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是什么意思nt在线翻译读音例句-洗衣服务


2023年3月30日发(作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排名)

Unit2单元教学目标

【内容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一起点)四年级下册Unit2

一、语言技能目标

第一层次:

1.能够听懂、会说city,street,sportscentre,hotel,square等表示城市中常见场

所的词汇,以及buytoys,seeafilm,goboating等表示活动的短语;能够根据

语境恰当使用并能借助拼读规律认读和识记生词。

2.能够听懂、会说用于询问去某地乘坐何种交通工具的问句及答句:HowcanI

<?并能够初步在情景中进行口头运用。

3.能够读懂有关城市地点介绍的短文,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并回答问题。

4.能够比较流利地朗读短文。

5.能够借助熟悉的已学单词感知字母组合ow和oa的发音规律,借助图片理解

生词的词义,并利用该规律拼读生词,进而基本能做到“听词能写,见词能读”。

第二层次:

1.能够借助图片读懂关于国外特色城市的介绍,并模仿范例进行小制作。

2.学唱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歌曲。

3.能够借助图片和其他阅读策略读懂StoryTime的故事,按照故事的描述将句

子进行排序。

其他目标

1.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各种活动或游戏,并能与同伴合作完成活动或游戏。

2.能够在活动中认真倾听同伴发言,并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3.能够初步发展自己观察、总结城市特点的能力。

【教学反思】

1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学生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

2.教师准备好相关的图片、道具和生字词的卡片。

3.准备生字书写的多媒体演示。[@~%^&]

教学过程:

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

有不同的服

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

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

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

同民族的孩

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

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

边》、《有

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

文,遇到不

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

该提示。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1)着重分析指导左右结构的字,归纳左右结构的字的写法:

左窄右宽:绒、球、汉、艳、服、扮、读、静、停

左宽右窄:影

左右等宽:粗

(2)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3)学生写字。

(4)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早晨、穿戴、鲜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这一

课我们要继

续朗读感悟,进一步地发现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1)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读后交流。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

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3)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

读?

(4)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5)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1)“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

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

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2)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3)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

么认真,[%*^&@]

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4)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

朗读有关

句子。

4.第四自然段。

(1)这所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2)我们参观了这所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

多么美丽的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拓展延伸

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什么?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写一

写。

(教室里、操场上、花坛边、图书室里、教学楼前、大树下)

板书设计:

1大青树下的小学

穿戴不同语言不同

共同学习共同游戏

热爱团结23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理解“叮嘱、欣欣向荣、敬仰、爱戴”等词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

理解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理解大禹“三过家门而不

入”的原因,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情分析]

这个故事是一个神话故事,有的同学已经通过课外书阅读过,对于课文中体现

大禹一心为公,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也比较好理解。教学重点应该放

在理清课文脉络,以及通过学习课文中数量词的运用表现大禹的精神。

[教学流程]

一、破题导入[~^@%*]

1.师板书甲骨文“”请学生猜是什么字。(水)[*%^~@]

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2.当水造成这番情景时,生读【ppt:很久很久以前,洪水淹没了村庄和田野,房屋

倒塌了,牲畜被冲走了,庄稼也被冲毁了,人们只好四处逃荒。】

3.从这你读出了什么?讲解“荒”字的识记方法。

4.看到这般情景总得做点什么吧?——治水(板书)。

5.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个与治水有关的神话故事。补充课题

(大禹,师板书并提醒孩子们注意“禹”字的书写)

6.齐读课题。

二、了解内容,感知大禹精神

1.自读课文,找找文中写了谁治水?

生:鲧、大禹[*#^~%]

2.他们俩治水的结果是?

生:鲧——失败大禹——成功

3.为什么大禹成功了,而父亲鲧却失败了?

学习2自然段,总结鲧治水的方法——堵(板书)

4.那大禹用了什么方法治洪成功的?读第3自然段。

问:找出描写大禹治水时动作的词,并谈谈你的看法。

(读ppt: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带领人们开凿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垒起堤坝,

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

①学生交流找到的动词。

②那禹为什么能成功?你能用一个字概括他治水的方法吗?[%*^~#]

③从这里可以看出大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善于总结、思考、有智慧的人

过度:仅仅因为大禹改变了治水策略,变堵为疏才江水治理好的吗?答案是否

定的。还因为他不怕困难,历经艰险,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精神。

(读ppt4: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天蒙蒙亮就又出发了。他的脚长年泡在泥水

中,脚跟都烂了,他只好拄着棍子走路。)[@#&%~]

④问:你从这读出了大禹的……从哪些字词体会到的?[^%&~*]

想象:大禹在治水过程中还克服了哪些困难?你觉得大禹是怎样的一个人?

⑤生交流: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人。

⑥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试着读出大禹的这种品质。。

三、再次学习大禹的精神

1.问:文中还有哪里在写大禹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生:第4自然段

2.自读第4自然段,思考:

为了治水,禹三十岁才结婚,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

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思考:大禹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是……?[@*&%^]

3.生汇报(读ppt2:禹因此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4.问:大禹为什么会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请孩子默读课文寻找答案,然后同桌交流。计时5分钟。

5.全班汇报,师总结:治水成功;奉献精神。

[~^%&#]

[&^%#*]

13一鸣惊人[#@^%~]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读写“战国、国君、大臣、进犯、城池、危在旦夕、庭院、普通、尽

忠”等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中成语的意思。

3、说说淳于髡是用什么方法说服齐威王的,为什么他能说服齐威王。

[@#*~&]

4、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淳于髡用什么方法说服齐威王的,为什么他能说服齐威王。教学难

点:理解隐语。

一、导入,解题。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3课,请大家伸出手来书空,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

书并范读:一y鸣惊人)一起响亮大声地齐读课题。[*~^#@]

这个词语出现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你找到了,请你来读这句话。大家边听边

想,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么多同学听懂了,请你来说说你的理解。

在生活中,哪些场景会让你想到这个词?变化真大!真令人吃惊!

二、大鸟不飞不叫

大家都用这个词夸奖了一个变化大地让你吃惊的人。在课文中,“一鸣惊人”出

现在哪里呢?请同学们找到这个句子读一读。

这句话说的是一只不普通的大鸟。这只大鸟原来是什么样子的?聪明的孩子

在上文中找到了答案,请你来读。淳于髡是在给齐王讲故事呢,此时该怎样读?你

来读。嗯,读出了疑问的语气。你来读。故作神秘,令人好奇。

“整整三年”时间真——,“既不……也不……”说明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这只大鸟

在做了什么?对,它什么事情也没做。你能用“既不……也不……”来说一句话吗?

淳于髡讲述了这样一只三年不飞也不叫的鸟,你来说说这是一只什么鸟?

