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妹子的英文翻译英语怎么说-反病毒技术
2023年4月3日发(作者:说话没底气)
汉英语中的“兔”及其习惯表达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表达形式,语言中的谚语俗语等更是精确地反映出一个
民族对自然界、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认识,也反映了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界及周围环
境的关系。“兔”是人类最早认识的动物之一,在汉英语言中都有与兔相关的谚语
或者俗语等。虽然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兔”被人们赋予了丰富而不同的联想
与象征意义,但它们都表达了人类对周围客观世界的客观认识与内在情感,并在
长期的使用中逐渐固定下来,形成了许多相关的习惯表达。汉英两种语言有丰富
的“兔”文化,采用不同的策略翻译并解释与“兔”相关的习惯表达,有助于人们了
解汉英语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促进对外文化交流。
标签:兔习惯表达文化内涵翻译策略
一、引言
中国的十二生肖之说见于东汉《论衡》中。古代用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来
记录年份,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
戌狗、亥猪。其中,兔位列第四,对应地支中的卯。兔子之所以成为十二生肖之
一,与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关。古时的中国属于传统的小农经济大国,
十二生肖中的六畜(牛、羊、马、猪、狗、鸡)、六兽(虎、兔、猴、鼠、蛇,
还有象征性的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紧密。其中,兔子和中国文化的关系密
切得超乎人们的想象。在中国,兔子是月神,在人类活动的早期已经与人们的生
活有了紧密的联系,从那时起人们对它就有了一定的认识。随着历史的发展,与
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动物在语言中也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如在汉英语中出现
了谚雷雨的拼音 语、俗语等习惯表达法,从而增加了语言本身的丰富性和生动性。本文探讨
汉英语中关于“兔”的谚语、俗语等习惯表达,并对比汉英文化中“兔”的文化内涵
与翻译。
二、“兔”在汉英文化中的文化内涵
(一)“兔”在汉语中的文化意义
说到“兔”,谁都会联想到儿时唱过的一首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
朵竖起来,又吃萝卜又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这首儿歌表现了人们对兔的喜
爱,也大致地给兔画了个像。“两只耳朵竖起来”是“兔”突出的特点,耳朵的长度
几乎是它身体的一半,这是大自然的恩赐。兔在动物中是“弱势群体”,鹰、蛇、
狼、豹等都是它的天敌。一双七夕节是中国的情人节吗 能够交换方向的灵敏的大耳朵使它能听到来自四面
八方的声音,以便随时逃避凶险,在避免被天敌追杀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蹦
蹦跳跳”则反映出兔子虽然很小,但弹跳力极强,这是它赖以生存的又一绝招。
于是古人用“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来形容人们在未动时象旧时的淑女那样端庄稳
重,一旦行动起来象兔那样敏捷。抗日战争时期,山西新四军总指挥、晋绥边区
行政公署主任续范亭先生在《赠毛主席》诗中用“领袖群伦不自高,静如处子动
