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生是什么意思语解释例句-海词汉语-地球奶爸
2023年4月6日发(作者:grin什么意思)
2009年第4期
淄博师专学报
Journal of Zibo Normal College 总第18期
语言文学研究
题。
巴尔胡达罗夫的翻译思想探微
尚爱华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巴尔胡达罗夫的翻译思想,主要围绕其翻译等值思想的六层次等值说、翻译的实质、翻译的语义对应等问
关键词:翻译思想;等值;实质;语义对应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9)04—0065—05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evaluates Barkhudarov's thoughts oi"1 translation.Its empha~
sis is on the explanation of equivalence orl six—levels,the essence of translation and semantic equiva~
lence which takes the theory of equivalence as the core.
Key words:thoughts on translation;equivalence;essence;semantic equivalence
巴尔胡达罗夫是20世纪苏联著名的翻译理
论家、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多年从事翻译教
学和翻译理论研究。巴尔胡达罗夫的翻译思想与
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苏联逐渐形成并占主导地
位的语言学研究方法息息相关。纵观其翻译思想
的形成与发展变化,不难看出,有一条清晰可辨的
主线贯穿始终,即等值思想。本文拟概括介绍巴
尔胡达罗夫的围绕等值思想而论述的六层次等值
说、翻译的实质和语义对应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等值”在翻译学
中的概念。在俄语翻译理论中,与等值并存的同
义词还有“对等”、“等价”、“对应”、“等同”等。也
就是说,等值还没有完全得到统一,翻译理论界对
它的使用自然也就不完全一致。但无论使用哪一
个词,有一点是明确的,即对原作的“忠实”或者最
大限度地接近原作。自上世纪3O年代至8O年
代,等值思想在俄语翻译理论界经历了萌芽、形成
与发展等几个阶段。不同阶段的苏、俄翻译理论
界对这一思想有不同的认识。随着人们对翻译认
识的逐步深化,等值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
完善。这一思想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分别有斯米
尔诺夫、列茨克尔,费奥多罗夫、巴尔胡达罗夫,科
米萨罗夫、什维采尔等。
巴尔胡达罗夫等值思想的形成与苏联翻译理
论界上述几位等值思想萌芽和形成时期的代表人
物的翻译思想息息相关。可以说,巴尔胡达罗夫
继承和发展了他们的等值思想。
一
、六层次等值说
巴尔胡达罗夫在《语言与翻译》一书中,通过
论述“翻译单位”这一术语阐明自己的等值思想。
他指出,“翻译单位”这个术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相
对而言的,更确切的说法,应是翻译等值单位,即
原语在译语话语里具有等值物的单位,“翻译单位
就是原语在译语中具备对应物的最小(最低限度)
的语言单位”。
巴尔胡达罗夫利用普通语言学关于语言层面
收稿日期:2009—08—10
作者简介:尚爱华(1980一).女,河南周口人,河南大学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言学研究。
65
的理论,把语言等级体系分为六个层次:音位(字
位)层、词素层、词层、词组层、句子层和话语层。
根据翻译单位所属语言层面,可以相应地区分出
以下几类翻译等值物:音位层翻译;词素层翻译;
词层翻译;词组层翻译;句子层翻译;文本层翻译。
(一)音位层翻译
原语单位与译语单位之间的对应建立在音位
层面上的这种翻译叫音译。音位层翻译一般传达
人名、地名、政治、文化和生活等各种特有事物时
使用。例如:Washington,Mali,Arab;Marx,
Anna,Mary;marathon,logic,sofa,micro—
phone.以上这些名词均应音译:华盛顿,马里,阿
拉伯;马克思,安娜,玛丽;马拉松,逻辑,沙发,麦
克风。
(二)词素层翻译
即原文词的每个词素在译语的对应词中都有
一定的相应词素。词素是大于音位的一个单位,
但是在翻译实践中却比音位翻译要更少见。因为
不同语言中语义等值的词汇,其词素构成常常不
同,特别是语法词素(词形变化与构词)方面更是
如此。例如:把英语的backbencher译成汉语“后
座议员”,可以看到这种词素对应.back—bench--
er后一座一议员。可见,不同语言在语义上的等
值词的形态结构方面往往不一致,因此这种翻译
现象比音位层翻译更少见。
(三)词层翻译
同音位层翻译与词素层翻译相比赵云其实就是吕布 ,词作为翻
译单位的情况要常见得多。词层翻译指的是译语
中的几个词(或整个词组)与原语中的一个词对
应。试比较:There had been too much publicity
