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广东学考数学试卷分值)

主题2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参考答案)

【点燃思考】

1、简述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目标制定的依据。

(1)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水平和需要为根本依据:幼儿的认知结构具有鲜明的年龄

特点、幼儿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个别差异、幼儿的发展是整合性的发展。

(2)社会发展的相关要求为直接依据。

(3)数学的学科特点为重要依据。

2、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科学领域的总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共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3、简述选择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内容的注意事项。

(1)活动内容应该全面、浅显易懂,且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从幼儿数学教育内容广度

上来说,要“全”;从幼儿数学教育内容深度上来说,要“浅”;从幼儿学习数学的方法上

来说,要重“操作”。

(2)活动内容应该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

(3)活动内容选择应遵循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幼儿心理的发展顺序。

(4)活动内容应该具有可探索性。

(5)将领域内不同部分的活动内容、不同领域间的活动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

4、简述操作法的含义及其运用要点。

(1)操作法是幼儿运用教师提供的操作材料,按照一定的操作规则和要求,在摆弄、

操作材料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和经验的一种方法。

(2)操作法的运用要点:

第一,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创设适宜的操作条件。

保证每位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提供多层次的操作材料。

给予幼儿充分的操作空间和时间。

第二,明确操作目的、要求和规则。

第三,引导幼儿讨论、整理操作结果。

5、简述讨论法的含义、种类及其运用要点。

(1)讨论法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

知识的方法。

(2)根据讨论的目的和内容,讨论法一般分为四种:

辨别性讨论:常用于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内容进行比较,使幼儿学会比较和积极思考。

修正性讨论:让幼儿认识到操作中的谬误所在,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提出修

正的办法。

交流性讨论:用于多种答案的问题的讨论。

归纳性讨论:帮助幼儿归纳操作中的体验,使之条理化、概念化。

(3)讨论法在运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要再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要有意识地参与讨论,重视讨论的过程;

关注幼儿的能力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讨论。

6、讲述比较法的含义、种类及其运用要点。

(1)比较法使之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的比较,让幼儿找出物体在数、量、形等

方面的异同的一种方法。

(2)按比较形式划分,比较法可以分为对应比较和非对应比较。

对应比较又分为:重叠式、并放式、连线式

非对应比较又分为:单排比较、双排比较、不同排列形式的比较。

(3)比较法的运用要点:

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进行比较。

教师可以运用提问等方式引导幼儿进行比较。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比较形式。

7、略(开放性题型,可自由发挥)

8、略(开放性题型,可自由发挥)


更多推荐

幼儿,讨论,操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