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0日发(作者:)

对黄文秀事迹的评价5篇

对黄文秀事迹的评价5篇

对黄文秀事迹的评价篇1

古人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何为初心?大概每个人对

初心的定义都不同。在我看来,“初心”应该是我们初入社会时

对自己的期许,是需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去实现的目标,是指引我

们不断前进的动力,也是你甘愿为之奋斗终身的信念。对于共产

党员而言,“初心”是入党时激情澎湃的“红心”,是随时准备为

国家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忠贞,是时刻不忘的坚定信仰,是每一个

共产党员长期坚守敬畏的精神高地。

黄文秀的选择是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更是不忘初心的真

实写照。黄文秀是大山里走出来的穷孩子,多少年来她一直保持

着为家乡、为故土、为乡亲做贡献的初心。研究生毕业之后,她

有机会留在城市工作,但是她还是毅然选择了扎根农村建设家乡。

有同学后来问过她这样选择的原因,黄文秀回答:“很多人从农

村走出去就不想再回来了,但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

的人。”一句“我就是要回来的人”,体现了黄文秀对家乡的深情,

也体现了她对建设家乡、发展故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黄文秀的选择是一名“先锋”共产党员的选择。在入党申请

书中黄文秀写道:“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

才会更远大。为了使自己活得更有意义,生存更有价值,我迫切

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她始终践行着党“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宗旨。广西百色,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女儿身

却怀揣“巾帼梦”的她毅然担当起了脱贫攻坚的先锋。刚开始,

她在日记中写道“我还不敢勇敢”,但是慢慢地,她跟贫苦户越

来越亲,工作越来越熟练,一周年时,她说,“我心中的长征,

驻村一周年愉快”。

扶贫路就好像新时代的长征路。二万五千里长征给我们留下

了“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宝贵长征精神。新时代

的长征路上,有一批像“黄文秀”一样的扶贫先锋,延续着长征

精神,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他们是值得我们

尊敬的人,他们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人,他们是我们应该成为的人。

对黄文秀事迹的评价篇2

年轻的、优秀的黄文秀同志毕业后放弃大城市优渥的工作条

件,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为

贫困户干活、与群众谈心、和群众做朋友,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她埋头苦干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在农村发展支柱产业,建立

电商服务站,为贫困户增收,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

降低了贫困发生率20%以上,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的宗旨。可以说一心为民,是对黄文秀最好的评价。从大山女

儿到扶贫战士,黄文秀同志是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

时代楷模和先锋模范,是以生命坚守初心使命的优秀青年共产党

员代表。

黄文秀的遇难让全国人民都感到心痛和惋惜,黄文秀同志研

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

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

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黄文秀同志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骄傲,是优秀青年共产党员的

榜样,她无悔的青春选择,作出了令人景仰的时代回答必将芬芳

而不朽。作为青年党员的我们也该学习她的优秀品质,始终在工

作中保持感党恩、为人民的初心。尤其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宏伟目标的紧要关头,我们每名党员都应该要从黄文秀同志身上

获得攻坚克难的斗志和力量,求真务实、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

战。我们要坚持忠于职守、担当尽责,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党和

人民,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

生价值。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工作女干部,我要以黄文秀同志为

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自己的工

作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热洒自己的汗血,全心全意做到为人

民服务,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对黄文秀事迹的评价篇3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白坭村驻村第一书记

黄文秀同志不幸遇难,令人痛惜。

“我觉得心里憋屈,搞不懂为什么我辛辛苦苦翻山越岭、走

街串户,老百姓们却对我这么排斥……要想让老百姓愿意接近我,

就得让老百姓觉得我和他们是一样的。”“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这是她在工作日志上的两段话,也可能就是这样的扶贫决心,让

她在暴风雨的夜晚毅然选择回到村里,不信遇难,献出了年仅

30岁的宝贵生命。

她离开了我们,但她无形中给予了我们无穷力量,这种力量

会陪伴我们一生。父亲让她做一个干干净净的人民公仆,她回到

家乡,回到父亲身边,做给父亲看,也给做给全国人民看,她做

到了,为第一书记队伍有这样优秀的楷模,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驻村第一书记,在学习黄文秀同志先