三、齐威王不闻不问

齐威王听说有这样一只在宫廷里待了三年不飞也不叫的鸟,“他一听心里就明

白了”,他明白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淳于髡说的是齐威王?板书:不闻不问。

不闻不问,闻,就是听的意思,问就是询问。不闻不问的意思就是——你还能说出

“不X不X”这样的词语吗?和你的同桌比一比,看谁说得多。[@~&%#]

是啊,齐威王身为一国之君,本应该勤政治国,可他对国家大事却不闻不问,就

像淳于髡说的这只栖息在宫廷里的不飞也不叫的大鸟。

四、隐语劝谏

虽然淳于髡表面上说的是这只不飞不叫的大鸟,实际上说的是对国家大事不

闻不问的齐威王。这就是隐语,就像猜谜一样。

淳于髡为什么要说隐语呢?嗯,这叫投其所好。看来淳于髡真的是能言善辩,富

于谋略。

面对淳于髡的提问,齐威王是怎么回答的?这只鸟不普通在哪里?哦,原来齐威

王认为这只大鸟将作出惊人的举动,发生令人吃惊的变化。你从哪里感受齐王有

这样的信心?你找到了两个感叹号,在这里感叹号有什么作用?你也这样信心满满

地读一读。大家像他这样读。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原来,大王还是有心要振作起来啊!不

只是我,还有淳于髡也明白了,大家找找描写他的神态的词语。恍然大悟的意思就

是——[~%@#^]

自己的劝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淳于髡可高兴了,所以他说的话里也有两个感

叹号,在这里,感叹号有什如梦令李清照朗读 么作用?请你来读出他的高兴。来,大家一起读。

五、齐威王一鸣惊人

齐威王听从了淳于髡的劝谏,不再沉迷于饮酒作乐,开始整顿国政。濒于灭亡

的齐国,又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后人称为齐威王”。“威”是后人根据他的生平事

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你能用“威”字来组词吗?从同学们的组词中,我们发现“威”有使人敬服或惧怕

的意思。齐威王就是一个令人敬畏的人。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8、9自然段,默读的时候,既不要读出声,也不要指读,集中注

意力,认清每一个字,一边读一边想:文段中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齐威王令人敬

畏。找到了,就轻轻地拿起笔,用横线画出来,多品味几遍。[^~&*@]

说说你找到的句子。改革内政,赏罚分明,他令人敬畏。诸侯俯首,国力强盛,他威

震四方。板书:威震四方。和第一自然段中描述的他作比较,你想说什么?

齐威王的变化真令人吃惊!这真是: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板书:

13、一鸣惊人

不闻不问威震四海

[@&~^%]

[@#%~^]

9古诗二首—早发白帝城[*%@^&]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字词。

[%@&#~]

2、领会诗的规律,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诗歌,并会背诵。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对于诗歌的感受力和鉴赏力,加

深对祖国大好山河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提高对诗歌的鉴赏力。

教学准备

1、有关三峡景色的音像资料,挂图等。

2、有关李白的资料。

3、准备生字卡片。

4、适合诗歌朗诵的音乐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观察诱情。由情入文,老师利用音像资料或挂图将三峡美景展现学生面前,

让学生在观景时产生赞叹之情,再由情入文,小朋友们,你们现在看到就是我国

著名的“三峡”,这里的景色美不美,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你的心情又怎样呢?

我国唐代有一位伟大的诗人-李白,也到过三峡,当时他的心情也和你们一样,

轻松而愉快,在这样的情绪中他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你们想学一学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早发白帝城》。

二、新课

(一)自学

1、自读,轻声朗诵古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看书上

注释,通过上下文猜字,借助字典等方法)自己解决。

2、正音,指名读古诗,尤其注意多音字的读法。发,朝,还,重。

[&^~*@]

3、互检,读给同桌听一听。

(二)识字

1、你认识了哪些字,找出来带大家读一读并组词。

2、游戏巩固。

(1)开火车读字组词。

(2)读一读,找一找,利用字卡,你读我找。[@~#^&]

(三)写字

1、观察。观察字形,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你认为需要注意的地

方,提醒大家。

2、指导。对学生认为的难写的字进行范写指导,其他的字学生照书自行书

写。

3、交流评价,(自评、同桌评、小组评)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

有条件的还可采用大范围评价,如全班评。

(四)练习

1、读读我们写过的字。

2、这些词语应该怎样读,试着讲一讲它们什么时候怎么读。

重量重复重要重叠[@%^*~]

归还还是还有还原

出发发现理发发明

“重“在形容词前读zhng,表重复读chng,还在副词时读hi,作动词用

读hun,发在名词中读f,在动词中读f(学生可从词的角度意思来认识,不

必讲解语法知识,可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理解,让学生说句子。)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早发白帝城》,谁能把它读一读,这首诗是什么意

思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新课

(一)解题[%~@&#]

这首诗的题目《早发白帝城》,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白帝城;地名,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原名紫阳城,城居高山,地势险要。

(二)交流[^*%&@]

1、自读。自读全诗,画出不理解的句子,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

2、合作学习。

(1)组内汇报自学的情况。

(2)提出不懂的问题,交流解决。

(3)诵读,体会诗人的感情。

3、汇报交流,提出还有疑问的地方全班交流(此时可能还有学生有个别问

题,如为什么叫“还”,江陵那么远怎么说“一日还”,程度好的学生可交流,老师也

可做适当点拨。)

4、诵读悟情

(1)诗人此时会是怎样的心情,试着说一说。

(2)听录音诵读、感受。

(3)试着和你身边的人互相读一读,注意感情。

(4)用你喜欢的方式给大家读一读。

5、背诵[*~@%#]

(1)老师发现这首诗同学们已经读得很好很孰了,甚至还有一些同学已经

背下来了,是不是?那就请会背的同学站起来,背给大家听一听。

(2)你们背得很好,老师也想背一背,请刚才没背过的同学和我一起背,

好吗?

第4步模拟练习达标

1.(2016北京第六十六中学质检)下列事实与胶体知识有关的是()

①用盐卤制豆腐②用明矾净水③河海交接处易形成沙洲④一支钢笔

使用不同牌号的蓝黑墨水易堵塞⑤工厂静电除尘

A.①②⑤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D.都无关

解析:豆腐的原料黄豆富含蛋白质,经水浸、磨浆、除渣、加热,得到蛋白

质胶体,点豆腐就是设法使蛋白质发生聚沉而与水分离,故①正确;明矾在水中

电离出的Al3+很容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Al3++3H

2

OAl(OH)

3

(胶体)

+3H+。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能力很强,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

使水澄清,故②正确;河中的泥沙在入海口与电解质溶液发生聚沉,故③正确;

墨水是一种胶体,不同墨水胶粒可能带电荷不同,不同品牌墨水相遇时可能出现

聚沉现象,生成沉淀,使笔管堵塞,故④正确;静电除尘是胶体电泳性质的应用,

与胶体性质有关,故⑤正确。

答案:C

2.(2016河北衡水中学高三期中)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NaCl分散在无水酒精中,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

B.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

C.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

D.在胶体中通电时,分散质微粒一定向某一极移动,在溶液中通电时,溶

质微粒一定向两极移动

解析:A项,NaCl分散在无水酒精中,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正确;B项,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不同,错误;C项,胶体

和溶液都是呈电中性的,错误;D项,胶体粒子可能不带电,如淀粉胶粒,故在

其中通电时,分散质微粒不会发生移动。溶液通电后,电解质溶液溶质微粒移向

两极,但对于非电解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不存在此现象,错误。

答案:A

3.(2016山东实验中学第四次诊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Cl

2

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0.1

mol

B.明矾溶于水形成的Al(OH)

3

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所以明矾可用于水

的净化

C.向Na

2

CO

3

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一定有CO

2

气体生成

D.Na

2

O

2

常用于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解析:A项,2.24LCl

2

即0.1mol,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总数为0.1mol;

B项,明矾净水的原因是生成了Al(OH)

3

胶体;C项,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

若盐酸不足无CO

2

气体生成;D项,Na

2

O

2

与水、二氧化碳均反应产生氧气,

因此Na

2

O

2

常用于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答案:C

4.(2016安徽马鞍山二中期中)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

B.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

C.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D.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发现均不能通过滤纸孔隙

解析:胶体能通过滤纸。

答案:D

5.(2016北京西城区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稀硫酸不具有氧化性

B.NH4Cl中只含有离子键

C.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时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解析: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体现硫酸的氧化性,A项错误;铵根离

子中含有氮原子和氢原子形成的共价键,B项错误;铁离子被还原可以得到亚铁

离子,D项错误。

答案:C

6.(2016北京丰台区模拟)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CaO能与SO2反应,CaO可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

B.同浓度的Na2C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去污能力不同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

