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r是什么意思在线翻译读音海词德语词典-赤西仁黑木明纱


2023年3月30日发(作者:ngi)

DigitalCuration:

图书情报学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

吴敏琦

湘潭大学图书馆信息部湖南

411105)

文摘在梳理科学数据及相关工作的历史背景

发展阶段的基础上

阐述国外学者对

Digital

Curation

概念的内涵

外延界定

介绍

DigitalCuration

的关键领域和原理

并且从

DigitalCura-

tion

的实施机构及其相关实践项目

学术研究交流活动

教育及其职业发展等方面描述国外

DigitalCuration

的实践进展状况

以期推动国内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

关键词图书情报学科学数据保存管理研究领域

DigitalCuration:AnEmergingResearchFieldof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

WuMinqi(Informationdepartment,XiangtanUniversityLibrary,Hu'nan411105)

Abstract:Thispaperaimsatsummarizingthehistoricaldevelopmentsofscientificdataanditsrelat-

edwork,introducinganddefiningtheconceptofdigitalcuration,describingthespecificdomains

andmigrationprocessofdigitalcuration,andgivingabigp采撷读音 ictureofdigitalcurationfieldinpractice

fromtheexecutiveinstitutions,theexistingprojectsandprograms,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sand

publication,an一剪梅翻译 dtheeducationandtrainingprogress.Itexpectedthatthispapercantosomedegree

furtherdevelopdigitalcurationinresearchandpracticefield.

Keywords: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Scientificdata,Preservation,Management,Research

field

1

引言

科学研究

无论是自然科学

还是人文社会科学

方面

通常需要利用以及产生大量的科学数据

科学

数据既包括科学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原始性

基础性

数据及根据不同需求加工后产生的衍生性数据

包括各种大规模观测

勘探

调查

实验和试验中所

获得的海量科学数据以及广大科研人员长年累月的

研究工作所产生的大量分散的科学数据[1-2]。

科学

研究是一个动态

交互的过程

而科学数据则是科

学研究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通常具有一

个被采集

整理

存储

评估

分析

再利用以及价值

殆尽的生命周期

在其生命周期内

科学数据的保存

与利用对于后续及其他研究至关重要[1]。21

世纪

随着

e-science

的产生

科学数据的作用和地位被

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以科学数据的长期保存

维护

管理和再利用为重点任务的

DigitalCura-

tion(

在美国常用

DataCuration,

在英国常用

Digital

Curation;

为了方便及统一起见

除特别地方外下文

统一简称

DC)

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应运而生

文献回顾发现

国外图书情报学界对

DC

的研

究涉猎较广

从其历史背景

概念界定

战略规划的

制定

数据标准与相关规则

关键技术开发到相关法

律法规环境和制度建设等都作了很多探索性的研究

和实践[3-9]。

相比之下

DC

的研究尚未得到国

内图书情报界足够的重视

仅有少数几篇论文论述

或者探讨了相关问题

比如

任平介绍了英国的

8

图书馆杂志

(LibraryJournal)2012

年第

3

(Vol.31.No.3)

*由于这一术语较新

国内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翻译

比如数字保存

张智雄

)、

数字监管

谭榕

)、

数字医疗

任平

是笔者认为目前国内的这些翻译似乎尚未能完整涵盖

DC

原本意义

尤其是

DC

本身所含有的价值增值意思

因此

在尚未

或者无法找到精准的中文翻译之前

笔者认为最好维持

DC

这一用法

这种做法在其他学科或领域也不乏先例

比如

iPad。

CAMILEON、DPRM、CEDARS、FAIR、MMP

E-

PRINT

等数个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研究项目和数字保

存联盟

(DPC)、

数字医疗中心

(DCC)

等研究机

构[10];

谭榕和亓靖涛介绍了数字监管和数字保存的

定义

提出了图书馆及其馆员在新时代在

DC

领域

的新角色[11];

师荣华和刘细文在数据生命周期理论

的基础上

推演出

e-Science

环境下图书馆可以尝

试开展的科学数据服务方式

包括数据初次加工

据再加工和知识抽取服务[12];