英豪”的诗句来赞美毛主席。
在中国广泛流传的神话故事便是“嫦娥奔月”了。相传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吃
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来的仙药后,飘飘成仙。《淮南子》记载:“羿请不死之药
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但是嫦娥在月亮上太孤单,只有白兔相伴。因此这
一住在月宫中以杵捣药的小精灵,被人呼为充满人情味的玉兔。关于玉兔的传说
有多个版本,一曰月宫里的玉兔就是嫦娥的化身,因为嫦娥偷服仙药触犯了玉帝
的旨意,变成玉兔后为天神捣药以示惩罚。一曰玉兔是后羿,因为嫦娥奔月后仍
然深深思念后羿,后羿为了和嫦娥在一起,情愿变成她最爱的小动物玉兔,可惜
嫦娥始终不知道玉兔就是她日夜思念的后羿。不过这些说法均有一个共同点,即
认为玉兔是住在月亮上的,如西晋文学家傅玄《拟天向》中就有“月中何有,白
兔捣药”的说法。玉兔这一意象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唐朝王建曾写过一百余首
《宫词》,其中有一首专门写给玉兔:“新秋白兔大于拳,红耳霜毛趁草眠。天子
不教人射击,玉鞭遮到马蹄前。”赞美了玉兔“睡态”可掬、惹人喜爱,同时还劝
导人们不要随意伤害玉兔。元朝袁桷《舟中杂咏》中有一首赞美玉兔的叙事诗:
“家奴拾枯草,走兔来相亲。生来不识兔,却立惊其神。行人笑彼拙,归来如频
呻。乃知特幸脱,未信吾奴仁。”描绘了玉兔的纯朴可爱,以及人和动物之间的
相亲相爱,表现了诗人对一切生命的怜惜之情。传说玉兔在月圆时方能出现,故
为“圆月”“圆满”之吉祥化身,也因之又称兔为“月宫”。人们十分喜爱兔的善良、
柔顺,并以此比喻明月。月亮里有兔是美的想象,人们每每望月好似能望见兔影,
不觉心驰神往,古往今来不知引出多少佳话,在许多古诗词中都有吟咏,以致后
来玉兔在诗文中被用来代替月亮几乎成了修辞借代手法的固定格式,如唐代诗人
卢照邻在《江中望月》中写道:“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唐代诗人元稹在《梦
上天》中有“西瞻若水兔轮低,东望蟠桃海波黑”的诗句,唐代韩琮《春愁》:“金
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唐代贾岛《赠智朗禅师》诗:“上人分明见,
玉兔潭底没”,以及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满江红中秋》一词中写道“著意登
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成语“金鸟西坠,玉兔东升”即由此词而来。
在现在的流行文化中,也没能缺少“兔”这一重要个体,如由一位大学生创作
的“兔斯基”——一只眯着可爱的眼睛、想着扭动两根面条般的手臂、做各种可爱
的动作的兔子——在网络上受到年轻人的广泛喜爱。但在文化多样性背景下,
“兔”也被赋予了某些消极意义,如《战国策冯暖客孟尝君》中的“狡兔三窟”,
是说狡猾的兔子有多处洞穴;还有歇后语“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形容坏人、坏
事、邪恶势力不会长久。
汉语中有很多成语与兔有关,如“狡兔三窟、守株待兔、兔死狐悲、龟毛兔
角、动如脱兔、兔角牛翼、兔葵燕麦、兔死狗烹、兔死犬饥、东兔西乌”;也有
许多关于兔的歇后语,如“狡兔撞鹰——以功为守,见了兔子才放扈——有利才
出征(比喻对自己没利的事不干),丢了黄牛撵兔子——不知哪大哪小,老牛追
兔子——有劲使不上,兔子戴夹板——充大耳朵驴,兔子进虎穴——白送死”等。
还有关于兔的谜语,也十分有趣,如有人用“柳”字作谜面,打一成语,十分难解。
当查得谜底是“守株待兔”时,仔细一想才恍然大悟:“柳”字左“木”乃树株,右“卯”
代兔,左右合一,切合谜底之义,不禁让人感叹汉语的博大精深。(二)“兔”在
英语中的文化意义
在英文中,表示兔的词有“hare、bunny、rabbit…”,兔子在西方文化中有fertility