D.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

解析:B中温度升高,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碱性增强,去污能力增强;D中

明矾水解产生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悬浮物,无漂白性。

答案:D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单项选择

1.“一支庞大的舰队从阿姆斯特丹港拔锚起航,这些船上载着荷兰的最高执

政官威廉三世和两万名荷兰士兵。威廉三世此行是受英国议会的邀请,前去保护

英国国民的‘宗教自由和财产’。”根据所学判断,这一幕最有可能发生在()

A.1640年

B.1649年

C.1688年

D.1689年

2.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国王由议会决定产生,意味着君权从“神授”变

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英国这

种变化发生于()

A.1640年

B.1689年

C.1783年

D.1789年

3.请从下列关于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任期—权力—政体的描述中,选出

与英国相符的一项()

A.皇帝—世袭—终身制—独裁专权—君主专制

B.沙皇—世袭—终身制—独裁统治—沙皇专制

C.总统—选举—有任期—受到制约—总统共和制

D.国王—世袭—终身制—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

4.钱乘旦教授在《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指出:英国克服

专制王权,实现权力向下转移,是其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目标。英国完成这一目

标是通过()

A.“光荣革命”

B.颁布《权利法案》

C.发表《神曲》

D.苏格兰人民起义

5.有人认为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

A.君主专制制度B.君主立宪制

C.民主共和制D.联邦制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把握题干关键人物信息“荷兰的最高执政官威廉三世”,结合所学知识不

难判断,这里的事件指“光荣革命”,时间为1688年。

2.【答案】B

【解析】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并批准了一个著名的法律文件,即《权利法案》,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使国王由议会决定产生,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故选B。

3.【答案】D

【解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英国国王属于世袭制和终身制,英国资产阶级

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国王统而不治,英国确立起君主

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4.【答案】B

【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英国克服专制王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通过

颁布《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5.【答案】B

【解析】《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君主立宪

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在英国确立起来。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近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精神生活的状况,妇女地位提

高的史实。理解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

过程与方法:以交通工具的变化为例,通过学生举例说明近代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

揭示发生变化的原因,感受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变化趋势;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

中国近代同古代或现代社会生活的差异。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给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培

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科学的精神。学会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评价近代社会生

活的变化。在学习中领会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的意义。

2学情分析

本课课题是悄然转变的社会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时时处处要牢记回到现实生活中

去,理解和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这是源于生活,追根朔源。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近代中国的变化及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学难点:近代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的原因。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激发兴趣

八年级学生对《骆驼祥子》的课文有所了解。可以用电影《骆驼祥子》中车夫“老

马”饿昏的片断,然后提问学生:“是谁抢了人力车夫的生意?”从而引入主题。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

[生活中的变化]

1.新的交通通讯工具在中国出现

(1)比较工业革命中的机器发明与在中国新出现的交通、通讯工具来揭示变化的

原因。(联系工业革命)

(2)结合图7-44、7-45阅读课文,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身份的人(如扮演慈禧太后、

保守大臣、开明人士、在北京读书的学生、黄包车夫等),并用动作、表情或语言

反映对这种交通或通讯工具的态度。接着让其他同学逐一点评表演的同学,引导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为学生展示某交通或通讯工具传入中国后,中国人民从

误解到逐渐习惯和接受这种文明辐射和过程。

(3)从交通工具中移出,面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让学生收集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如

电话、邮政、三明治、白兰地、维他命、沙发、麦克风、霓虹灯、卡通片等。再

次感受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2.新的文化生活方式传入

指导学生读图7-47、7-48阅读教材内容,围绕读报和看电影进行设疑,让学生进行

探究这种文化生活“新”在哪里?(“新”在内容上,要从当时报纸上反映的新的社会思

潮、社会变化等方面入手。)

3.社会习俗改变

(1)男人剪辫子、女人缠足是近代社会风俗改变的典型。应突出强调其在社会习

俗的改革中具有的与清政府决裂的革命性意义。

(2)回归现在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参与实践。让学生谈谈:“你认为周围哪些社会习

俗属于陋习?它们长期存在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要采取什么措施才能让人们放

弃陋习?”

[头脑中的变化]

1.科学思想渐入人心

(1)联系中国近代哪些重大事件,提问:近代哪些重大事件促进了科学思想的传入?

在历史发展的脉络中让学生体验科学思想的传入历程。

(2)近代教育制度下的学校是科学思想传播的主阵地。让学生对比,“当时的学生的

学习内容同过去和现在各有什么不同?”(民国时期的课程增加了科学和技术方面

的内容,与现在相比,那时的课程设置还是比较少,并且比较单一的.)不同的教育内

容下,培养了不同的人,科举制培养出来的是封建统治下的盲从者和拥护者,而近

代教育制度所要培养的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正是接受了新式教育的新型知识

分子,引导着中国社会缓慢然而又是不可逆转地向着文明和民主的方向前进。

2.民主观念的影响

(1)学生两个人一组通过对话来体验清朝时期称“老爷”、“大人”和民国时期称“先生”、

“女士”的不同情感态度,同时让学生思考造成称呼差异的原因。前者是封建等级制

度的反映。后者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2)婚姻变化,主题是体现婚姻的自由、平等。让学生看阅读卡,了解西方新思想对

中国的影响。同时点明,婚姻的变化也反映了社会的物质、精神和习俗的变化。

3.妇女地位提高

(1)妇女地位提高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让学生看图7-51,问学生从这

则报道中获得哪些信息?从而引导学生从事件背后分析社会文明进步的原因。

(2)探讨妇女缠足问题。让学生对周围最年长的妇女和自己的母亲分别进行一个

调查采访,了解妇女缠足的过程,从而体会放足对中国妇女地位提高及生活改变的

意义。并写一篇调查报告作为这个问题的课后延伸。

10.1神奇的电磁波

(一)教学目的

1.常识性了解电磁波,知道电磁波的频率、波长的概念。

2.记住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二)教具

水,水槽,水木棍,麻绳,电池,半导体收音机,钢锉,导线。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人们通过声音(如语言、音乐等)交流

思想、表达感情。如家长的教诲、教师的授课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优美动听的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声音是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帮

助我们了解世界。

通过我们在初中二年级学习过的声现象的有关知识,可以知道:一切正在发

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我们听到的声音通常是靠空气传的;声波在空气中的传速度

大约是340米/秒。

在前面我们还学习过电话,电话的话筒能把声音振动转化为强弱变化的电

流,电流流经听筒,听筒又能把它转化为振动,使人听到声音。

2.引入新课

飞机上的飞行员与地面指挥员的对话不用电线;我们每天听收音机或看电

视,也没有电线直接通向电台或电视台。可见,这些都不是用电线来传播电信号

的,我们称作“无线电通信”。那么,无线电通信是怎样传输信号的呢?今天我

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简单知识。

3.进行新课

板书:<第一节神奇的电磁波>

(1)演示实验

①手持小木棍,让木棍下端接触水槽水面,使同学们看到,水面上有一圈圈

凸凹相间的状态从木棍接触水面处向外传播,形成了水波。

②音叉(或其他发声体)振动时,在空气中会有疏密相间的状态向外传播,

形成声波。声波看不见,摸不到,但声波传到我们的耳朵,会引起鼓膜振动,使

我们产生听觉。

总结以上实验(和其他事例)得出结论:

板书:<波是自然界普通存在的现象>

(2)电磁波

板书:<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会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波。>

电磁波看不到,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间接观察它的存在。

演示课本上的实验,实验后让学生阅读课本上“实验”后的两个自然段,再

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回答。

①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②举出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类似的现象。

教师归纳小结,讲解电磁波的初步知识,并说明间接观察是物理学常用的研

究方法(如借助小磁针可以间接地研究磁场)。

(3)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

讲解水波在1秒内传播的波形图,结合小木棍振动时产生水波的演示实验说

明:

