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3日发(作者:)

龙源期刊网

香港河南中原同乡会

作者:唐微微 杨舒霞 邓丽云

来源:《杰出人物》2014年第06期

龙源期刊网

龙源期刊网

龙源期刊网

【人物简介】

香港河南中原同乡会,成立以来一直发挥着豫港两地交流合作的桥樑纽带作用,並以“推

广河南文化”为使命,积极支持和协助河南在港所举办的文化、旅遊、商贸活动。该会会长张

素萍女士祖籍郑州,同时担任香港河南商会会长,为宣扬河南文化、豫港两地文化、经济交流

合作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河南文化,一直以渊远流长、博大精深而闻名,它孕育了华夏文明,亦是中华民族发展史

和中华文明史的重要载体。它发源之早、影响之深、辐射之广,真可谓是“一部河南史半部中

国史。”

每一位河南人,都值得为自己的家乡而骄傲。在香港,以“香港河南中原同乡会”为平台的

一群可敬可爱的河南人,他们以同乡会为平台,矢志维护河南在香港及国际上的地位,全力推

动河南的四大文化:少林、太极文化、牡丹花文化、百家姓文化、殷墟文化,使其发扬光大。

该会会长张素萍女士谈到,将河南文化撒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是每一位香港河南中原同

乡成员的“文化梦”。近期,他们已着手在香港新界建设融入河南文化的“中华文化村”,並期望

将模式复制下去,为香港的文化多元增光添彩,为河南文化走向世界打开另一窗口。

悠久河南 中华文化起源

河南,地处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是华夏文化及中华民族的主

要发源地之一,素有“古都”之称。

祖籍河南郑州的张素萍女士,只要一提及家乡,便是滔滔不绝、眉飞色舞,“我们河南,

就如同是中原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不但是中国原始文化、龙文化、

八卦文化、汉字文化等的发源地,也湧现出一大批影响中华民族的圣贤人士,比如汉字的创造

者仓颉、百世之师字圣许慎、东方圣哲老子、逍遥之祖庄子等等,如此灿烂辉煌的文化,简直

是一天一夜也说不完啊。”

诚然,作为历史上长期居住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河南,自古即散发着夺目的光

芒,在嵩山,人们可以找到曲径通幽的千年古寺和扬名中外的少林武术;在安阳,人们可以寻

根问祖,找到中华姓氏的伊始地,一探中国最早文字——甲骨文的博大精深;在洛阳,人们可

以欣赏到满城花海、雍容华贵的“百花之王”牡丹花;在郑州、开封、商丘、南阳等地,人们还

可以寻找到历代“古都”的遗跡,触摸到历史跳动的脈搏……这里,是美丽河南、文化河南、大

气河南!

而一组组灵动的数据也展示了一个鲜活的河南:从经济数据来看,2013年,河南省生产

总值(GDP)32155.86亿元,增长9.0%,全省共180个省级以上产业集聚区,其中国家级经

济技术开发区9个;从农业数据来看,河南是“中国粮仓”、“国人厨房”,小麦产量佔全国的

1/4、粮食产量佔全国的1/9、油料产量佔全国的1/7、牛肉产量佔全国的1/7;现代服务业则以

龙源期刊网

高於10%的速度稳定增长,服务业总量居中西部第一位;2013年河南省金融业增加值1181.77

亿元,增长15.0%……数据表明,河南正一步步迈向更新更好的未来。

在此,张素萍女士还高兴地提到,其家乡郑州在2013年获批,正式成为全国首个上升为

国家战略的航空经济发展先行区,同时河南的第一条地铁——郑州地铁1号线一其工程正式通

车……

甘做河南文化的

推广使者

多少年来,从河南走出来的一批批精英人士,无论走在哪里,对家乡都是心心念念,他们

长居在外,卻心繫家乡发展,竭尽全力地为家乡而默默付出着,以张素萍女士为会长的香港河

南中原同乡会,以推广河南文化为使命,甘当一座沟通世界与河南的桥樑。

“相比几十年前,香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更加复杂,出现了一些负面的东西。而文

化应是与物质同步,可以说是引领社会发展潮流的东西,更应去保护和弘扬。”正因为如此,

张素萍女士和志同道合的同仁们希望以会为平台,将家乡各种优良的传统文化带到香港乃至国

际社会,打造一个维护河南人形象、输出河南文化的平台。

以文化为载体,香港河南中原同乡会筹划和参与了大量活动,“我们主要以少林、太极文

化,牡丹花百家姓文化、殷墟文化展开服务。每年,我们不但自己组织相关的文化活动,也常

参加、协办家乡河南及全世界性的相关性文化工作。”比如说一年一度的中国洛阳牡丹文化

节、“汉字”世界巡展活动、中原根亲文化节等等。张素萍女士谈及,由於香港与内地存在差

異,宣传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在香港,宣传需要从广义的历史文化入手,比如说宣传牡丹花

