图。

(1)概括图中闽江流域陆路交通网络的分布特征。(6分)

(2)说明闽江复航对流域内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6分)

(3)为进一步提升闽江航运经济效益,从交通运输角度提出可行建议。(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某岩溶区泥盆纪、石炭纪地层上覆有少量三叠纪末的沉积地层,缺失二叠纪地层,在纯厚的石灰岩地层上发育了壮美秀丽的喀斯特峰丛和峰林地貌。下图为该岩溶区及其周边地貌示意图。研究表明,该岩溶区自泥盆纪以来沉积环境总体稳定,直到三叠纪中期才抬升成为陆地,且不存在地形倒置。整片地区的喀斯特地貌近乎同时开始发育,受来自不同岩石类型区域的水体溶蚀能力差异影响,最终在不同区域形成了峰丛和峰林地貌,被称为“同时异态”。

(1)指出图中喀斯特峰丛、峰林的分布与褶皱构造的对应关系。(4分)

(2)推测该岩溶区三叠纪末的沉积地层直接覆盖于石炭纪地层之上的原因。(4分)

(3)比较岩溶区内不同区域地表水体的溶蚀能力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4)分析该岩溶区喀斯特地貌“同时异态”的形成过程。(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中国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这是中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举措。”

——摘自习近平致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开的贺信(2019年8月19日)

材料二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其园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与一般控制区(如图)。2017年,被誉为雪豹之乡的青海杂多县昂赛乡成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第一个生态体验特许经营试点。昂赛乡有一千余户牧民,按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制度每户设置一名生态管护员,并选拔二十余户作为自然体验向导和接待家庭,带领获准进入的少量自然体验者在昂赛乡限时、限地域进行生态游憩体验。自然体验者到访昂赛乡需提前申请,由社区按照抽签顺序轮换安排接待家庭。依据社区集体收益分配制度,收益的45%为接待家庭所得,45%纳入社区公共事务基金,10%用于当地生态保护。

(1)分析昂赛乡成为三江源国家公园首个生态体验特许经营试点的优势。(6分)

(2)结合昂赛乡案例,论述在国家公园体制下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8分)

更多推荐

豆腐,母亲,办公,下列,发展,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