①波峰与波谷的概念;

②在1秒内出现的波峰数(或波谷数)叫水波的频率;频率的单位叫做赫兹,

简称赫。常用的频率单位是千赫和兆赫。

板书:<1千赫=103赫,1兆赫=106赫>

③波长与波速的概念;

④分析得出:波速与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板书:<波速=波长频率>

类似于水波,电磁波也有自己的频率和波长,也同样可以用波形图来描述,

讲解课本图13—4频率不同的电磁波的波形图。需要说明以下二点:

①电磁波的频率等于产生电磁波的振荡电流的频率。

②电磁波频率、波长与波速的关系。

板书:<对电磁波同样有波速=波长频率>

电磁波在空间是向各个方向传播的,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电磁波

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板书:<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是3108米/秒。在空气

中和在真空中近似。>

注意:不同频率(或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相同,所以频率较大

的电磁波,波长较短。

例: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采用20.009兆赫和19.995兆赫的频率发送

无线电信号,这两种频率的电磁波的波长各是多少?(光速为2.9979108米/

秒)

(答案:波长分别为14.983米和14.993米)

由于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各不相同,所以在我们周围空间里存在着形形色色

的电磁波。按照课本上的图表,介绍无线电通信所用的电磁波(也叫无线电波)

的几个波段。

4.小结(略)

5.想想议议:教师演示并提出问题。

打开半导体收音机,调到一个没有电台的地方,使收音机收不到电台的广播。

然后开大音量,让收音机靠近220伏特的交流电线,从收音机会听到“杂音”。

这是为什么?

6.布置作业

(1)阅读课本上的阅读材料。

(2)阅读本节教材。

澳大利亚

课程标准:知道澳大利亚是一个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的国家;通过学习,了解这

个国家主要的特有动物、农牧业、矿产资源和重要城市。

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图片说明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生存原因。[中

小学复习资料]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说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的分布特点,并能够在地

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首都和城市。

3、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

然地理现象。

4、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和说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和工矿

业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法;自学与交流

教学设计:应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播放]一段中国运动员在悉尼奥运会上勇夺金牌的录像(可用竞猜形式)

请同学们说出这届奥运会的主办国(澳大利亚)

[提问]提到澳大利亚,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呢?

[学生]袋鼠等动物。[中小学复习资料]

[教师]澳大利亚也以此为自豪和象征,他们还把袋鼠的形象镶在国徽上(出示澳

大利亚国徽)国徽上的袋鼠多可爱,他的旁边还有一种动物,他是什么呢?——

是鸸鹋!(介绍此动物)。袋鼠和鸸鹋这两种动物,在其他地方是没有的,是澳大

利亚的特有动物!其实,除了这两种动物以外,澳大利亚还有许多特有动物,有

谁知道?学生讨论回答(有考拉、鸭嘴兽等等)(出示这些动物的照片或播放录

像)

[活动]1、(学生讨论、回答)

1、澳大利亚大约是6500万年前与其他大陆分离的;

2、较早与其他大陆分离,会减缓生物进化的速度,如果这些动物又没有生存的

天敌,就能够生存至今

3、南极大陆始终位于地球的南端,由于位置在地球最南,气候寒冷,环境恶劣,

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生存至今的特有动物很少。[中小学复习资料]

[活动]2、(学生讨论、回答)体会“活化石博物馆”[中小学复习资料]

[板书]: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教师]应该说澳大利亚不仅是野生动物“养”得好,牲畜养得也不赖。最值得一提

的是——羊。(出示澳羊群图片)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

家。羊毛的品质也特别好:光亮、柔软、细长。市场上的“澳毛”就来自澳大利亚。

因为羊特别多,该国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中小学复习资料]

[板书]:“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阅读]材料[中小学复习资料]

[教师]除了羊之外,澳大利亚还有其他的农牧业,因自然条件不同形成了四个不

同的农牧业区。(出示澳农牧业分布图、地形图)

[分析]:西部是海拔不足1000米的广阔的低高原,中部是大面积的平原,地下

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大型的野生食肉动物,可以一年四季露天围栏放牧。

[中小学复习资料]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往往农场规模很大,一般可以达到几千公顷,因而澳大利亚

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很高。主要的农牧业产品,大部分供出口。澳大利亚还是

世界上重要的牛肉、小麦出口国。

[活动]1(学生讨论、回答)[中小学复习资料]

1、澳大利亚东部地形以山地为主,中部以平原和低缓的盆地为主,西部则以低

矮的高原为主。

2、粗放牧羊和牧牛带分布在西部、中部和北部地区,而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地

区则为混合农业地带

[活动]2(学生讨论、回答)见图[中小学复习资料]

[活动]3(学生讨论、回答)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地形较为平坦,西南部地区,

气候适宜,降水相对于其他地区较为丰富,东南部地区虽然处于大分水岭的多雨

带,但引水灌溉可以满足其小麦种植和畜牧业的利用,因此这个地区发展混合农

业比较有利[中小学复习资料]

[活动]4(学生讨论、回答)允许发散思维,只要有道理就给予肯定,并鼓励学

生更积极思维。

[板书]:“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请同学们先看——澳大利亚矿产分布图,说出有哪些主要的矿产。

澳大利亚开采的矿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世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因此,

有人称澳大利亚是“坐在矿车上”的国家。采矿业是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学习P78

阅读材料

其次,服务业也成为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

再请同学们看——澳大利亚城市分布图,说出有哪些主要的城市。

[播放]录像:澳大利亚的城市:

堪培拉——首都:环境优美

悉尼——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墨尔本——全国第二大城市

活动1(学生讨论、回答)

活动2(学生讨论、回答)

这是好些年前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至今,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

由自主地想起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那时侯,枪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当年可可西里举目可见的藏羚

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狮的组词 等,眼下已经成为凤毛麟角了。

当时,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个肩披长发,留者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统藏靴

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

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来一笔钱,

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的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

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

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叉子枪是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以后——应该说那天是他很有福气的日子。大清早,他从帐蓬里出来,伸伸懒腰,

正准备喝一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几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

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

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叉子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

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

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

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区流行着一句老幼皆

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

是求他饶命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求饶打动是情理之中的事。他双眼一

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拜

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的留着。

那天,老猎人没有象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

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几十年

狩猎生涯中唯一见到的一次情景。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也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

颤抖着……

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

膛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光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

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的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这时

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它为什么要弯下

笨重的身子为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

老猎人的开膛破腹半途而停。

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还没有出世的孩子

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叉子枪……

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藏羚羊跪拜》王宗仁)

1、联系全文,谈谈你对“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的理解。(2

分)

2、文中说“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请简要概括体现老猎人的“慈善”的细

节。(3分)

3、文题“藏羚羊跪拜”将藏羚羊人格化,突出了文章的主题。(2分)

4、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本文写作技巧方面的主要特点。(3分)

5、保护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共同的呼声。请你拟一条公益广告词,

宣传这一主张。(2分)

参考答案:

1、(2分)万物都渴望生命,万物都有情爱,人要善待万物。(语意相近即可)

2、(3分,每答出一个细节得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①他猎杀所得的钱更多的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并含泪祝愿他们平安无事。

②见到藏羚羊下跪并流下两行长泪,他“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

③射杀的当日,他没有象往日那样当即开宰、扒皮;夜里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

抖着;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④腹膛

打开后,他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光当一声掉在地上。

⑤安葬藏羚羊同时埋掉叉子枪,从此不再打猎。

3、(2分)对生命的呼唤,对人性的呼唤,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呼唤。(答出

两个方面,语意相近即可得分)

4、(3分)答案不唯一。写出写作技巧1分,简要分析2分。

5、(2分)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示例:关爱动物,就是关爱人类自己。

《无言之美》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够把握文章内容及论证思路。

2.学会论证方法。

3.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提升的审美素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

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

人。[#*^%@]

三.整体感知[~#@^*]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

着手研究?