(肥沃富饶)或者rebirth(重生)的象征义。因而在西方社会非常重要的Easter
(复活节)中,“兔”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所谓EasterBunny(复活节小兔),
跟圣诞老人一样,它会穿着衣服在复活节前夜带着篮子给孩子们送彩蛋、糖果和
玩具。
复活节(主复活日)是现今基督教徒的重要节日之一,定在每年春分月圆之
后第一个星期日。基督徒认为,复活节象征重生与希望,用来纪念耶稣基督于公
元33年被钉死后第三天复活的事一年之计在于春是什么意思 迹。“复活节兔”是复活节的象征物之一。其表
现形式为在复活节(或春分)时给孩子们送出礼物的“兔”。它源于西欧文化,通
常以野兔而不是家兔的形象出现。作为多产动物的“兔”,象征春天的复苏和新生
命的诞生。“兔”是爱神阿佛罗狄忒的宠物,也是日耳曼土地女神霍尔塔的持烛引
路者。因此,“兔”是作为给孩子们送复活节蛋的使者。“蛋”象征初春一切恢复生
机,“兔”象征多产和生命力,是如今依然流行的复活节庆祝活我和我的祖国诗歌朗诵稿 动。
白兔和野兔成为丰饶多产的代表,“能下蛋的兔”这一概念所出何处至今仍没
有办法确定,可能只是来自于象征概念上的混淆,但也有可能就如复活节本身,
是一种旧传统的沿袭。在日耳曼人与斯拉夫人的语言中,“复活节”一词来自一个
古代的异教女神,春季女神“ostre”。据传说,ostre曾经救了一只在冬季被冻伤翅
膀的小鸟,并将它变成只兔。由于它曾是只鸟,所以它依旧保留了生蛋的能力。
它便是后来的复活节兔了。
在西方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文化意象就是“兔子脚”(rabbitfoot)。在中古时期,
洋人非常相信也很惧怕巫术。在英国有个传说,若有人被邪灵所困扰,可在午夜
月圆时分,把一兔的左后脚挂在脖子上,就能保护自己。而且,兔子的不同部位,
还有不同的保护用途。所以洋人认为“兔脚”代表“幸运”,通常称之为“幸运兔脚”。
另外一个大家熟悉的“兔”形象要数“兔八哥”(BugsBunny)了,兔八哥又译
宾尼兔或兔宝宝,是个在LooneyTunes动画系列里出现的虚构的卡通人物。《兔
八哥》是美国华纳兄弟公司1930年开始发行的第一部著名系列动画片,风靡世
界七十余年,至今仍活跃在世界各地的荧屏上,深受广大小朋友的喜爱。这部系
列动画片以不同的角色各自演绎一段有趣的狂欢故事,其中兔八哥、波基猪、达
菲鸭、约塞米蒂山姆、塔斯马尼亚恶棍等都是全世界孩子熟悉的动画形象。它
们有的幽默风趣,有的勇敢顽强,有的智慧超群,有的胆小怕事,有的贪婪可笑。
几乎每个孩子都可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兔八哥》的故事涉及的内容很广,
天文地理、自然常识、风土民俗、奇闻轶事、名人故事都可见于其中。《兔巴哥》
(LooneyTunes)系列卡通形象由被誉为“好莱坞最伟大的动画大师”之一的查
克琼斯(ChuckJones)创造,而根据兔巴哥形象编制的《兔巴哥》(英文名
LooneyTunes)杂志在美国问世以来也成为儿童的最爱,并被译成法文、德文、
荷兰文等十余种版本。数十年来,《兔巴哥》杂志的足迹已经遍布世界各地。
英语中有很多关于“兔”的词组,它们使得语言的表达更加丰富、深刻,如“dust
bunny”指积尘;“breedlikerabbits”指象兔子一样繁殖;“rabbitball”指(棒球)弹
性极好的球;“rabbitjob”指成批作业;“rabbitwarren”指兔窝式居民区(有许多狭
小通道的建筑、街道狭窄而密集的城区)。在英语俚语中,“hare”指坐车不买票
的人。与“hare”组成的词组有“makeahareofsb.”(愚弄某人);“startahare”(在
讨论中提出枝节问题);例如:“Youstartahareevertimeatthemeeting.”(每次讨
论你都提出与题无关的问题)。英语中还有许多关于“兔”的谚语,如“Firstcatch
yourhare.”(不要过于乐观);“Youcannotrunwiththehareandhuntwithhounde.”