钱鹏和郑建明认为

科学数据逐渐成为高校科研重要的资源

高校图书

馆应当依托机构知识库

提供科学数据利用与共享

服务

挖掘服务及其与科学文献整合的学科服务[1]。

另一方面

实践上

我国已经在

2002

年正式启动

学数据共享工程

”[13],

全面推动数据保存

共享和利

用工作

然而

图书情报机构对此了解甚少

DC

领域的参与更少[1]。

在这样的背景下

很有必要较为全面地对国外

DC

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状况进行引介

以便国内图书

情报界深入了解

DC

究竟是什么

图书情报机构可

以在这一领域充当什么样的角色以及应当如何融入

到这一领域

因此

本文在梳理科学数据及相关工

作的历史背景

发展阶段的基础上

阐述国外学者对

DC

概念的内涵

外延界定

介绍

DC

的关键领域和

原理

并且从

DC

的实施机构及其相关实践项目

术研究交流活动

教育及其职业发展等方面描述国

DC

的实践状况

以期推动国内相关的理论研究

和实践进展

2DigitalCuration

的演变背景及其概念界定

20

世纪以来

科学数据工作可以分为四个发

展阶段

。20

世纪

40

年代前

科学研究大多处于独

分散状态

科学数据工作刚刚起步

科学数据往

往只是科学研究成果的辅助产品

缺乏有效组织和

管理

。80

年代

以地球

空间和天文等科学数据为

重点保存对象的世界数据中心

(WorldDataCenter)

的成立标志着科学数据基础性地位的确立

科学数

据工作逐步发展成为独特的领域

。90

年代

随着基

因组和蛋白质等大型科学数据库的诞生

科学数据

被提到了支撑科学研究的基础资源的高度[2]。

进入

21

世纪

,e-Science

的出现改变了科学研究的理念

和方式

科学研究越来越依赖于对海量数据的再利

用[12]。

科学数据不仅成为了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的基本单元

而且成为了体现国际科技竞争力的战

略资源

其中

,2001

年以科学数据为对象的

数据

科学杂志

》(DataScienceJournal)

的创刊[14]及

Digit-

alCuration

一词在国际研讨会

“DigitalCuration:dig-

italarchives,librariesande-scienceseminar”

的诞

生[4],

意味着以

DC

为重点的科学数据发展成为了

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此后

,DC

这一术语得到了西方发达国家图书情

报界的广泛应用

即使在西方图书情报界

,DC

一词

也尚没有统一的界定

它与

digitalpreservation(

数字

保存

digitalarchiving(

数字归档

等的内涵和外

延并不相同

但却又有联系

而且均并存使用

不同

学科

不同学者对这些术语的理解均有一定的差

异[3]。

如上所述

,DC

一词首次出现在由数字保存

联盟和英国国家空间中心于

2001

10

19

日在

伦敦举行的国际研讨会

“DigitalCuration:digitalar-

chives,librariesande-scienceseminar”

这一次

国际研讨会被学界认为奠定了

DC

的基础

在档案

专家

图书情报学家

数据管理专家以及学科专家们

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4]。

在渊源上

,DC

可以

追溯到图书馆

博物馆和生物学领域的

“curation”

在这三个学科领域

,curation

不仅仅包括对馆藏

或数据的保存

维护的涵义

还包括价值增值和知识

发展的意义[3]。

此后

,DC

的概念得到了不断的提炼

和完善

比如

英国的

DigitalDataCurationTaskforce

小组认为

DC

是一个新兴的领域

相关术语尚未稳

定和统一

保存

(preservation)

是归档

(archiving)

一个方面

而归档则是

curation

的基础和前提[5]。

2005

9

第一届以

DC

为主题的国际会议

(In-

ternationalDigitalCurationConference)

在英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故事 国的巴斯

举行

在会上专家们专门就

什么是

DC”

进行了热

烈的辩论[6]。

该次会议的主办方

DCC

提出了其操

作性的定义

从广义上讲

,DC

是为了目前和未来的

再次利用而对可靠的数字信息进行维护和增值的活

动[7]。

此外

美国图书情报学家

Shreeves

则认为

DC

是对属于生命周期内的数据进行评价

筛选

重现以

及组织等一系列持续管理的活动

以供未来的获取

和使用[15]。

由此可见

,DC

主要包括以下特征

:(1)

其目的

是数字信息的再利用

;(2)

其对象是可靠的

有再利

用价值的数据

换言之

尚属于生命周期内的数据

(3)

其重点是数字信息的价值增值

;(4)

其过程包括

数字信息的归档

保存

维护等一系列活动

;(5)

保障是需要有数字管理专家

(DataManager)、

数据存

储设备

数据存储工具和足够的资金支持

鉴于此

为了研究的方便

本文将

DC

界定为

一种将科学研

究当中产生的有再利用价值的数据

尤其是实验数

9

吴敏琦

:DigitalCuration:

图书情报学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

通过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处理

进行长期的保存和

维护

以便其他或者后续研究对这些数据进行再处

理和再利用的活动

3DC

的三大领域及其过程

如图

1

所示

从科学数据的生命周期来看

,DC

涉及三个领域

两个迁移过程[8],[16]。

第一领域是

独立研究领域

(Privateresearchdomain)。

科研人员

通过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及其他的研究管理系统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