2.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四.细读感悟

1.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2.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

条件?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还能达到美吗?[%^@*~]

[#@%~&]

3.作者从哪些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4.你能简要说说文本的论证思路吗?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

[&#~%*]

[*^#~&]

【文本探究】

1.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

[*&#@%]

[~*#^%]

2.体会下面一段话,说说你品味到“无言之美”的例子。[@~&%#]

“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

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

如《孤独之旅》,文章结尾仅以鸭子下蛋结尾,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

想象空间,鸭下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去了;杜小康也许要抒发自己长大的感慨

了。作者不出一言,而像是以千言万言促使着我们在脑中构造图景,这就是一种

“无言之美”。

◆教学目的1、学习本诗衬托的表现手法,品味诗人质朴的语言风格。

2、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深入生活,贴近人民,才能从普通劳动者身上挖掘特

有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

1、准确理解诗人为什么对收割女的歌声如醉如痴,留恋往返。

2、对两首诗的比较阅读。

3、学习运用衬托的手法来突出主体。

◆教学方法

1、比较阅读法。通过《孤独的收割人》与白居易的《观刈麦》的比较分析,

认识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与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2、问题研究法。对较难理解的诗句组织学生讨论研究。

◆媒体设计

投影仪。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上一课,我们领路了普希金所描绘的自由奔放的大海魅力,今天我们再将艺

术的轻舟驶向19世纪的英国,去聆听苏格兰高原上一位年轻姑娘优美动人的歌

唱。

二、解题

《孤独的收割人》写于1805年11月5日,是诗人游历苏格兰时所写。其

诗有多种译本,如《麦女》(顾子欣译)、《孤独的禾者》(曹鸿昭译)、《孤

独的收割人》(黄炘译)等。另外,对其诗的主题和艺术特色也有多种不同的

看法。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组织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全诗,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在此基础上,设计如下

几个问题:

(1)贯穿全诗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孤独的收割人的歌声。

(2)概括每节的主要内容。

2、具体研习

(1)诗人为什么对收割女的歌声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明确:诗人在《抒情歌谣集》再版序言里写到:“我通常都选择微贱的田园

生活作题材......因为在这种生活里,人们的热情是与自然的美而永久的形式合而

为一的......他们表达情感和思想都是单纯而不矫揉造作。”这句话对我们理解这

个问题很有帮助。

首先,诗人所描绘的收割人是一位勤劳而有充满活力的年轻姑娘。诗人把

“她”独自在那里又割又捆,“她”举着镰刀弯下腰去,这样活动的人与静止的自然

和谐地结合,便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孤独的收割人》

其次,这位年轻的姑娘在艰辛的劳动中用凄凉的歌声抒发自己忧伤的心情,她“一

边收割,一边在歌唱”,那凄婉的歌声“在深邃的峡谷久久回荡”,这就为这独特

的风景线抹上了一层淡淡的愁惨色彩。

再次,年轻姑娘凄凉的歌声震人心魄,引人遐想,“我凝神屏息地听着,听着”,

“那乐声虽早已在耳边消失,却仍长久地留在我的心上“。也许,这歌声也勾起了

诗人对悲伤往事的回想,诗人与收割女的心灵已紧紧暗合在一起。

综上所述,雄浑的自然、活动的人、凄婉动人的歌声这三者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美,

而诗人的心灵也已融合在这美的境界中,因而诗人如醉如痴,流连忘返。

(2)诗人在第二节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收割人”的歌声优美动听?

明确:运用衬托的手法。

(3)诗人为什么用沙漠里的夜莺和赫伯利群岛的杜鹃的鸣叫来衬托,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

明确:诗人以两个生动的意境来衬托“收割人”歌声的动人:荒凉的沙漠里疲乏的

旅人突然听到夜莺清脆的鸣啭,无疑给艰难跋涉的远行者带来完成征途的勇气和

希望,寒冷苍凉的赫伯利群岛在严冬过后出现了报春的杜鹃的啼声,这又像为岛

上灌注了新的生命。作者在这里尽力渲染夜莺和杜鹃鸣叫的优美动人,越是如此,

越能突出“收割人”歌声的优美和强大的感染力。

四、布置作业

1、将这首诗改写成散文。

2、阅读《华兹华斯抒情诗选》。

Module4Healthyfood

一、单项选择

newshirt?

;;;;got

terapenfriend?

;;;;got

\'\'syourhealth.

o;h;badfor

h;o;badfor

4.---wnoneof

themlasttimeIwashere.

---Hopewecanseetoday.

\'thavemeat,soI

havebreadforbreakfast.

;;;;some

6.---What\'sinthe?

---Therearesomeinthem.

;s;potatos

s;;potatos

talotofinoftea.

;;thetwocups

;;thecups

nowhowmanyahorsehasandhow

manyabee(蜜蜂)has?

;;;;foot

playinggameswith

theirontheplayground.

;en;womenteacher

en;;womansteachers[中小学教

育教学资料]

yeatsfordinner.

sh

laletterfromherfriend

recently?

;;;;got

untsoruncles.

\'\'tgot

\'

gtoomanycomputergamesstudents.

for

have?

;;;;any

15.---Couldyougivememoney?[中小学教育教

学资料]

---\'thavewithme.

;;;;any

二、单词拼写(单句首字母填空)

ryiforustolearnEnglishwell.

rtoclosethewindowwhenyouleavetheroom.

nhavebat6:30inthemorning.

oesn\'estoos.

neenjoyslivingahlife,soweshoulddomore

exerciseandeatabalanceddiet.[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sd.

ftengosinthesupermarketonSundays?

oeatthem.

atingc,likeFerreroRocher.

onlydrinkteaatteatime,notcorjuice.

三、单词拼写(根据中文提示拼写单词)

anisvery(疲倦的)becauseshehasworkall

theafternoon.

\'svery(重要的)tosleepwell.

hatboy?Idon\'t(记住)hisname.

mankeepsh(健康的)byeatingwelland

exercisingoften.

more(饮料)oubuy

some?

erismaking(味美的)soup.[中小学教

育教学资料]

\'renot(好)bythen,I\'lltakeyoutoseethedoctor.

laysthepianovery(好).

youeatfor(早餐)?

35.---Doyoulike(甜的)fruit?[中小学教育教学资

料]

---Yes,Ido.

四、完形填空

Hello,36Englishgirl.I\'minChina

37myparentsnow.[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gsandbread39breakfast.I

ve

different(不同的)mes(有时)Ieatriceandchicken.

SometimesI43noodles(面条)innerat

havesomemilkandfruit.44aremyfavoritefruit.

Ihave45eatinghabits,right?Whataboutyou?

./

bles

D.

good

[中小学教育教学资

料]

sC.

yD.

long

五、阅读理解

A

YouAreWhatYouEat[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Keepingbettereatinghabitscanhelpyoureduce(减少)hy

eatingplanmeanschoosingtherightfoodtoeatand张岱的诗 preparingfoodsina

hea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全诗 lthyway.[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Doyouoftenchangeyourtoothbrush?Maybeyouthinkitisnotnecessary.A

uldoftenchangeyour

toothbrush.

Exercise

Swimming,running,skating,skiing,dancing,walkingandsomeotheractivities

uldexerciseatleastthreetimesaweek

.

PlanOutYourLife

roper(合适的)

ahealthdiet.

