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6日发(作者:湛江中考数学试卷广东版)

5年级的数学的简单小故事

【篇一:5年级的数学的简单小故事】

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的圆规也很难画

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

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

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

真正的数学“天才”是珊瑚虫.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

“刻画”出365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

瑚虫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天仅21.9小时,一年不是

365天,而是400天.

10、唐僧师徒摘桃子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长时间,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

高兴兴回来.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你.我们每

人摘的一样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如果3个3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

人摘了多少个?

沙僧神秘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个4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

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悟空笑眯眯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个5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

你算算,我们每人摘多少个?

11、“>”、“<”和“=”的本领

很久很久以前,数学王国里乱糟糟的,没有任何秩序.0~9十个兄弟不仅在王国中称王称霸,而

且他们彼此之间总是吹嘘自己的本领最大.数字天使看见这种情况很生气,于是就派“>”、“<”

和“=”三个小天使到数学王国,要求他们一定要让王国变得有秩序起来.三个小天使来到了数学

王国,0~9十兄弟轻蔑地盯着他们,“9”问道:“你们三个是干什么的?我们的王国不欢迎你们.”

“=”天使笑了笑说:“我们是天使派到你们王国的法官,帮助你们治理好你们的国家.我是

‘等号’在我两边的数字总是相等的;这两位是‘大于号’和‘小于号’他们开口朝谁,谁就大,

尖尖朝谁,谁就小.0~9十兄弟一听他们是数字天使派来的法官,以及“=”的介绍,都乖乖地服从

“>”、“<”和“=”的命令. 从此以后,数学王国越来越强盛,而且有着十分严格的秩序,任何

人都不会违反.

12、“0”的故事

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

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

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这件

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

没有“0”这个怪物,于是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住,使他两手

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但是,虽然

“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

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

了.

13、最古老的数学趣题

在七间房子里,每间都养着七只猫;在这七只猫中,不论哪只,都能捕到七只老鼠;而这七只

老鼠,每只都要吃掉七个麦穗;如果每个麦穗都能剥下七合①麦粒,请问:房子、猫、老鼠、麦穗、

麦粒,都加在一起总共该有多少数?

答案:总数是19607

房子有7间,猫有7x7=49只,鼠有7x7x7=343只,麦穗有7x7x7x7=2401个,麦粒有

7x7x7x7x7=16807合.全部加起来是7+72+73+74+75=19607

14、蜂窝猜想

蜂窝是一座十分精密的建筑工程.蜜蜂建巢时,青壮年工蜂负责分泌片状新鲜蜂蜡,每片只有

针头大小而另一些工蜂则负责将这些蜂蜡仔细摆放到一定的位置,以形成竖直六面柱体.每一面蜂

蜡隔墙厚度及误差都非常小.6面隔墙宽度完全相同,墙之间的角度正好120度,形成一个完美的

几何图形.人们一直疑问,蜜蜂为什么不让其巢室呈三角形、正方形或其他形状呢?隔墙为什么呈

平面,而不是呈曲面呢?虽然蜂窝是一个三维体建筑,但每一个蜂巢都是六面柱体,而蜂蜡墙的总面

积仅与蜂巢的截面有关.由此引出一个数学问题,即寻找面积最大、周长最小的平面图形.

15、蜗牛爬井

德国数学家里斯曾出过这样一道数学题:井深20尺,蜗牛在井底,白天爬7尺,夜里降2尺,

几天可以到达井顶?

分析:如果认为答案是20/(7-2)=4就大错特错了!解这道题的关键是把最后一天爬行的

情况与前面几天爬行的情况区别考虑.

蜗牛前3天昼夜爬行的高度:

16测量金字塔的高度

有一天,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他也上去看.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

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泰勒斯就到找法老了.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泰勒斯说只

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大家都觉得很奇怪.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

长的时候,就去量金字塔.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把这两个长度加起

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

字塔的高度.

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几个

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

这个数字.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

“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过了一

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罗马教皇的权

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

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

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

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

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

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下面就是一个小故事,是一个数字

之间的故事. 有一天,数字卡片在一起吃午饭的时候,最小的一位说起话来了. 0弟弟说:“我们大

家伙儿,一起拍几张合影吧,你们觉得怎么样?” 0的兄弟姐妹们一口齐声的说:“好啊.” 8哥哥

说:“0弟弟的主意可真不错,我就做一回好人吧,我老8供应照相机和胶卷,好吧?” 老4说话了:

“8哥,好是好,就是太麻烦了一点,到不如用我的数码照相机,就这么定了吧.” 于是,它们变忙了起

来,终于+号帮它们拍好了,就立刻把数码照相机送往冲印店,冲是冲好了,电脑姐姐身手想它们要

钱,可它们到底谁付钱呢?它们一个个呆呆的望着对方,这是电脑姐姐说:“一共5元钱,你们一共

十一个兄弟姐妹,平均一人付多少元钱?” 在它们十一个人中,就数老六最聪明,这回它还是第一个

算出了结果,你知道它是怎么算出来的吗?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

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1+2+3+ . +97+98+99+100 = ? 老

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 原来呀,高斯

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1+2+3+4+ . +96+97+98+99+100 从此以后高斯

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

天才!

你看看合适么,谢谢

【篇二:5年级的数学的简单小故事】

69数学趣味小故事

聪明的小男孩

从前,一个国王经常给身边的大臣出难题来取乐,如果大臣答对了,他将用小恩小惠给点

赏赐;如果答不出来,那将受罚,甚至被砍头。

一天,国王指着宫里的一个池塘问:“谁能说出池子里有多少桶水,我就赏他珠宝。如果

说不出来,我就要‘赏’你们每人50大鞭。”大臣们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难住了。

正在大臣们心慌意乱之际,走过来一个放牛的小男孩。他问清了事情的缘由之后说:“我

愿意见见这位国王。”

大臣们把小男孩带到了国王身边。国王见眼前的小男孩又黑又瘦又小,便怀疑说:“这个

问题答上来有奖,答不上来可要被砍头的,你知道吗?”在场的人都替这个小男孩捏了一把汗,

可小男孩却不慌不忙地回答出国王的问题。国王无奈之下,拿出珠宝奖励给了小男孩。小朋友

们,你知道他是怎样回答的吗?

其实,国王出的是一道条件不足的问题。在正常的思维模式下是无法找出正确答案的。小

男孩正好抓住这一关键。他是这样回答的:“这要看桶有多大:如果桶和池塘一样大,就是一

桶水;如果桶只有池塘一半大,就是有两桶水;如果桶是池塘的三分之一大,就是3桶水……”

小男孩实际上打破了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他的头脑多么聪

明,多么灵活啊!

一个故事引发的数学家

陈景润是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

“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

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个

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

28=5+23,100=11+89。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

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

正确的。

从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读了中

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

兴趣是第一老师。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引

发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更多推荐

数学,国王,问题,使用,起来,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