(不要耍两面派)。
三、有关汉语中兔的习语和谚语的翻译策略
由于“兔”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兔被赋予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无
论是在中国还是英美国家,“兔”文化都是丰富多彩、充满趣味的,并且都形成了
一些具有各自特色的习惯表达法,充分体现了汉英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各自的语言
及文化特色。为了保存汉英两种语言的特色和文化内涵,译者在翻译有关习语、
谚语等惯用语时,应从翻译和文化的角度综合考虑,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
(一)直译法
从整个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大致相同的历史时期,中西文化大致经历
着比较同步的发展过程,因此,在大致相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
对语言发展的理解也是相似的。中国古人对“兔”的认识和英美国家历史上对
“rabbit/hare/bunny”的认识是大致同步的,因此汉英语言中便出现了相似的春暖香浓 表达,
如汉语中有关于兔的成语、俗语和歇后语,英语中也有一些关于兔的习惯表达。
这就为译介这两种语言中的习惯表达和促进中西“兔”文化的交流提供了现实可
能性。基于两种语言和文化中都存在相关的表达,在翻译过程中,直译既能保持
原文的形式,又能让目的语读者充分地了解源语中习惯表达的文化内涵,大大提
高了译文的可读性。
(1)兔子不吃窝边草。(Thefoxpreysfarthestfromhishole.)
(2)老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Cowscancatchnorabbits.)
(二)意译法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和载体,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既存在着共同点,也有
各自独特的个性。两种语言文化的个性给交流和翻译造成了障碍和困难。翻译时,
如果按字面意思直译,就不能确切表达源语的信息和文化内涵,有时还可能引起
目的语读者的严重曲解。这时翻译工作者就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其他变通办法,
采用意译的方法,作适当的红楼梦酒楼薛蟠干香菱 语法和词汇调整,或进行解释性翻译,或说明具体内
容,译出源语的真正含义,让目的语读者真正理解这些习惯表达的文化内涵。(3)
守株待兔(Waitingforarabbittohituponatreeandbekilledinordertocatchit.)
(4)同一个错误不会犯两次。(Arabbitisnevercaughttwiceinthesame
place.)
(三)套译法(或替换法)
在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中,中国人和英美人有很多共同的联想意义,但有时
英语文化中的表达方式不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这时我们就可以用汉语中表达
相同或相似文化内涵的动物来替代,或者直接套用一个汉语中约定俗成的习语或
谚语。套译法不仅尊重了两种语言中的文化习惯,而且不失却原文中所包含的文
化寓意。
(5)Haresmaypulldeadlionsbythebeard./Evenrabbitsinsultandeadlion.(虎
落平阳被犬欺。)
(6)Hewhofollowstwoharesissuretocatchneither.(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四、结语
在汉英语文化中,“兔”及其惯用表达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内涵义,增强了语言
表达的生动性和多样性,也体现出了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为了更好地对外宣传
中国文化,也为了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英语语言文化,正确
地翻译汉英双语中与兔相关的习惯表达是必要的,也是很值得深入研究的。因此,
在翻译中,不论是采用直译、意译还是套译,都应尽可能充分地传达源语内涵和
源语文化,让目的语读者能够充分地理解汉英语言和文化的魅力,以便实现汉英
两种语言及中西文化的沟通和交流。
本文为湖南省教改项目: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2005]280(86)。
参考文献:
[1]一诺.诗词古韵话玉兔[N].鄞州日报,2011-02-21.
[2]西方人眼中的兔子——中国兔文化背后的世界观http://blog.
/s/blog_
[3]郭饮冰.趣说诗词联语中的玉兔[N].伊春日报,2011-03-11.
[4]兔年话兔——兔相关英语谚语http:///s/
blog_
[5]复活节兔.维基百科.http:///wiki/
%E5%BE%A9%E6%B4%BB%E5%85%94
[6]文化对照:Animalsign——十二生肖英语喻意及相关谚语
http:///jiajiaopd/zstz/wyxx/201010/
(魏秀丽李延林湖南长沙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410083)
更多推荐
琼斯的英文译语怎么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