\'sthepassagemainlyabout?

yfood

ylifestyle(生活方式)

ysports

\'sthebesttitle(标题)forthesecondparagraph?[中小学教育教

学资料]

\'he

Toothbrush

uldexerciseatleastaweek.

hour[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epassage,weknowcanhelpuskeep

healthy.

diet

ndexercise

dietandexercise[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esahealthyeatingplanmean?

ngtherightfoods

gthefoodsinahealthyway[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ndB

B

MoreandmoremiddleschoolstudentsinBeijingaregettingshortersleeping

udentssleepfewerthanninehourseverynight,becausethey

havemuchhomeworktodo.

Somehomeworkisgivenbyschoolteachers,,

somestudentsdon\'enotcarefulenoughwhile

doingtheirhomework,udentshavetoget

canbealongwayfromhometoschool.

Schoolsandparentsshouldcutdownsomeofhomeworksothatthechildren

canenjoynotlessthanninehoursofsleepeverynightfortheirhealth.

themiddleschoolstudentsinBeijinggettingshortersleepingtime?

Because.

tosleeptoolate[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vetoomuchhomeworktodo

n\'twanttosleeptoolong

tchTVtoolate

sittakethemalotoftimetodotheirhomework?

Because.

nttosavetime

n\'tknowhowtosavetime

ecarefulenough[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eistooshort

stoomuchhomework,whatistheotherreasonfortheirshorter

sleepingtime?[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vetogetupearlytogotoschoolontime

toschooltooslowly

n\'tlikegotoschool[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retoofewbuses

ulddosomething(采取措施)tolettheschoolchildrensleep

longer?

-----

ool

oolandtheparents[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ttitleofthepassageis.

ater

\'mSleepLonger

C

s

ateacherinahighschool.

\'tgoodatcooking.

,splaying

sschool

sateacher,

sn\'tlikedoing

llikeChinaverymuch.

Greenare.

lians

\'t/doesn\'tdowellincooking.[中小学教育

教学资料]

akalittleChinese.

oesn\'tlikeatall.

ng

omework

llikeverymuch.

ll

D

MynameisLiHan.I\'mChinese,butI汉语词典最新版 liveintheUnitedStateswithmyparents

now.I\'ol,e

eggandtwopieces

otimetogohomeat

disgood,butIdon\'tlikeit.I

don\'cookChinesefoodinthe

ice,fish,meswehave

meswegoouttoeatwithourfriends.

tudiesinmiddleschool.[中小学教育

教学资料]

ese[中小学

教育教学资料]

entslivein.[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dentsinthemiddleschoolarefromcountries.

oesn\'tthinkAmericanfoodis.

oesn\'teatforbreakfast.

[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六、短文7选5(5选5等)

,shebringsherreportcardhomefromschool.

Shegetsgoodmarks(分数).66..

However,herteacherwritesonthereportcard:\"67.,but

shetalkstoomuchinclass.68..Ithinkitmayhelpher

changethisbadhabit.\"

Nina\'sdadsigns(签字)thereportcard.69.:\"Iwanttoknow

youridea,IwouldliketotryitoutonNina\'smother!\"

acleverlittlegirl[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remany\"A\"esanoteontheback

\'smothertalkstoomuch[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七、阅读与表达(问答式)[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oodeatinghabits(饮食习惯).

Forbreakfast,\'tlikemilk,butIhave

ch,Ihavericewithmeatand

saremyfavouritevegetable.

inner,I

oddon\'tIlike?

Hamburgers!Theyaren\'thealthy.[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Goodeatinghabitshelpmetobehealthy.[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isAlice?[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sAlice\'sdrinkinthemorning?

\'sAlice\'sfavouritevegetable?

ngesAlice\'sfavouritefruit?[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oddoesn\'tAlicelike?

八、补全对话(选择)

A:Wheredoy深奥的近义词 oulive?

B:75.

A:Istherealibrarynearyourhome?

B:readbooksinit.

A:77.

B:Goalongthisstreet.78.

A:Thanksalot.[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B:79.

\'saboutonehundredmetersalongontheleft.[中小学教育教学资

料]

,thereis.

Igettothelibrary?[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nZhongshanStreet.

\'rewelcome.[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答案

一、单项选择

1.D2.B3.B4.C5.D

6.A7.C8.A9.C10.A[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11.C12.C13.B14.D15.A

二、单词拼写(单句首字母填空)[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y

三、单词拼写(根据中文提示拼写单词)

[中小学

教育教学资料]

四、完形填空[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36.B37.A38.D39.C40.A

41.D42.D43.B44.C45.C

五、阅读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46.B47.C48.A49.C50.C

51.B52.B53.A54.D55.D

56.D57.B58.C59.C60.A[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61.C62.B63.A64.C65.D

六、短文7选5(5选5等)

66.C67.B68.A69.D[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七、阅读与表达(问答式)

14yearsold.[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

s.

,theyaren\'t.

gers.

八、补全对话(选择)

75.D[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76.B77.C78.A79.E[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Unit5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表示方位的介词:in,on,under,near,并进一步学习使用介词beside,

behind,between。

2.能听、说、读、写词汇:supermarket,Children’sPark,takeabus,getoff

thebus。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多媒体图片、毛绒玩具、小盒子两个。

(2)Let’slearn部分的词汇卡片。

(3)Let’slearn部分的音频。

(4)尺子、橡皮、铅笔各一个及写着每样东西藏匿线索的纸条。

2.学生准备:毛绒玩具和两个小盒子。

教学方法建议

I.课程导入(LeadingIn)

1.课前热身PartAWarming-up:Readanddraw

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好简笔画:一张课桌、一张饭桌、一个沙发和一个窗户,

把Readanddraw部分的四句文字内容分别分给全班四组同学,请四个小组分

别选派一名同学上黑板来听指令补画物品。如:第一组同学给自己组的代表发指

令:Drawabookonthedesk.则该组代表应迅速在课桌上画一本书;四组同时

进行,看哪个小组配合得最好。

2.新课导入

完成补画后,教师拿出毛绒兔子,和学生打招呼:

T:Hello,everyone!

Ss:Hello,Rabbit!

T:Let’splayagame.

然后教师拿出一个小盒子,把小兔子放在盒子的不同位置,让学生说出兔子

在哪里,引导学生复习方位介词in,on,under及near:

T:Whereistherabbit?

Ss:It’sinthebox.

T:Whereistherabbitnow?

Ss:It’sunderthebox.

II.课程展示活动和过程的设计建议(Presentation)

1.新课展示PartALet’slearn

1.教授介词between,behind,beside

教师承接上一环节,随机把毛绒兔子放在学生的课桌上、头上或书包里提问

Whereistherabbit?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并借助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的知识:

(1)教师可以把兔子放在两个盒子的中间,也可以把小兔放在自己和一个学生中

间,或放在两个学生中间,借助比较直观的效果学习between。然后板书、领读

该单词,并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

(2)教师把小兔放在身后,让学生猜位置,引出behind,并以此类推学习beside。

(3)教师借助Listenanddo的活动形式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口令把物品摆放到

相应的位置。(学生借助各自所准备的毛绒玩具和小盒子独立操作)

2.教授词汇supermarket,Children’sPark,takeabus,getoffthebus

教师可设计一个活动过程,采用猜一猜的方法,逐个引出上述词汇:

(1)教师出示超市的图片,和学生进行问答:

T:Look!What’sthis?Isitacinema?

Ss:No,itisn’t.

T:Isitahospital?

Ss:No,itisn’t.

T:Isitaschool?

Ss:No,itisn’t.

T:Thenwhatisit?Look,therearemanythingshere,food,drinks,fruits,

’sasupermarket.

教师在这里应注意:supermarket是一个合成词,可分解拼读拼写:su-per,

mar-ket—super-market—supermarket。

(2)教师出示儿童公园的图片:

T:asupermarket,too?

Ss:No,itisn’t.

T:’theChildren’en

oftenplayintheChildren’oingtotheChildren’sParkthis

afternoon.(此处可引入巩固supermarket)Now,let’sbuysomefoodanddrinks.