文化,围绕着牡丹花的相关产品,再衍生至宣传洛阳,扩至招商引资。”

“文化的发展走向产业化是一个非凡的趋势,最近几年,速度更是十分迅猛,令人刮目相

看。比如,百家姓文化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可以衍生出许多相关的产品,並且传播很快,效

益显著。”张素萍女士介绍说,各种文化的宣传与推广要重视互联网的传递和辅助作用。

为了能更广泛围地与各界知名人士达成合作意向,张素萍女士四处奔波,就在今年两会期

间,还特意在全国政协聚集北京之时北上,与各领域精英交换合作意见,望将河南文化带至更

远的地方。

张素萍女士提到,以往初到香港之时,还能在市面上见到一些河南的名牌产品,如历史名

酒“杜康酒”,但如今已很难在香港市面上见到了,“其实,河南有许多知名品牌,如双汇集

团、三全食品、思念食品、中信重工、少林客车、宇通集团、安阳钢铁等,虽然品牌很多,但

在香港持久立足的卻很少,未来能将河南的品牌引入香港,在香港及国际上打响,也是我作为

香港河南中原同乡会会长的一个梦想。因为能为家乡做一点实事,这个梦想是最好的。”

龙源期刊网

人,作为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会长的张素萍女士,十分关注吸纳更多的河南精英

进会,以壮大同乡会力量,“在香港有许多的河南精英,他们活跃在各个领域,对社会做出了

卓越的贡献,富有影响力,通过我们的平台宣传之後,人们才恍然大悟,‘喔,原来他也是河

南人!’”张素萍女士认为,将河南人普普通通、踏踏实实、不畏难难、侠肝义胆的品性展现在

世人面前,将河南人求发展、为社会、为民生、负责任的奉献形象为人们所知,实质上,她扎

扎实实地社会竭诚服务,自身就是“以实际行动来说话”的最好佐证!

随着越来越多的河南人走出国门,而设在香港的香港河南中原同乡会则成为河南人的“大

本营”,碰到出入境手续出现问题、抑或赴港留学的学生碰到难题之时,大家都是第一时间找

到同乡会,由会长张素萍女士出面帮忙解决,久而久之,乡亲们都视香港河南中原同乡会为河

南驻香港的“办事处”,令受到帮助的河南人倍感温暖。

在香港打造“中华文化村”

文化的概念有些抽象,倘若落实到生活当中,就是实实在在的,为了使文化真正地融入人

们的生活,将是很好的一种宣传方式。

做事踏实稳重、雷厉风行的张素萍女士与会员朋友们经过一番冥思苦想,在建设“文化村”

的设想上找到了突破口,“倘若真正想让别人接受一种文化,那就提供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

众所周知,香港是令全球旅遊达人都向往的地方,然随着遊客激增,香港的旅遊景点饱

和,香港河南中原同乡会则建议,“香港有许许多多大小公园,倘若能夠将其更充分地利用、

开发,融入各个民族的民族特色,打造以文化为主题的公园,既可丰富香港的旅遊景点,又可

增添的香港人文气息。”此建议获得了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

目前,香港河南中原同乡会已与新界上水乡事委员会及当地的村民谈妥,共同谈妥在当地

建立一个“中华文化村”,初步的工程正在进行当中,“我们这个‘中华文化村’并非一定宣传河南

文化,也可以宣传各种中华文化,我们将以此为试点,成功之后,一个个复制开去,在香港遍

地开花,让更多香港人乃至全世界人们在香港,就可以体会到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的中华民族文化!”

看到“文化梦”一点点实现,作为会长的张素萍女士十分激动,“成立‘中华文化村’,旨在对

人们有一个文化的引导,一点点地将文化传递、保护、弘扬、传承下去,这样,整个社会也会

更加和谐、美好。”以将河南“少林、太极文化,百家姓,殷墟,牡丹花”四大文化在香港扎实

落地的她,重点是维护好河南形象,发挥好河南中原同乡会的平台,张素萍会长每一日的工作

都是十分繁忙,“接下来,就是亚洲艺术节、以各种传统佳节相关的文化活动…

推广河南文化,成为了“河南驻香港的宣传大使”——张素萍女士常挂在嘴边的话,亦是香

港河南中原同乡会的一张“名片”。同时,这群热爱着自己家乡的河南精英、热爱着河南文化的

“宣传大使”们,他们相信,只要不断坚持与追逐,“文化梦”才有实现的可能。

龙源期刊网


更多推荐

文化,河南,香港,同乡会,中原,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