about my case.(当时,我的事已经搞得满城风
雨,人人皆知了。)这里和英语名词publicity相对
应的是两个四字词组“满城风雨,人人皆知”。再
如:prosperity——繁荣昌盛,careless——粗心大
意,rumors——流言蜚语,midnight——深更半
夜,等等。一般说来,翻译时句子里只是一部分词
可以按词对应。在翻译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时,
由于各种语法和词汇因素的原因,不能采用词层
翻译;即使采用,也要减至最低限度。
(四)词组层翻译
这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翻译形式,采用这
种翻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习语和固定短语的翻
译。众所周知,这些语言单位的意义并不等于其
66
组成成分(即词)的意义之和。所以,按词翻译在
大多数情况下是行不通的。此时,翻译单位是整
个词组。例如:英语中sit/be on the hedged译成
汉语的“耍两面派”,不能翻译成“骑墙”。又如:
desk study译成“纸上谈兵”,不能译成“书桌学
习”。同样,也不能将cast pearls before swine(明
珠暗投)译成“把珍珠扔到猪前面”。但我们不能
据此认为词组层翻译单位只能是固定性或成语性中秋节手抄报第一名
词组,这是使用非常广的一种翻译形式。如:a
person with an easy flow of language对应“健谈
的人,口若悬河的人”。
(五)句子层翻译
指翻译的对应只能建立在整个句子层上,因
为其句意不等于句子中各个词和词组的意义的总
和。这往往是含有习语性质的句子,如谚语、“习
惯说法”等。比如英语中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对应汉语的“不要班门弄斧”,不能
按词翻译成“不要试图教鱼游泳”。又如:She was
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her mouth.译成“她
生在富贵人家”,而不能逐词译成“她口里含着银
匙出生”。同样,也不能将neither fish,flesh,
nor fowl(t ̄驴非马,不伦不类)逐词译成“既不是
鱼肉,也不是禽肉”。可见,对于此类句子,按词翻
译出来的译文毫无意义。
(六)话语层翻译
话语层翻译是最高的翻译层次,话语也是最
大的翻译单位。话语层翻译是指把含有多个独立
句群的语段作为翻译单位进行翻译,一般常见于
诗的翻译。例如:
It’S warm wind,the west wind
full of birds cries.
I never hear the west wind but
tears are in my eyes.
For it comes from the west lands,
the old brown hills.
And April’S in the west wind,and
daffodils.
(西风送暖,一派生面,迎来四月的春光和盛
开的鲜花。)这是英国的一位著名诗人John
Masefield写的一首题为“The West Wind”的诗
篇,抒发了他对故乡的悠悠怀念之情。这里的英
翻汉实属话语层翻译,实际上也叫意译。如果用
词层翻译或句子层翻译,便毫无意义,也无艺术性
可言。
巴尔胡达罗夫指出,任何一个语言层次单
位——从音位层到整个话语层——实际上都可以
成为一个翻译单位。即使在同一段话语内,翻译
单位照例也是有变化的——它有时是词,有时是
词组,有时是整个句子,等等。翻译的基本难点之
一,就是如何能在每个具体情况下,从语言等级中
找出相应的层次作为翻译单位。翻译中必须遵循
的原则是:各个成分服从整体,低层次的语言单位
服从高层次的翻译单位。这一观点与费道罗夫相
同。但他对翻译层次的论述更清楚地说明了翻译
中的层次关系,尤其是他提出的翻译层次须遵循
的原则对于翻译实践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翻译的实质
巴尔胡达罗夫在研究翻译本质时,是从符号
学角度出发的。他认为翻译过程直接取决于符号
的双层面性。任何符号都具有两个层面:表达层
面(形式)和内容层面(意义)。语言作为一个特殊
的符号系统,其单位同样具有双层面性,既包含语
法形式和惯用法,也有楚辞中最唯美的名字 意义。不同语言各自包含
的语言单位尽管在表达层面上(即语法结构形式
和惯用法)互不相同,但是在内容层面上(即意思)
却是一致的。这一点对翻译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尽管俄语句子在表达层面上不同于英语句
子,但是在内容层面上与英语句子是等值的。由
此,可以这样给翻译下定义: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言语产品在保持内容层
面(即意义)不变的情况下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言
语产品的过程。
巴尔胡达罗夫在给翻译下了上述定义后,又
做了两点极为重要的补充:
第一,“内容层面”和“意义”这个术语应从最
广义上理解,它指的是语言单位(即符号单位)的
各类关系。不应把“意义”这一概念仅仅归结为通
常所谓的“实物——逻辑”意义或“外延”意义(在
话语中语言符号往往标志一个具体的实物,称之
为外延)。因此,为了正确理解翻译过程的实质,