Excel、Access、SPSS

),

搜集

存储和管理科研当中产生的数据文件

这些数据文

件往往由单个科研人员自行管理

也可能链接到研

究数据存储中心

数据文件的格式也多种多样

缺乏

分类和组织

呈现出较少元数据

动态更新

封闭式

访问

轻度维护和由研究者管理等特征

第二个领

域是合作研究领域

(Sharedresearchdomain)。

科研

人员为其合作伙伴开放部分科学数据和研究结果

合作伙伴可以通过协作支持系统

Plone、TWiki、

Sharepoint

系统等

从合作数据存储中心中远程获取

所需的科学数据

相对于独立研究领域

该领域具

有较为规范的元数据

更新频率较低

授权访问

护力度较强和由研究者管理等特征

第三个领域为

公共领域

(Publicdomain)。

经由前面两个领域而形

成的研究成果得以公开发表

并且进入了公共领域

相关的成果和科学数据可以通过机构库

也可能通

过关联数据的形式

供公众访问

相对于前面两个

领域而言

该领域的数据呈现大量较为规范的元数

较少更新

公开访问

维护力度最强并由专门的

DC

机构管理等特征

由独立研究领域到合作研究领域的迁移过程为

协同

Curation

的迁移过程

在得到研究团队领导的

授权后

一般由其团队的

IT

人员为主

图书馆的数

据管理专家参与

将科学数据从研究数据存储中心

迁移到合作数据存储中心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解决

目标数据的选择

元数据的规范

数据的标准化和规

范化处理

数据的访问权限以及数据的批量迁移技

术等问题

由合作研究领域到公共领域的迁移过程

为发布后的

Curation

迁移过程

这一过程则由图书

馆的数据管理专家为主

团队的

IT

人员为辅将数据

迁移到公共数据存储中心

在这一过程中除了需要

解决第一个迁移过程中的问题外

还需要解决数据

的永久识别码

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联

元数据与其

他元数据之间的关联等独特的问题

1DC

的领域界限及其过程

4DC

的实践与进展

4.1DC

的实施机构

从全球范围来看

,DC

是一项自上而下的

由国

家政策层面推动并以图书馆作为主要的业务承担机

构的新型服务项目

其实施涉及国家层面

高校层

面以及图书馆层面的具体操作结构

其中

国家层面

的机构主要负责相关的标准制定

战略规划和行业

指导等问题

高校层面的机构主要负责高校范围内

DC

计划

战略支持及开展

DC

所需要的各种资源

支持等问题

而图书馆层面的机构则主要研究

DC

的技术

规范

规则

以及具体实施和执行

DC

基础

性工作

01

图书馆杂志

(LibraryJournal)2012

年第

3

(Vol.31.No.3)

国家层面的机构

例如

英国的

DigitalCuration

Centre(DCC)。

英国是

DC

领域的先行者

早于

2004

年就成立了

DCC,

由其信息系统合作委员会

(JointInformationSystemsCommittee)

和研究委员会

数字化科学核心项目

(ResearchCouncilse-Science

CoreProgram)

共同合作运营

。DCC秋色秋韵的唯美诗句

中心为

DC

领域

提供战略规划

国际和国家相关计划的制定

、cura-

tion

工具的研发

、curation

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技

能培训

业内的合作和交流等方面的重要服务[9]。

又如

希腊的

GreekDigitalCurationUnit(DCU),

是希腊于

2007

年成立的隶属雅典研究中心的一个

专门从事

DC

战略规划

政策制定的国家级机构

它属于

DARIAHProject(DigitalResearchInfrastruc-

turefortheArtsandHumanities)

的一个合作伙伴

艺术人文数据的数字化工作

而且为希腊的中小型

组织提供

DC

的服务[17]。

高校层面的机构

例如

,UniversityofCalifornia

CurationCenter(UC3)

2010

年成立

其宗旨是为

加州大学的图书馆

博物馆

档案馆

学科院系

研究

机构和学者个人提供数字信息资源的

curation

以支撑该校的学术活动[18]。

此外

还有加拿大

多伦多大学的

ischool

建立的

DigitalCurationInstitu-

te[19]等

图书馆层面的机构

。DigitalResearchandCura-

tionCenter(DRCC)

