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6日发(作者:数学试卷考差反思总结500字)
《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评课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评课稿5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评课稿1
听了刘老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课后,我科的老师评课
后都觉得受益很深。刘老师自然的教态,亲切的语言,机智的引导都
在这节课中发挥出来,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感受。
一、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入手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
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重要的。教学时,刘老师从熊妈
妈分月饼入手,从分4个月饼到两个,再到分一个,复习平均分的概
念时得出每只小熊分得2个、1个、半个。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明
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
半”。 然后出示分数二分之一,这样对于分数的认识放在了一个宽广
的背景下来学习,学生体会到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一个1/2来表
示。
二、加强直观教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
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
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
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
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
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让学生动手折出1/2和
1/4,直观比较它们的大小。课件显示唐僧分月饼的过程,学生直观的
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
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
三、问题设计有趣味性
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
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学
生的好胜心理强,教师在学生认识了1/4.让学生用纸折出1/4后,给
学生的折法起了他自己的名字,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纷纷折出了其它
折法。在比较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时,起初,学生对分数的比较这一知
识停留在比较表面、比较肤浅的水平上。他们用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来比较分数,教师也不做出判断,而是利用学生喜欢听的故事,将知
识蕴于故事中,在听故事、看课件演示中,使学生主动得构建自己的
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当回过头来再比谁折的分数大的时
候,学生都笑了。而教师也不必再多说什么,学生已经自己推翻了先
前的认识。
这节课总的来说上得很好,这里提一点小小的建议:
教师在总结比较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时,用了一句比较长的话来填
空,学生可能理解不够,完成的效果不是很好,如果教师在学生填完
后在让学生用一句比较简单的句子来总结,如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
分母越大,分数越小。这样的效果也许比较好。
《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评课稿2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掌握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
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
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第一次碰到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吴老
师在教学中创设了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情景,使学生在主动的
操作活动的基础上,感悟理解分数的含义,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在生
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的教学观念。主要有以下特点:
1、创设情境,感悟知识
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平
台,教师在课的开始,借助“兄弟两个分苹果”的事例,引导学生感
知从整数表示两个苹果,一个苹果,到两人分吃一个苹果怎样表示,
自然地将分数产生在平均分基础上的事实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增强
了数学知识间的联系,而且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再如,
学生认识了分数后,设计了“小猴和小猪分吃西瓜”的故事情境,增
强了学习的情趣性。
2、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的过程
通过这节课可以感受到吴老师不是在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在教,
站在教改的新理念的高度上驾驭教材,设计中力求体现新课程强调的
体验性学习,创设了让学生去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写一写等情
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示出自己所发现的分数。不仅让
学生用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
用身体去亲身经历,用心灵去感悟、体验,其中一个重要理念就为学
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
动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的智慧受到挑战,从而实现
有效学习。教师都能够以建构理念为依托,在原有的\'基础上建构新知
识,使学生创造力、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他们主动地建构属于他
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的理解。
3、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和主动建构
“分数”对于学生来讲是抽象的,因此,吴老师在教学中时刻注
意将分数的认识与图形的操作活动相联系,发挥动手操作在学生主动
建构中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学生在用正方形纸折1/4的实践活动中,
通过对不同折法的比较,进一步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认识。学生在用
圆折一个喜欢的分数这一实践活动中,每人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
得到发展与提高,获得成功后的体验,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评课稿3
今天听了陈老师的课我觉得这节课,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思路清
晰,环环相扣。《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
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
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别,学
生初步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
握概念、理解概念。陈老师这节课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在教学时充分
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起点,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情境,并通过自
主探索、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认识几分之一的学习全过
程,感悟分数的含义,能直观地比较分数的大小等。整节课能准确把
握目标,导学生主动学习,具体表现在:
一、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的过程
通过这节课可以感受到陈老师不是在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在教,
站在教改的新理念的高度上驾驭教材,设计中力求体现新课程强调的
体验性学习,创设了让学生去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写一写等情
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示出自己所发现的分数。不仅让
学生用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
用身体去亲身经历,用心灵去感悟、体验,其中一个重要理念就为学
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
动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的智慧受到挑战,从而实现
有效学习。教师都能够以建构理念为依托,在原有的基础上建构新知
识,使学生创造力、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他们主动地建构属于他
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的理解。
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人教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定位为:本册教材主要是利用
直观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的方式,初步理
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大小。陈老师这节课目标定位准确,紧紧
地抓住目标,层层落实。整节课,学生的学具能合理多次使用,达到
了预期的效果。
三、有层次的练习设计是提高有效课堂的保证。
练习设计中,有基础题,稍难题,提高题,上不封顶,下能保底,
是值得我学习的。有了扎实的双基,才带来拓展练习中意外的惊喜。
在最后一题中,学生都能游刃而解,这就真正完成了教学内容。
《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评课稿4
我觉得胡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是深刻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
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
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找准学生新知的“最近发展区”。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
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
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
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
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教学时,注重从学生的这一数学现实出发,
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
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创设具体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
知识体验,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
2、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
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
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提倡教师依据自己所追求的,想要达
到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如胡老师
把生活中的“汽车标志”、“国旗”“巧克力”和一些生活中的图片
等搬入认识分数的课堂,可以说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
放置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场景中简直不值得一提,但我们惊喜地发现,
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事物,成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感悟数学价
值的有效载体。学生从这些生活画面中,不仅联想到了等分数,更重
要的是结合具体表象辩证地体会到了其中的数学算理。这样的设计更
贴近生活,而且将知识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
之中处处有数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评课稿5
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分数,相对整数有很大
的区别,意义抽象,表达准确比较困难。通过邓老师的教学过程,使
我对本节内容有了新的认识。
一、联系平均分引入新课,过渡自然。
本节内容大部分教师都采用这样的导入方法,但邓老师在这里,
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分数和整数的不一样,而且还在平均分的过程和结
果的表达上对学生加以规范,我想这样对学生后面叙述分数的意义有
很大的帮助。
二、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描述粉饼的过程是,有小朋友说出每个小朋友分的二分之
一。这时,教师追问,正方形的二分之一和刚才月饼的二分之一大小
一样吗?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描述,将重要的读出来、重读。随
后教师点拨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如果教师在这里能让学生比较自
己的说法和书上有什么不同,我想学生会对“这块月饼的”理解的透
彻一些,或许引导学生发现与分到整数个的结果的描述有什么不同,
由此来理解分数与整数表示意义的不同。
三、有效预设将错误扼杀在摇篮中。
学生在读分数时会读,但写出读的方法时经常会大小学混淆,教
师在课上故意出错引起学生注意吧,我想学生在练习时这样的错误会
很大程度的降低。
四、多问为什么,激发学生的思考。
分数是1说明什么?分母不一样说明什么?为什么是四分之一不
是六分之一?
等有价值的提问很好的帮助学生巩固了对分数各部分的理解。
五、练习给学生充分自我展示的平台,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
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在形象
的图形帮助下进一步巩固了对分数的认识。
建议:练习中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折法并说说为什么用这样的分
数。练习中有一题中出现卡通动画,建议删去。
更多推荐
学生,分数,认识,学习,知识,教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