首先要仔细研究语义学。
第二,“保持内容不变”的说法只是相对的,而
不是绝对的。在语际转换中不可避免的会有所
失,也就是说,未能前出师表原文及翻译注释 充分传达原文的全部意义。所
以,译文绝不可能是原文完美无缺的绝对等值物。
译者只能争取尽可能的等值,即争取把损失减少
到最低限度。要求译文与原文的意义百分之百的
相符是不现实的。翻译理论的任务之一,是根据
意义的重要性规定其传达的顺序,即在翻译中主
要应传达哪些意义,哪些意义可以“牺牲”,从而务
使语义的损失减到最小限度。
翻译中最大的难题之一,是原文中描述的情
境在译文语言中没有,也就是说遇到了特有事物。
在这种情况下,翻译起来固然有困难,但也并不是
毫无办法。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不会只能描述已
知的情境,而不能描述新的情境。否则,语言就不
能成为认识的工具,人类也就不可能进步了。描
述新的、不熟悉的情境是任何一种语言都必然具
备的特性。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话语变换为另一种语言
的话语的过程,翻译的对象并不是语言体系,而是
话语。就翻译来说,重要的并不是各个词的等值,
甚至不是各个单句的等值,而是全文的等值。因
此,两种语言在语义上的差异并不能成为翻译中
不可克服的障碍。
三、语义对应类型
巴尔胡达罗夫认为,翻译中的语义对应主要
包括三个方面:所指意义的传达、语用意义的传达
和语言内部意义的传达。在此主要探讨所指意义
的传达。
以词为单位两种语言之间所指意义的对应情
形有三种:(一)完全对应,(二)部分对应,(三)无
对应。
(一)完全对应:两种不同语言中的所指意义
单位——词素、词、固定词组——的所指意义在一
切范围内完全一致的情况较为罕见。所以,这些
完全对应词通常都是单义词,数量较少,主要包括
人名与地名、科技术语以及其他一些语义比较固
定的词汇(如月份名称、星期名称、数词等)。例
如:英语中January,February…December对应
汉语的“一月、二月……十二月”。又如:Mon—
day,Tuesday…Sunday对应“周一、周二……周
日”。再如:one,two,three英文翻译中文 免费 …ten对应“一、二、三
……十”。
(二)部分对应:指原语中的一个词在译语中
67
有多个语义等值单位。部分对应是最常见的对应
形式。这种对应形式可以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意义的内包关系,二是意义的交叉关系,三是意义
的非区分性关系。
所谓内包关系,是指原语一个词的意义范围
大于译语对应词的意义范围(或者相反)。也就是
说,原语(或译语)一个词不仅包含译语(原语)一
个词的所有意义,还包含后者所没有的其他意义。
例如,汉语“借”这个词不仅含有英语borrow一
词的全部意义,还具有borrow所没有的其他意
义,如lend的意思。这样“借”和borrow这两个
词在意义上就形成了内包关系。又如:英语bank
这个词不仅含有汉语“银行绝句的古诗有哪几首 ”一词的全部意义,还
具有“银行”所没有的其他意义,如“岸边”。这样,
bank和“银行”这两个词在意义上就形成了内包
关系。
所谓交叉关系,是指原语和译语中的两个词
既有相同也有不同的意义。例如,汉语“帽子”和
英语cap这两个词,只是在“头上戴的帽子”这个
意义上才相互吻合,而在其他意义上则是不同的。
一方面,汉语‘帽子’一词还可以表达“罪名和坏的
名义”(如:对同志乱扣帽子是不对的)意义。这个
意义是英语cap一词所没有的,在英语中需要相
应地用accusation,charge等词来表达;另一方
面,英语cap一词也具有汉语“帽子”所没有的其
他一些意义,如“雷管”“棚架顶梁”“果壳”、“膝盖
骨”等。由此可见,汉语“帽子”和英语cap这两个
词在意义上存在交叉关系。
所谓非区分性关系,指的是一种语言中的某
一个词,它所表达的概念语言比较宽泛,另一种语
言需要有两个或更多的词与之对应,并且这些词
都是表达该词范围内的区别性意义。例如,英语
aunt一词,可对应汉语的“阿姨”、“婶婶”、“舅
妈”、“姑姑”、“伯母”。又如:uncle一词可对应“叔
叔”、“伯父”、“舅舅”、“姨夫”、“姑父”。还有,par—
ent一父、母,sister一姐、妹,brother一兄、弟,等
等。
(三)无对应:是指某一词汇单位在另一语言
的词汇中完全不存在。这类词汇通常被称作无等
值词汇。它包括:1)人名、地名、机关名称、组织名
称、报纸名称、轮船名称等;如:2)特有事物;3)被
称作“偶然空缺”的词汇单位。其中最后一类是指
某一词汇单位,由于某种原因,在另一语言的词汇
68
中没有对应物。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不
知道七十年代初美国总统Nixon制造的“水门事
件”的史实,我们便无从了解Watergate,现在用
来泛指类似“水门事件”的丑闻。看来,“Water—
gate”,由特指“水门事件”到泛指“丑闻”这一现象
为英语所特有,在汉语中则存在着空缺。又如汉
语中“盘古开天辟地”之说,其中“盘古”这个名字
所具有的含义,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现象,只存在于
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中,而不存在于英语之中。我
们的“盘古”“嫦娥”“牛郎”“织女”等等,在外国一
般读者眼里是极其生疏的。
四、结语
有人说,苏联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太僵硬,仅