Let’sgotothesupermarket.

(3)教师出示公共汽车的图片:

T:What’sthis?

Ss:It’sabus.

T:’’stakethebus.

教师做出乘坐公共汽车的动作,板书并领读短语takethebus。

(4)教师在“行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出示supermarket图片:

T:’sgetoffthebus.

教师板书并领读短语getoffthebus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帮助学生理解。

T:Now,let’sbuythefoodanddrinks..

ototheChildren\'wegothere?

引导学生作答:

T&Ss:Let’s/Wecantakeabus.

T:ThenextstopisChildren’ytogetoffthebus.

Ss:OK.

2.听说练习

(1)教师播放Let’slearn部分的录音,让学生模仿其语音语调跟读本部分的词

汇,加强其记忆。

(2)学生熟读本部分词汇后,教师将词汇卡片贴在黑板上,随机指图片让学生说

出相应的词汇,进行巩固练习。

III.操练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建议(PracticeActivities)

anddo

教师随机选出一名或几名学生,让其听口令,按要求放置物品。口令可参考

如下:

Thereisaballbetweenthechairandthebox.

Thereisarabbitbehindthedoor.

Thereisanappleinthebox.

Thereisachairnearthewindow.

Thereisabookbesidetheteacher’sdesk.

2.找宝贝游戏

教师课前先在教室的某几个地方藏好几样东西(如一把绿色的尺子,或是

一块橡皮等),注意要藏在比较隐蔽的不同地点,例如椅子底下、门后等等。之

后,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派一位代表抽签,根据任务线索寻找要找的“宝

贝”。教师提前写好到目的地的线索,如:Therulerisinaboxunderachair.活

动开始时,教师给出一个线索,学生根据线索快速进行寻找,在规定时间内找到

相应“宝贝”的组即为获胜组。

3.听音圈词

教师先将词汇卡片打乱顺序贴在黑板的一侧,并根据所贴卡片的顺序将词汇

对应板书在黑板的另一侧。然后把学生分为两组,每组选出4〜6人听口令圈词,

如口令为Circlethesupermarket.队员要迅速走到黑板前圈出supermarket。先

圈出的组可加一分。其间,教师要注意强调安全问题。

Unit7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听懂、会用Shecomesfrom…Shespeaks…Shelooks…and…Shelikes

runveryfast.等句型描述人物特征。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PartCListenandtickorcross部分的练习。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Let’slearn部分的单词卡片。

(2)Let’ssing部分、Let’stalk部分及Listenandtickorcross部分的音频。

(3)—组图片,要求人物特征对比明显(如一个又矮又瘦的女子和一个又高又壮

的男子)。

2.学生准备:几个朋友的单人照。

三、教学方法建议

I.课程导入(LeadingIn)

1.课前热身

(1)教师出示所准备的一组图片,请学生创编一首chant:

What’sshelike?What’sshelike?

hinandshort.

What’shelike?What’shelike?

llandstrong.

(2)秋阴不散霜飞晚下一句是什么 PartAWarmingup:Drawyourfavoriteanimalanddescribe

1.先由学生画出各自喜欢的小动物。

2.教师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一些描述人物特征的词汇,如:big,small,long,

tall,short,thin,strong,old,young,beautiful,nice,lovely及一些表示颜色的词

汇。

3.让学生两人一组,相互介绍各自所画小动物的特点。教师注意鼓励学生运用

本部分所提供的句型和已掌握的词汇对小动物进行详细的描述。

4.教师选出1~2位同学在班上展示其画作,并向全班同学进行描述。

2.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PartBLet’ssing的读词部分,在帮助学生理解其大意后,再播放

该歌曲的歌唱部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跟着学唱,并在学生逐渐熟练后鼓励其

加入一些动作进行演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II.课程展示活动和过程的设计建议(Presentation)

1.新课展示PartALet’stalk

(1)教师小声播放Let’stalk部分的录音,在对话背景中出示Kitty图像,由于她

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人物,教师可设计如下问答导入新课内容:

T:Boysandgirls,doyouknowthegirl?(出示一张Kitty的图片)

Ss:itty.

T:oesshecomefrom?

T&Ss:nAmericangirl.

T:DoesshespeakEnglish?

Ss:Yes,shedoes.

逐步引导学生观察Kitty的外貌特征及其他特点,继续问答:

Isshetall?Isshethin?

(2)教师播放录音,一遍慢速、一遍快速,并要求学生跟读。

(3)教师根据录音内容提问,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对话内容,并及时讲解功能句:

T:WuChenandhermotheraretalkingaboutherfriendKitty.

Whereiskittyfrom,doyouknow?

Ss:SheisfromtheUSA.

Y:Isshetall?

T&Ss:Yes.(引导学生说出)Shelookstallandthin.

教师板书句型:Shelookstallandthin.

教师在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情况下,选择几个外形特征明显的同学站起来,

让大家看着描述,也可展示所准备的特征明显的人物卡片,引导学生运用句型

,代入两个以上的形容词描述相应的人物。如:

Helookstallandstrong.

Shelooksshortandthin.

T:CanKittyspeakChinese?

T&Ss:Yes.(引导学生说出)ShecanspeakalittleChinese.

板书:ShecanspeakalittleChinese.

教师要注意向学生强调:在情态动词后面,要跟动词原形。

教学小贴士

alittle表示“一点儿、一些”,可用来修饰不可数名词。如:water,bread,

chocolate,time,English等。如:

IcanspeakalittleEnglish.我会讲一点英语。

Hehasalittletea.他有一些茶。

Weneedalittletime.我们需要一点时间。

教师继续提问:

T:Whatdoesshelike?

Ss:runveryfast.

T:Doyouoftenplaytogether?

T&Ss:nplaytogetherafterclass.

2.巩固活动:Workinpairs

教师再次播放Let’stalk部分的录音,让学生模仿其语音语调跟读对话,之

后,可留出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两人一组练习对话。

要求学生拿出各自所准备的朋友的单人照,和同伴一起就朋友的特征进行问

答。启发学生借助所学的句型进行对话练习,清楚表达朋友的特征。

III.操练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建议(practiceActivities)

1.闪卡游戏

游戏准备:Let’slearn部分的单词卡片。

游戏玩法:全班分成两组,轮流派代表出来决斗。两组的代表背对背站好,

各拿一张卡片放在胸前,彼此不可以偷看,其余学生—起用英文数“1、2、3”,

两组代表听到“3”后快速转过身来大喊出对方所拿卡片上的单词,先说对的那一

方为获胜方。比比看游戏结束时哪组的分数较高。

2.说一说

活动准备:单词卡片thin,strong,old,young,tall,short,long;kid,grandpa,

aunt,uncle,friend

活动规则:把形容词词卡反过来放在桌上,选一名学生来抽取词卡,让他用

抽到的形容词找一个合适的人物进行描述,并说说其喜好等其他特征。如:如果

学生抽到的是strong,学生就要说出的人物特征可能是Myuncleisstrong.并对

uncle的其他特征,如喜欢什么运动或业余活动等加以描述,鼓励学生灵活运用

已学的词句,尽量详尽地描述。

istenandtickorcross

(1)教师先播放一遍录音,让学生逐句跟读,了解大意。

(2)听一遍录音后。教师可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再去听第二遍录音。

参考问题如下:

Question1:WhoisTom?

Question2:Ishetall?

Question3:Arehiseyesbig?

Question4:CanhespeakChinese?

Question5:Doeshedancewell?

(3)教师选出几个学生根据所听内容逐一回答问题后,再让学生读读书上的句

子,判断出正误。

(4)本部分录音材料如下:

igeyes

odatChinese,

danceswellandhelikescomputergames!Weoftenplaytogetherafterschool.