进事迹的时候,好几次感动的流出眼泪;一名刚刚毕业参加工作

的女孩子,还是父母眼里的“小棉袄”,本来应该是美好生活的

开始,却在扶贫路上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放心吧,你没有走

完的路,我们会继续帮你走完,一定会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

入、奉献自我,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带着党的使命和初心,担

起时代的责任。

对黄文秀事迹的评价篇4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

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历史掩盖不住他们的光辉,

在脱贫摘帽的关键时期,国家的好儿女、人民的好榜样黄文秀走

在了时代的前列。

学习黄文秀精神,就要对党忠诚。忠诚、纯洁是共产党人的

优秀品质。面对组织安排的扶贫重任,她用自己娇小的肩膀扛起

脱贫攻坚的重任,她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四个意识”的深刻领悟,

对“两个维护”的深刻理解。切实做到扎根基层,同人民风雨同

舟、荣辱与共,做广大群众的贴心人。做到“脚下有泥土,心中

有真情”。

学习黄文秀精神,就要勇于担当。当前我们正处于打赢脱贫

攻坚的关键时期,国家和人民需要更多黄文秀式的有为青年,需

要更多不忘初心、甘于奉献的人员做出新的更大奉献。时代需要

榜样,社会需要英雄。只有不怕困难、不怕脚下布满荆棘,才能

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如果每个脱贫攻坚工作者都能向黄文秀一样,

不怕艰辛、甘于奉献、勇于担当,那么我们的脱贫攻坚任务一定

会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我们的小康目标一定会提前实现。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牢记

人民公仆使命,在基层一线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以黄文秀同志

为榜样,从她的楷模先进事迹中汲取斗志和力量,以不获全胜决

不收兵的坚定决心打赢“三大攻坚战”,展现新时代新担当新作

为。

对黄文秀事迹的评价篇5

_日,以全国优秀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同志为原型改编创作

的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在央视一套热播。她的动人故事,深深

地震撼着我,在黄文秀短暂的一路旅途中,她寸草衔结,在基层

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她一心为民,在工作中与群众将心比

心,打成一片;她奋勇当先,在脱贫攻坚战中坚守岗位、恪尽职

守,用青春和生命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她以感恩为“犁”耕锄“希望的田野”。央视《感动中国》

栏目组给黄文秀的颁奖词这样写道:“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

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1989年出生在广西百

色的黄文秀,2016年研究生毕业后毅然决然回到家乡,2018年

3月,她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

驻村第一书记。在黄文秀短暂的人生中有很多次出发。她从乡村

出发去山西、北京读书,改变了她的人生。但在前进的道路上,

她依然不忘家乡“哺育”的恩情,虽经历“万水千山”,却依然

不忘来时路,所以她的出发是往返的,她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

选择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她的情

感一直贴着养育她的土地和人民,不离不弃。在脱贫攻坚这场战

斗中,她本着“不忘本”“不忘恩”的初心,无私奉献,无怨无

悔,用短暂的一生来回报故乡的养育恩情。

心系群众、锐意进取。

她以真心为“种”播撒“丰收的希望”。黄文秀在她日记中

写道:“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2015年,百坭村尚有

103户没有脱贫,贫困发生率达22。88%。如何精准施策、顺利

脱贫?她白天遍访贫困户,晚上与村“两委”研究脱贫对策。村

屯分散,山路太远,她选择吃住在村。驻村两个月,她走遍全村

贫困户,在扶贫日记里绘制了百坭村“民情地图”,在她的带领

下,百坭村2000多亩砂糖橘爆火大卖,八角、板栗、猕猴桃等

特色产业百花齐放。她不怕苦、不怕累,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坚

持以人民为中心,她将“己心”比“群众心”,倾情投入、默默

奉献,一心为民,以一点一滴的行动,获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得到群众的衷心爱戴,赢得出彩的人生。在百坭村丰收的田野上,

承载着的是她那颗赤子之心,群众脸上绽放的笑颜,更是黄文秀

倾力奉献、苦干实干的真实注脚。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她以担当为“肥”滋育“青春的花朵”。她说,“扶贫之路只

有前进没有退路,只要确定了就义无反顾”。2019年6月,她利

用周末的时间回家看望重病的父亲,天气突变,突降暴雨,她惦

记村里的防汛抗洪工作,便急着返回百坭村,最后被那场山洪夺

走了年轻的生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仍走在扶贫的路上。一

个人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可以做很多事情,黄文秀恰恰选择了最

基层的脱贫攻坚事业。在百坭村,不懂方言、年龄较小、经验不

足都是她前进的“拦路虎”,但是她没有丝毫害怕,为了见证党

和国家越来越好,为了不辜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她选择了

实干与拼搏。那本厚厚的驻村日记,是她为青春写下的与众不同

的答案。在脱贫攻坚战中,她发扬钉钉子精神,立足岗位,咬定

目标不放,锲而不舍,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以实干拼

搏为“肥”滋育出新时代的“青春的花朵”,让自己的青春在不

懈奋斗中绽放出“别样芳华”。


更多推荐

脱贫,人民,攻坚,时代,群众,工作,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