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4日发(作者:2014淄博中考数学试卷)

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数学试卷【三篇】

一、填空

1.一辆汽车6小时行了360千米,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比值是( ),比值表示( );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的比是( ),比值是( ),比值表示( )。

考察目的:比的意义;求比值和化简比。

2.晨晨看一本书,已看页数与剩下页数之比是5:3。已看页数是剩下页数的 ;剩下页数是已看页数的 ;已看页数占全书的 ;剩下页数占全书的 。

考察目的:比的意义和比的应用。

3.( )/40 9÷( ) ( ):16 ( )(填小数)。

考察目的: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4.一个比的后项是2,比值是2,前项是( );假设这个比的前项是2,比值是2,后项是( )。

考察目的:比的前项、后项与比值之间的关系。

5.(1)把0.75: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2)把 小时:25分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考察目的:利用比的根本性质化简比;求比值。

二、选择

1.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调制了一杯蜂蜜水。甲调制时用了30毫升的蜂蜜,150毫升水;乙调制时用了4小杯蜂蜜,16小杯水;丙调制时用的水是蜂蜜的6倍。( )调制的蜂蜜水最甜。

A.甲 B.乙 C.丙 D.无法推断

考察目的:利用比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2.一个比的前项是8,假如前项增加到1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当( )。

A.增加16 B.乘以3 C.增加8 D.除以

考察目的:比的根本性质的敏捷运用。

3.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要8天完成,乙队单独做要10天完成。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之比是( )。

A.8:10 B.5:4 C. D.4:5

考察目的:将比的意义与简洁的工程问题相结合。

4.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是11:6:5,按角分类,这是一个

( )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无法推断

考察目的:比的应用,结合三角形的有关学问。

5.已知甲:乙=3:4,乙:丙=3:2,那么甲、乙、丙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甲=乙=丙

考察目的:比的根本性质。

三、解答

1.大齿轮有100个齿,每分钟转25转;小齿轮有25个齿,每分钟转100转。

(1)写出大齿轮和小齿轮齿数的比,并求出比值;

(2)写出大齿轮和小齿轮每分钟转数的比,并求出比值;

(3)比拟上面两题的结果,说说你的发觉。

考察目的:比的意义;求比值。

2.一个长方形,它的长和宽的比是3:2,假如长增加2米,这个新长方形的周长是24米,求新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

考察目的:比的根本性质;比的应用;长方形中与周长有关的计算。

3.如图。用120 cm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长、宽、高的比是3:2:1。

(1)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2)要在长方体框架的外表贴上彩纸,至少需要预备多少平方厘米的彩纸?(接头处不计)

考察目的:比的应用;长方体的体积和外表积计算。

4.成年人的足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某小区发生了一起盗窃大事,在犯罪现场留下了一个长24厘米的足印。经过周密侦察,锁定了四名犯罪嫌疑人,下表是这四名犯罪嫌疑人的身高记录。

请你依据以上信息计算说明:这四人中,谁的嫌疑?

考察目的:利用比的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5.盒子里有三种颜色的球,黄球个数与红球个数的比是2:3,红球个数与白球个数的比是4:5。已知三种颜色的球共175个,红球有多少个?

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数学试卷2

一、 推断题(每道小题 2分 共 8分 )

1. 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 )

2. 两圆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 )

3. 半圆形的周长就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 ( )

4. 通过一个圆的圆心的直线是这个圆的对称轴. ( )

二、 填空题(1-10每题 2分, 第11小题 18分, 共 38分)

1. 通过( ),并且两端都在( )的线段,叫做直径.

2. 当π取3.14时,16π=( ),48π=( ).

3. 圆的对称轴有( )条,半圆形的对称轴有( )条.

4. 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 )

5. 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 )倍.

6. 一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它的周长是( ),面积是( ).

7. 用一条长9.42分米的铁丝围成圆的面积是( )

8. 甲圆半径是2厘米,乙圆半径是5厘米,甲圆周长和乙圆周长的比是( ), 乙圆面积与甲圆面积的比是( ).

9. 在一个周长是28厘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的圆,圆的面积是( )

10. 一个半圆的半径是10厘米,它的面积是( )

11. 填表 半径 直径 圆周长 圆面积 2厘米 5米 12.56分米

三、 应用题(1-3每题 6分, 4-6每题 7分, 第7小题 8分, 共 47

分)

1. 一只大钟,它的分针长40厘米.这根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

2. 通过一座桥,直径是1.2米的车轮需转500圈,这座桥长多少米?

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数学试卷 3

一、直接写出得数。

720×40= 600×60=

0×988= 400×50=

150×4= 506×80=

102×7= 204×40=

二、填空题。

1. 300个18是( )。

2.某高速列车的速度是每小时574千米,这个速度可以写作( )。

3.一辆家用轿车在高速大路上匀速行驶180千米用了2小时,这辆汽车的速度可以记作( )。高速列车在正常行驶时速度可以到达家用轿车的3倍,高速列车2小时可以行驶( )千米。

4. 320×5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5.200个18是( ),125的40倍是( )。

三、在 里填上“>”“<”或“=”。(8分)

120×80 12×800 160×70 16×700

500×16 900×8 57×300 30×580

四、依据32×25=8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32×75=( ) 320×25=( )

64×75=( ) 32×( )=4000新 课 标 第 一 网

五、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小明5分钟走325米,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这是一道求( )的题目。

A.时间 B.路程 C.速度 D.不能确定

2.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 )。

A.四位数 B.五位数

C.四位数或五位数 D.不能确定

3.两数相乘积是180,假如一个因数乘3,另一个因数也乘3,那么积( )。

A.不变 B.乘6 C.乘9 D.乘3

4.两数相乘,假如一个因数乘10,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应当( )。

A.乘10 B.除以10 C.不变 D.乘100

六、列竖式计算。

362×54= 560×56= 29×480=

805×70= 209×60= 350×90=

125×24= 250×60= 178×30=

七、解决问题。

1.某书店为灾区某校捐了2438本图书,平均每班发126本,发完18个班后,学校的图书还有多少本?

2.一列火车从甲地动身去乙地,平均每小时行95千米,经过12小时后,距离乙地还有240千米。甲、乙两地间铁路长多少千米?

3.一个长方形花圃的长是132米,宽是55米,现在假如把宽也增加到132米,成为正方形花圃,面积会增加多少?

4.新一佳超市购进60台豆浆机,每台豆浆机的批发价是180元。

(1)新一佳超市购置这些豆浆机共花多少元?

(2)超市在卖出40台后,开头搞促销活动。豆浆机全部售出后,超市一共赚了多少元?

原价:270元/台

促销价:199元/台

5.学校要为42名运发动购置统一的运动服,商场进行“买十送一”的活动,

每套125元。学校买运动服至少要花多少元?

6.小明在做一道乘法题时,错把一个因数19看成了16,结果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少312。正确的积是多少?


更多推荐

目的,比值,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