Wearegoodfriends.

(5)参考答案:l.√2.3.4.√5.

Unit5第4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听懂、理解PartBReadanddiscuss部分的小故事IDon’tKnowtheWay,

并能四人一组完成故事的表演。

2.能在教师的引领下完成PartCListenandmatch,Readandcompletethe

map和Lookandwrite这三个部分的检测活动。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Readanddiscuss部分的教学挂图。

(2)Readanddiscuss部分及Listenandmatch部分的音频。

(3)“字图接龙”活动中需要的词汇卡片、奖章。

(4)一些学校内各场所的图片。

2.学生准备:

(1)本单元的词汇卡片。

(2)街区图、警察头饰。

教学方法建议

I.课程导入(LeadingIn)

1.课前热身

师生互相问候。之后,教师借助教室的物品和学生所在的位置设计师生对话,

复现有关方位介词,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

T:Excuseme!

Ss:Yes?

T:WhereisLiLei?

2.新课导入

教师出示所准备的任一学校场所图,让学生描述相应的路线:

T:Whereisthe…?

Ss:It’sbesidethemusicroom.

练习几次后,教师拿出学校内四张不同场所的图片,并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让各小组采用开火车的形式来练习描述这四个场所的位置,看哪组最先完成。

II.课程展示活动和过程的设计建议(Presentation)

eadanddiscuss

这是一个幽默故事。很累,他想在车里休息一会儿,可不停地有

人敲车窗问去超市的路,使得他没法休息,因此他想出一招:在他的车前玻璃上

贴了“我不知道去超市的路”。没想到这样还是不得安宁,他的纸条又引得一位热

心的老太太前来叫醒他,并要告诉他怎么去超市。

1.读前,教师可先借助动作表情或简笔画,介绍一些表示情感的形容词,如:

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出疲惫的、开心的和生气的表情。

教师先做一个笑脸,再做一个跳舞的动作。让学生说出句型I’dliketodance.

教师再做出疲惫的表情,并且打呵欠,引导学生说I’mtired.I’dliketosleep.

教师出示问题,然后播放Readanddiscuss部分的录音,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

读,并讨论答案。参考问题如下:

(1)o?Why?

(2)Wheredothemanandthewomanwanttogo?

(3)leepwell?Why?

(4)WhydoesGrandmatellhimthewaytothesupermarket?

(5)nowtheway?

2.教师随机挑选学生回答问题,了解故事大意后,让学生四人一组分角色表演

故事,并提醒他们注意人物的表情和语气:老奶奶要演出热心肠,布朗先生要表

演出又累又无奈的表情。这个对话是个幽默剧,教师要指导学生表演出该特点,

并注意挖掘学生的语言潜力,鼓励他们将动作做得夸张一些,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激发其参与表演的积极性。

istenandmatch

1.教师让学生观察图片,并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让学生说出相应的单词。然后向

学生讲清楚本部分的习作要求,即:听录音,将地点和相应的交通工具连线。

2.教师播放Listenandmatch部分的录音磁带,学生听录音连线。

3.教师选出四名同学,假设他们分别处在这四幅图所示的地点,然后分别给他

们“打电话”,如:

T:Hello,S1!Whereareyou?

S1:I’

T:HowcanIgetthere?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所听到的信息,完成师生问答,以此方式带领学生核对本

部分的答案。

4.本部分录音材料如下:

1.—WhereisSanya?

—It’gotherebyship.

2.—Excuseme.

—Yes?

—Canyoutellmethewaytothehospital?

—’lkalongthestreetandturnright.

3.—wegettotheChildren’sPark?

—TheChildren’takeabustogothere.

4.—Whereisthelibrary?

—gobycar.

eadandcompletethemap

此项活动要求学生根据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在地图中标出方框中所给出的三

个场所的位置,以检测学生对on,beside,near,between等表示位置关系的介词

的掌握情况。教师可设计师生问答活动以检测学生对短文的理解。参考问题如下:

syourhouse?Canyoufinditonthemap?

besideit?

nyouseenearthebusstop?

stheschool?

完成后,教师带领学生核对答案,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问答练习。

ookandwrite

此活动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图中各个场所的位置关系,再用合适的语句述出

来。这是一个书面表达题,检测学生写句子的能力。教师同样可通过问答活动引

导学生观察图中内容,再让学生根据其回答完成句子。参考问题如下:

nyouseeinthepicture?

sthecinema?

besideit?

seetheChildren’sPark?Whatcanyouseenearit?

stheschool?

oofaraway?Whereisit?

让学生独自完成句子书写后,可让几个学生看图进行简单的描述。

III.操练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建议(PracticeActivities)

1.字图接龙

准备用具:配对的图片及词卡

游戏玩法:给每位学生一些内容不同的图卡和词卡,教师先说出一个词,如:

supermarket,手拿supermarket词卡的学生必须先出卡,拿图卡的学生紧接在

后出卡,将图卡接在词卡的后面,以此类推玩下去,出卡太慢的便要拿走所有已

排出的卡,最后看谁手中的卡先排完谁就获胜。

注意事项:这个游戏可同时培养孩子的认词能力。

2.小组比赛

将学生分成两组,每组选一人为代表到台前,听教师的指令(如getonthe

bus,getoffthebus,turnleft,andbeside,behind),

先表演出来的组得一分,表演错了的换下一个代表来玩,看哪一个组的分高。

3.优秀小警察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他们拿出各自所准备的街区图,需要问路的学生提

出问题,扮演小警察的学生要很有耐心地指路。

Man/Woman:Excuseme!

Policeman:WhatcanIdoforyou?

Man/?

Policeman:It’s…

教师可在活动中评出最佳小警察,并向其颁发一枚奖章,教育学生要乐于助

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Revision2阶段测试卷

一、根据字母组单词。

1.a,y,i,c,b,l,r2.c,d,u,k

3.i,u,m,c,s4.e,k,w,e

5.c,i,n,e,h,s,e6.t,d,r,c,o,o

二、单项选择。

_____isittoday?

_____playball.

’thaveclasses_____Sundays.

re_____computersinthelibrary.

.a

cience._____I’mgood_____it.

;;;on

三、根据汉语提示,把句子补充完整。

1.---Whatdoyouhavefor_____(晚饭)?

---Ihavesome_____(米饭).

2.---Whatsubjectsdoyoulike?

---Ilike_____(英语)and_____(音乐).

3.---Whatdotheyhaveonthefarm?

---Theyhavesome_____(母鸡),_____(马)and_____(奶牛).

四、穿针引线,连词成句。

,likes,to,rope,she(.)

ball,to,Jimmy,play,likes(.)

,English,morning,I,in,have(.)

,play,he,at,games,school(?)

s,don’t,we,on,have,Sunday(.)

五、英汉互译。

edatnine.

2.我喜欢语文、数学、美术和体育。

3.今天星期一。

dpahasafarm.

六、读一读,选择正确答案。

unch,

someEnglishbooksthere,butwedon’vening,

wedrawsomebeautifulpicturestogetherinmygarden.

(1)Theyplayball_____.

arden

layground

(2)Theygotothe_____afterlunch.

ound

y

erroom

(3)They_____today.

meChinesebooks

’treadanyEnglishbooks

’tplaycomputergames

(4)Theyaregoodat_____.

e

参考答案

一、

二、

1-5ACBBA

三、

;rice

h;music

;horse;cows

四、

estojumprope.

ikestoplaybasketball.

nglishclassinthemorning.

playgamesatschool?

’thaveclassesonSunday.

五、

1.我九点睡觉。

hinese,math,art,andPE.

’sMonday.

4.我的爷爷有一个农场。

六、

(1)-(4)CBCB

更多推荐

cities是什么意思ies在线翻译读音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