仅把翻译看作精确的科学,集中研究语言系统的
差异、语言形式的一寸光阴一寸金整首诗 转换,归纳出一系列翻译规则、
制定出一些翻译标准让人们在翻译实践中遵循,
试图以机械化的手段达到最大限度的等值。这种
认识是不够全面的。如果说上世纪五十年代,该
学派形成之初情形是如此的话,上述认识可以说
是比较符合现实的。然而,苏夜书所见整个诗的意思 俄语言学派的翻译
理论不断地在汲取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的
同时,自觉地丰富、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理论。这方
面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巴尔胡达罗夫。他的翻译
思想发展到今天,已经比较科学、系统、完备,可操
作性较强,不仅继承和发展了该学派其他翻译理
论家的思想,而且提高了翻译研究在苏俄学界的
地位。其翻译理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巴尔胡达罗夫的翻译理论具有坚实的
理论基四时田园杂兴古诗带拼音 础,即语言学基础。他将翻译研究与语言
学研究成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认为翻译理论是
一门语言学学科。进而指出,翻译是语言学研究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不对此进行研究,人类
对语言本质和功能的认识是不完整的。这就说明
巴尔胡达罗夫对翻译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为研究
翻译而研究翻译的水平上。
其次,巴尔胡达罗夫的翻译思想具备一套理
论所应有的全部内容,包括翻译的研究对象及其
内容、翻译的目的、翻译的任务、翻译的本质、翻译
的模式、翻译的标准、翻译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方法
论等。同时,巴尔胡达罗夫还对翻译的语用方面、
翻译中的语法意义、翻译中的上下文和情境、翻译
单位问题和翻译转换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因篇
幅有限,在此不一一详述。
再者,等值思想始终贯穿着巴尔胡达罗夫翻
译思想的发展历程,在巴尔胡达罗夫的翻译理论
中一直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巴尔胡达罗夫把
语言等级系统中的六个层次运用于翻译理论,并
在这六个层次上建立等值翻译,这就是其六层次
等值说。巴尔胡达罗夫在强调翻译力求等值的同
时,也指出完全等值的不可实现性:翻译各种类型
和体裁的话语,不管用哪一种译法,在任何情况下
译者都应力求等值翻译。更准确地说,应当是各
种不同程度的等值翻译,即或多或少地接近“完全
等值”。因为完全等值的翻译与其说是现实,不如
说是理想。
但是,巴尔胡达罗夫的翻译思想也有其不足
之处。他认为语言是透明的,翻译是一种纯语言
的转换过程,所涉及的只是两种不同语符中的两
个对等信息;把翻译视为一门精确的科学,集中研
究语用系统的差异和语言形式的转换,注意寻找
语言转换规律以及语义的对等模式,迷信语义的
共性;译者的任务只是按照语言规律去解码与编
码。这样一来,整个翻译过程就被简单化、机械
化、程式化了,而起作用的仅是语言的工具理性及
其规律性。这样的翻译研究极为拘泥于原文的信
息层,忽略作品的美学功能,忽略文艺作品的艺术
再现,忽略文本的主题结构以及文本的话语和语
篇结构,忽略更大范围的文化与这些因素对译文
的生成和接受所产生的影响;不甚注意文本的社
会与文化环境,对这些方面的理论描述还比较薄
弱。
笔者认为,任何学派或者个人的翻译理论都
不可能解决翻译实践中出现的所有问题。但通过
巴尔胡达罗夫的翻译思想,至少可获得一些有益
的启示。笔者在本文中对巴尔胡达罗夫翻译理论
的介绍,难免不够全面,还望各位专家学者不吝赐
教。
参考文献:
[1]巴尔胡达罗夫.语言与翻译[M].蔡毅(等编译).北京:中国
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2]李文革.西方翻译流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4.
[3]苗绣楼.文化差异与翻译拾零[J].us—China Foreign Lan—
guage,USA,2005,Volume 3,No.12(Serial No.27).
[4]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5]吴克礼.俄苏翻译理论流派述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2006.
[6]杨仕章.语言翻译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7]杨仕章.苏、俄翻译理论中等值思想的演变口].中国俄语教
学,2001,(1).
[8]张柏然.试析翻译的语言学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
(6).
(责任编辑:王丽)
69
更多推荐
semantic是什么意思antic在线翻译读音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