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报的英文译语怎么说-protests
2023年4月19日发(作者:暑假英语作文)
英汉动物成语翻译中动物意象的选择研究
1 前言
每一种语言的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而各国各民族人们在长期实践和使
用过程中不断提炼出一些成语,反应本国、本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关于咏雪的名句 化、风土人情,
用简练、优美的语言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意义。
一直以来,动物与人类都息息相关,有着亲密无间的关系,共享着自然。在
大量成语中,动物成语通过使用动物意象来比喻不同的场景与条件下的人物状态
与形象,使得语言表达更具戏剧性与趣味性,同时又能起到丰富语言结构、强调
表达用意的作用。无论汉语,还是英语中,都十分常见动物成语的使用。然而由
于中西方社会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历史沿袭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差异,动
物意象的选择也不同。这背后的根源通常与长时间的历史积淀及文化信仰有着密
切的关系。
目前,大多国内学者对于英汉成语的研究已有不小成果。分别在英汉成语的
修辞对比,英汉成语的异同点,汉语成语英译过程对语言教学的启示,英汉成语
翻译的等效转换等方面有细致研究。而国外研究多涉猎的是本国语言中某种动物
意象俚语的根源研究。
而目前对于动物成语的研究较为匮乏,零星出现关于日语、俄语、泰语、越
南语等小语种背景下汉语成语的翻译研究,如兰昊(2013)论述了俄英语动物成
语对比分析,穆凯什(2014)论述了中印动物成语对比研究。而对于英汉动物成
语,目前仅有少数硕士研究生以相关方向为题撰写学位论文,如陈娟(2013)研
究了汉语生肖类动物成语英译的隐喻对比,敖颜(2014)论述了对外汉语成语教
学研究等。对于英汉动物成语动物意象的选择和使用,研究成果较为匮乏。本文
由归化、功能对等等翻译理论出发,以具体实例分析英汉成语中动物意象选择的
差异,以及其差异根源,如宗教节日、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事实、文学作
品等等。由此提出,在英汉成语的解读和互译上,我们应做到多查阅、多积累、
多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的使用符合文化背景的动物意象。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2 翻译理论下动物成语中动物意象选择的多样性
在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下,动物成语中选用的意象有着各自的特点。
同一动物意象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可想念心上人的诗词 能代表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意义。例如,
在中国人印象中,狗通常代表较为底下的社会地位或为人讨厌的性格品行,因而
有关的成语多显示出贬义,如“鸡犬不宁”“狗仗人势””等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
在西方国家,狗是人们最普遍饲养的宠物,也是最亲密的好朋友。如我们所说的
爱屋及乌,在英文中的表达就是“love me,love my dog”(爱我,也爱我的狗),
足见西方文化中对狗的尊重和喜爱。
而表达同一意义是,不同文化的国家可能有不同的习惯表达。如,汉语中我
们常用“落汤鸡”来表现人物的狼狈不堪,窘迫尴尬的状况。但翻译成英文时则是
“a drowned rat”(湿透的老鼠)。又如我们常用“呆若木鸡”形容人反应迟缓、蠢笨,
英文则使用“as stupid as a goose”(笨得像鹅)。这些例子都说明不同的文化背景
下,对动物意象的选择仍存在各自的习惯。
1995年美国学者(文努迪)提出翻译的归化/异化理论(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and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德国学者Schleiermacher(施莱尔马赫)
着重探讨了翻译与理解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指出翻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让读
者靠近作者(异化),另一种是让作者靠近读者(归化)。如果让读者靠近作者的
语境,他就能感受到异国的情调。归化和异化是将语言层次的讨论延续升格至文
化、诗学和政治层面。
根据归化的翻译理论,译者在翻译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全诗 的时候,心中既要想着原作及原作作者,
尽可能的把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准确而生动的表达出来;同时,译者还要想着译文
的读者,翻译出来的东西要尽可能接近读者,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 Nida)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 “功能对
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
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
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P65)。因此,根据奈达
的理论,译者应以此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因此,无论从归化的翻译理论出发,还是考虑到功能对等的翻译原则,在英
汉动物成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什么意思 李白行路难其一朗读 的互译上,都应当选取恰当、符合当地文化背景及语言习惯的意象,
达到传神的翻译效果。
3动物意象选择的文化根源
英汉成语中动物意象选择的差异往往源自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如宗教节
日、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事实、文学作品等等。了解这些渊源差异,熟悉
约定俗成的译法,有助于我们认识到成语互译方面了解译入语和译出语文化背景
的重要性,从而指导我们有意识地进行知识积累和分类总结,在实际应用中不仅
做到游刃有余,还可以做到有理有据。
一些成语的动物意象来自于宗教或传统节日。如我们熟知的“鹊桥相会”源自
于中国传统节日七夕。传说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会有成千上万的喜鹊飞来为牛郎织
女搭起鹊桥,使两人跨过银河得以相见。承载着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红泥小火炉绿蚁新醅酒 使命,喜
鹊在中国文化中往往寓意着吉祥和喜事。如“喜鹊登枝”即描绘了喜鹊飞上枝头,
叫声代表喜讯即将到来。然而在英语中,喜鹊(magpie)常用来比喻喋喋不休、
令人讨厌的人,比如chatter like a magpie用来比喻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令人讨厌
的人。
起源于神话故事的动物成语也不少。如在中国,孔雀是吉祥的象征,因为人
们普遍认为,孔雀开屏是吉利的事,若能有机会看到“孔雀开屏”,便是幸运的。
但是,peacock(孔雀)在西方文化中并不是吉祥的动物,相反,它带有贬义,
指洋洋得意、炫耀自己的人。这起源于西方的希腊罗马神话,赫拉(Hera)是古
希腊神话中的天后、奥林匹斯众神中地位及权力为最高的女神。而代表赫拉的动
物就是孔雀,因而孔雀在西方文化中就成了骄傲的象征。
blog是什麼意思g在線翻譯讀音例句-写事的作文100字
更多推荐
喜讯的英文译语怎么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