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图书馆

2007

年成立的

专门从事

DC

的中心

由该中心主

持的

DataConservancy

项目于

2009

10

月启动

OAI-ORE

标准

在现有数字化系统和标准上开

datacuration

系统

系统特色包括模块化设计

操作网络

层存储等[20]。

此外

还有普渡大学图书

馆的

DistributedDataCurationCenter[21]等

4.2DigitalCuration

的研究交流活动

国际研讨会和国际刊物的产生唐诗宋词名句 往往是一个新兴

的学科领域或者研究领域得以确立的标志

也是促

进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进展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

首先

DC

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

如前所述

2001

10

19

日在伦敦举行的国际研讨会

(Digit-

alCuration:digitalarchives,librariesande-science

seminar)[4]奠定了

DC

的基础

而对

DC

起着推动作

用的则为

InternationalDigitalCurationConference[22],

该会议从

2005

年开始每年一届

第七届会议将于今

12

月在英国的布里斯托举行

会议的主办方为英

国的

DCC;

会议的主题包括

digitalcuration

的理论研

案例分析

技术和软件和职业教育等

是国际上

DC

领域的合作

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渠道

其次

DC

为主题的国际学术期刊

前文已有提及

2001

以科学数据为对象的

数据科学杂志

》(DataScience

Journal)

的创刊[14],

标志着科学数据发展成为了一

个新的研究领域

。2006

以科学数据和

DC

为主题

的期刊

《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DigitalCuration》

开始创刊则是该领域重要的里程碑

该刊属于开放

存取

(低的近义词 openaccess)

的电子期刊

每年两期

由英国

DigitalCurationCentre

KevinAshley

担任主编

目包括同行评审论文

(peerreviewedpapers)

和普通

论文

(articles),

主题涵盖

DC

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

目前

该刊已经成为是了解国际上

digitalcuration

论研究和实践进展的重要刊物[23]。

4.3DigitalCuration

的教育与职业发展

教育

培训和课程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领域得以

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目前

国外

DC

的教育基本上

已经形成了从本科生到硕士

博士以及在职进修的

课程体系

以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教堂山分校为例

校提供一套完整的

DC

理论与实务课程

该课程已

经与

2006

-2009

年进行了第一阶段

DigCCurrI

项目的施行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图书情报学核心课

、DC

的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

其中

,DC

的专业课

程包括

:ArchivalAppraisal、CarolinaDCFellowsIntro-

du古诗文网经典传承 ctorySeminar、DC:ApplicationandChallenges、Dig-

italLibraries、DigitalPreservationandAccess、Electron-

icRecords、Management、IntroductiontoArchives、Sys-

temsAnalysis、UnderstandingInformationTechnology

forManagingDigitalCollections(LisaGregory,Saman-

thaGuss)。2008

年开始

正处于第二阶段

DigCCurrII

项目的修正和完善当中

预计到

2012

年前开发出

DC

博士研究生课程和教学网络

(DigCCurr)[24]。

此外

伊利诺伊大学图书情报学研究生院也提

供了

DC

教育项目

该项目启动于

2006

主要包括

datacollectionandmanagement,knowledgerepresenta-

tion,digitalpreservationandarchiving,datastandards,

andpolicy

等核心课程

(DataCurationEducationPro-

gram),

是一套主要用于培养研究生和职业教育的课

程[25]。

英国的

DigitalCurationCentre、

田纳西大学的

信息学院

锡拉丘兹大学等也提供了在职进修和研

究生课程班[26]。

而许多图书情报学院也将

DC

的相

关理论和技能纳入到本科生课程当中来[27]。

与此同时

一些大学图书馆开始设立

DC

岗位

比如

纽约大学图书馆的数字服务馆员岗位

(Data

ServicesLibrarian),

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数字项目

11

吴敏琦

:DigitalCuration:

图书情报学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

联络员岗位

(DigitalProjectsLiaison)[24]。

这些岗位

都是大学图书馆在新的形势下所设立的

DC

专业岗

预示着

DC

的发展空间正在不断的扩展

5

结束语

总体而言

国外在

DC

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也尚

处于探索阶段

各高校的图书情报学院和图书馆在

国家机构支持下开始了

DC

的探索性研究和实践

其相关理论研究为图书情报专家和

IT

专家参与科

研人员的研究过程进行理论上的展望和提供了方法

的支持

其相关实践进展则为

DC

提供了试验田

可以预见的是

,DC

提供了高校图书馆在数字时代生

存和发展的新契机

为了抓住这一战略性发展机

遇[28],

赶上国外的发展步伐

建议国内图书情报界

密切关注这一领域的相关进展

积极借鉴国外的理

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着手从不同层面

不同途径

探讨

DC

的相关问题和开展相关的实践

参考文献

1

钱鹏

郑建明

高校科学数据组织与服务初探

[J].

