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数学试卷难度最高的教辅)

幼儿园数学绘本教学活动策略初探

【摘要】绘本是符合儿童阅读的读物,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图文结合。在幼儿

园数学教学活动中,借助绘本,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让幼儿通过

阅读、讨论和探索来理解数学概念,帮助幼儿消化知识,进而转化为幼儿自己的

知识。

【关键词】 幼儿园 数学绘本 策略

对于幼儿,刚开始接触数学书本,数学知识往往是非常枯燥无味的,因此,课堂

上总是喜欢听着听着就被一些更有趣的与数学无关的东西所深深吸引,影响了听

课效率。所以与其在这个关键时候过度关注孩子是否完全接受了冰冷的数学知识,

不如紧紧抓住这一时机,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兴趣,调动数学学习的主动积极

性。数学绘本有着丰富多彩的教学画面,充满少年童趣的教学情境,一波三折,其

中又有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数学内容,符合这一年来阶段幼儿的心理特征,因此数

学绘本能够充分吸引幼儿的更多注意力。利用绘本中的数学故事进行辅助教学导

入绘本数学课程不仅大大度地增强了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综合阅读性和趣味性,

而且在生动、有数学感情和富含寓意的绘本数学故事中也更加能充分让幼儿体会

齐心协力,共同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重要性。数学绘本可以帮助幼儿更直观地

了解数学知识,促使幼儿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原理的认识。因此,

下面就如何开展幼儿园数学绘本教学活动进行总结。

一、开展幼儿数感培养绘本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师要想吸引幼儿的学习注意力,就应该积极为幼儿提供数学学习指

导,鼓励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幼儿数感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教育

工作,幼儿园教师可以积极以《10以内初步数的概念》绘本教学为出发点,逐步

培养幼儿的数感。首先,教师可以让幼儿读一读绘本的内容,并让幼儿初步了解

一下绘本中的数字故事。幼儿在读绘本的过程中,往往会对序数有一个初步的认

识。比如幼儿在阅读到找座位的绘本故事时,幼儿往往会结合图片来理解绘本故

事细节。此时,教师可以让幼儿谈一谈对绘本故事的认识。幼儿往往会逐步给出

“用椅子搭三列火车,分别编号为1、2、3、4、5、6、7、8、9、10号。当列车

员报到第几号座位的时候,该顾客就可以在对应座位上入座。”的正确解读,并

初步认识一下10以内的数字。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继续阅读绘本故事,并

让幼儿理解10以内的数字加减规则。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能会对产生对绘

本所涉及游戏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复现游戏情节。教师可以

准备10个纽扣,并明确“将纽扣分别放在两只手中,当老师说出其中一只手中

的纽扣数量时,幼儿需要说出老师另一只手中纽扣的数量。”游戏规则,并不断

改变其中一只手的纽扣数量,让幼儿猜一猜另一只手中的纽扣数量,从而培养幼

儿的数感。幼儿在参与多次纽扣游戏后,往往能够熟悉10以内的数字加减规则,

并产生对数字加减的浓厚学习兴趣。接着,教师可以继续带领幼儿了解一下顺数

与倒数的绘本内容,帮助幼儿理解数字的先后顺序等内容,从而促使幼儿产生对

数字的初步印象。然后,教师可以继续与幼儿一起做游戏,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

性,促使幼儿在绘本游戏中掌握10以内的数字,进而培养幼儿的数感。

二、开展时间概念培养绘本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师不仅应该积极引导幼儿学习数字相关知识,还应该鼓励幼儿在阅

读绘本时理解基础的时间概念。以《时间》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幼儿阅读绘

本,并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经历来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首先,教师可以让幼儿

谈一谈自己对时间的认识以及生活中与时间有关的经历。幼儿在尝试回顾生活中

的事实时,往往会提及坐校车的时间、起床的时间、吃早饭的时间、下课的时间、

做眼保健操的时间、听歌的时间、旅游的时间等与时间相关的内容。此时,教师

可以引导幼儿分析时刻与时间段的区别,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时间。比如教

师可以让幼儿将自己所提到的时间信息进行整理,并让幼儿谈一谈那些为时刻、

那些为时间段,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然后,教师可以与幼儿共

读绘本,引导幼儿分析绘本中的钟面模型特征,并鼓励幼儿分析绘本中不同图片

的时间信息。幼儿尝试结合故事来谈一谈对时间的认识时,往往会意识到时间与

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接着,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分别说

出钟面中展示的时间,从而帮助幼儿认识时间。随后,教师可以以时间的意义为

例,引导幼儿从生活中的动植物生命等内容出发来认识时间的意义,进而鼓励幼

儿珍惜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进而达到高效教育的目标。最后,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为幼儿展示一下电子钟表的时间等内容,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给

出时间的读数,进而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三、开展空间概念培养绘本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师要想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就应该带领幼儿了解空间概念知识。

以《形状变变变》绘本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带领幼儿阅读绘本,了解绘本所涉

及的几点数学知识,然后再带领幼儿尝试制作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进而培养幼

儿的空间观念。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让幼儿课下预习数学绘本内容,并

让幼儿在课上谈一谈自己的预习学习心得。然后,教师对幼儿的课下学习表现表

示肯定,并鼓励所有幼儿在课下积极阅读绘本,进而提高幼儿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然后,在课上,教师可以继续带领幼儿阅读数学绘本,引导幼儿深入了解三角形、

圆、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五边形、圆柱、圆锥、梯形等内容。幼儿在绘本

阅读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学习问题。此时,教师要对幼儿进行适度地引导,

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学习问题。幼儿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谈对不同图形

的认识,并提出自己的学习困惑。这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分析不同图形之间的

区别与联系,进而促使幼儿掌握不同图形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幼儿的几何与直观

感。然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高绘本学习难度,带领幼儿尝试手工制作图形,进而

提高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必须的学习

用品,并为幼儿展示一个图形制作的方法,然后让幼儿分组自由创作。幼儿在分

组合作完成手工作业时,常常会结合绘本内容进行适度创作,并尝试给出自己的

设计理念。此时,教师要分别对幼儿进行学习指导,鼓励每小组的幼儿发挥想象

力,制作不同的手工图形,从而提高幼儿的合作探究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数学

学习活力。最后,教师可以邀请每小组的幼儿对本小组的作品进行讲解,并对每

小组的手工作品进行评价,进而提高所有幼儿的活动参与度,培养幼儿的空间意

识。

总之,数学绘本通过有趣的童话情景,巧妙地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绘本故事中,

不仅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绘本的魅力,而且还为教师提高幼儿园数学教学的有

效性搭建了一个展示的舞台,更为孩子们开心、快乐地学习创造了一个更为广阔

的空间,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因绘本变得更精彩。

参考文献:

[1]李新美.数学绘本活动,让孩子学习更轻松[J].小幼儿,2014,(05):

44.

[2]娄文瑶.浅谈绘本在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2013,

(09):91.


更多推荐

幼儿,绘本,数学,时间,学习,教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