报理论与实践

,2011(2)

2

傅小锋

李俊

黎建辉

国际科学数据的发展与共享

[J].

中国基础科学

,2007(2)

3NeilBeagrie.DigitalCurationforScience,DigitalLibrar-

ies,andIndividuals.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Digital

Curation.2006,1

4Beagrie,N.,&Pothen,P.(2001).Thedigitalcuration:

Digitalarchives,librariesande-scienceseminar.Ari-

adne,30.http://www.ariadne.ac.uk/issue30/digital-

curation/,2011-10-14

5Lord,P.,&Macdonald,A.(2003a).DigitalDataCura-

tionTaskForce.ReportoftheTaskForceStrategyDiscus-

sionDay.Tuesday,26thNovember2002CentrePoint,

LondonWC1.http://www.jisc.ac.uk/uploaded_docu-

ments/CurationTaskForceFinal1.pdf,2011-10-14

访问

6KerrP.,Reddington,F.,&Wilkinson,M.(2005).

Digitalcuration:wheredowegofromhere?Ariadne,45.

http://www.ariadne.ac.uk/issue45/dcc-1st-rpt/.

2011-10-14

7Giaretta,D.(2005).DCCapproachtodigitalcuration,

version1.23,2005,May28.http://dev.dcc.rl.ac.uk/

twiki/bin/view/Main/DCCApproachToCuration,2011-

10-14

8AndrewTreloar,DavidGroenewegen,CathrineHarboe-

Ree.TheDataCurationContinuum:ManagingDataObjects

inInstitutionalRepositories,D-LibMagazine,2007,13

9Hockx-Yu,H.2007.Digitalcurationcentre:Phasetwo.

InternationalJournalofDigitalCuration.2(1),http://

www.ijdc.net/ijdc/article/view/30/33,2011-10-14

访

10

任平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研究在英国

[J].

现代图书

情报技术

,2005(3)

11

谭榕

亓靖涛

新时代新角色

数字保存的监管

[J].

图书与情报

,2011(3)

12

师荣华

刘细文

基于数据生命周期的图书馆科学数

据服务研究

[J].

图书情报工作

,2011(1)

13http://www.sciencedata.cn/,2011-10-14

访问

14http://www.codata.org/dsj/,2011-10-14

访问

15ShreevesS,CraginM.Introduction:InstitutionalReposi-

tories:CurrentStateandFuture.http://muse.jhu.edu/

journals/library_trends/v057/57.2.shreeves.pdf,

2011-10-14

16AndrewTreloar,CathrineHarboe-Ree.Datamanagement

andthecurationcontinuum:howtheMonashexperienceis

informingrepositoryrelationships.VALA2008Confer-

ence.www.valaconf.org.au/vala2008/papers2008/111_

Treloar_Final.pdf,2011-10-14

访问

17http://www.dcu.gr/,2011-10-14

访问

18http://www.cdlib.org/services/uc3/,2011-10-14

访

19http://dci.ischool.utoronto.ca,2011-10-14

访问

20http://ldp.library.jhu.edu/dkc,2011-10-14

访问

21http://d2c2.lib.purdue.edu/,2011-10-14

访问

22http://www.dcc.ac.uk/events/international-digital-

curation-conference-idcc,2011-10-14

访问

23www.ijdc.net,2011-10-14

访问

24LisaGregory,SamanthaGuss,DigitalCurationEducation

inPractice:CatchingupwithTwoFormerFellows.Interna-

tionalJournalofDigitalCuration,2011,6(2)http://

www.ils.unc.edu/digccurr/,2011-10-14

访问

25DataCurationEducationProgram.http://cirss.lis.illi-

nois.edu/CollMeta/dcep.html,2011-10-14

访问

26DigitalCurationEducationinResearchCenters.http://

www.sis.utk.edu/dcerc,2011-10-14

访问

27AlmaSwanandSheridanBrown.Theskills,roleandca-

reerstructureofdatascientistsandcurators:anassess-

mentofcurrentpracticeandfutureneeds:reporttothe

JISC,http://www.jisc.ac.uk/media/documents/pro-

grammes/digitalrepositories/dataskillscareersfinalreport.

pdf,2011-10-14

访问

28

张智雄

数字保存是数字时代信息中心的一项重要战

,http://www.edu.cn,2011-10-14

访问

吴敏琦女

1974-,

湘潭大学图书馆

馆员

收稿日期

:2011-12-06

编发

王宗义

21

图书馆杂志

(LibraryJournal)2012

年第

3

(Vol.31.No.3)

更多推荐

digital是什么意思ital的用法读音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