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日发(作者:小升初语文数学试卷电子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质量培优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

本语文书大约重

200( )

2

袋面粉大约重

50( )

5

1

元的硬币大约重

30( )

2

.王叔叔上午

10

时从家出发,十个小时后到达目的地,他到达的时间是

( )

3

.在估算

79×4

时,应把

79

看作

( )

,乘积大约是

( )

4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欣的身高

128( )

,体重

30( )

,她跑

50

米需要

12( )

数学课本厚度大约是

6( )

小华立定跳远跳了

15( )

一辆卡车载重量

5( )

,卡车每小时行驶

80( )

5

.笔算加减法时应

( )

对齐,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

( )

。有余数的

除法算式中,余数要比

( )

小。

6

.一辆自行车的价格是

689

元,一辆儿童三轮车的价格是

108

元,买这两样大约需要

( )

元。

7

.妹妹今年

5

岁,爷爷年龄是妹妹的

13

倍。爷爷今年

( )

岁。

8

32

8

( )

倍;

150

4

倍是

( )

二、选择题

9

.三(

1

)班有

45

人参加了美术小组和音乐小组,其中参加美术小组的有

35

人,参加音

乐小组的有

29

人,既参加美术小组又参加音乐小组的有

( )

人。

10

.体育课上,小林立定跳远跳了

15

)。

A

.米

A

.步行

1

千米

C

.做

5

道口算题

B

.分米

C

.千米

B

.上一节数学课

D

.打一场篮球比赛

11

.最有可能

1

分钟完成的事是(

)。

12

.三(

1

)班读过《西游记》的同学有

21

人,读过《三国演义》的有

28

人,两本都读

过的有

13

人,每人至少读过其中的一本,三(

1

)班共有

( )

人。

13

.下面三个算式中,得数最接近

500

的是(

)。

A

143

359 B

700

217 C

284×2

11

14

.淘气和笑笑都折一架同样纸飞机,淘气用了小时完成,笑笑用小时完成,比一

84

比,(

)。

A

.淘气折得快

B

.笑笑折得快

C

.两人折得同样快

D

.无法比较

15

.某校六(

1

)班有学生

52

人,据统计喜欢打篮球的同学有

22

人,喜欢打乒乓球的同

学有

36

人,每一个同学至少喜欢其中一项。那两项运动都喜欢的同学有(

)人。

A

6 B

8 C

12

16

.图中图形周长最大的是(

)。

A

A

17

.直接写出得数。

B

B

C

C

D

D

37×2

80×7

29×3

400×4

54÷9

63

4

2

90

28

62

19

150×5

-=

+=

7

8

87

18

.列竖式计算。(带

的要验算)

☆307

235

☆430

251

275×4

19

.脱式计算。

259

+(

804

546

1000

498

×5

507×

72÷9

468

153

20

.根据下面的分数涂颜色。

21

.学校举行

1

分钟跳绳比赛。小刚比小兰多跳多少下?

22

.学校买来

600

本作业本,分给四年级

248

本,分给三年级

217

本,一共分去了多少

本?还剩多少本?

23

.烤箱

198

元、微波炉

358

元、自行车

750

元、照相机

920

元。

1

)爸爸想买一辆自行车和一个烤箱,需要多少钱?

2

3

部照相机需要多少钱?

3

)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并解决吗?

24

.学校有足球

24

个,篮球

16

个,排球

8

个。

1

)足球的个数是排球的几倍?

2

)羽毛球的个数比篮球的

3

倍还多

5

个,羽毛球有多少个?

25

.学校举办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比赛,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其中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

4

2

数的,获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获一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7

7

26

.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

9

米,宽

5

米。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如果一面靠

墙,篱笆至少要多少米?

27

.三(

1

)班语文得优的有

32

人,数学得优的有

27

人,语文和数学都得优的有

11

人,

没有人一科也没得优,三(

1

)班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g

千克

##kg

##g

【解析】

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1

本语文书大约重

200

克。

2

袋面粉大约重

50

千克。

5

1

元的硬币大约重

30

克。

【点睛】

根据情景选择计量单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2

20

【解析】

用出发时间加上经过时间,就是到达时间。

上午

10

时转化成

24

时计时法是

10

时;

10

时+

10

时=

20

时,所以王叔叔到达的时间是

20

时。

【点睛】

此题考查了时间的推算,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3

80 320

【解析】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时,应将两位数估成整十再进行计算,依此计算并填空即可。

79≈80

,即应把

79

看作

80

80×4

320

,即

79×4≈320

【点睛】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

厘米

##cm

千克

##kg

##s

毫米

##mm

分米

##dm

##t

千米

##km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

计量小欣的身高,结合数据

128

可知:应用

厘米

做单位,计量她体重,结合数据

30

知:应用

千克

做单位,计量她跑

50

米需要的时间,结合数据

12

可知:应用

做单

位。

计量数学课本厚度,结合数据

6

可知:应用

毫米

做单位。

计量小华立定跳远跳了多远,结合数据

15

可知:应用

分米

做单位。

计量一辆卡车载重量,结合数据

5

可知:应用

做单位,计量卡车每小时行驶的距离,

结合数据

80

可知:应用

千米

做单位。

小欣的身高

128

(厘米),体重

30

(千克),她跑

50

米需要

12

(秒)。

数学课本厚度大约是

6

(毫米)。

小华立定跳远跳了

15

(分米)。

一辆卡车载重量

5

(吨),卡车每小时行驶

80

(千米)。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

灵活的选择。

5

相同数位

1

除数

【解析】

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据此填空即可。有余数的除

法算式中,余数要比除数小。

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

一;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要比除数小。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及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的应用。

6

800

【解析】

计算两件商品的总价钱,用加法计算,计算时采用估算法,将

689

估成

690

元,将

108

估成

110

元,依此计算。

690

110

800

(元)

689

108≈800

(元)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万以内数加法的估算,应熟练掌握。

7

65

【解析】

爷爷年龄是妹妹的

13

倍,则用妹妹今年的年龄乘

13

,求出爷爷今年的年龄。

13×5

65

(岁)

则爷爷今年

65

岁。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倍数关系: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8

4 600

【解析】

要求

32

8

的几倍,用

32

除以

8

解答;要求

150

4

倍是多少,用

150

4

解答。

32÷8

4

,则

32

8

4

倍;

150×4

600

,则

150

4

倍是

600

【点睛】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二、选择题

9

A

解析:

19

【解析】

根据

参加美术小组的有

35

人,参加音乐小组的有

29

可得两者的总人数:

35

29

64

(人),这其中把两种兴趣小组都参加的人数多计算了一次,所以根据容斥原理可得两种

兴趣小组都参加的人数是:

64

45

19

(人),据此解答即可。

35

29

45

64

45

19

(人)

【点睛】

本题是典型的容斥问题,解答规律是:既

A

B

A

B

-总数量(两种情况)。

10

B

解析:

B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选择合适的单位即可。

一般人立定跳远能跳

3

米就很厉害了,所以小林立定跳远跳了

15

分米。

故答案为:

B

【点睛】

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

C

解析:

C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和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对每个选项中的事件所需要用的时间进行估算即可选

择。

A

.步行

1

千米大约需要

15

分钟;

B

.上一节数学课大约需要

40

分钟;

C

.做

5

道口算题大约需要

1

分钟;

D

.打一场篮球比赛大约需要

40

分钟。

故答案为:

C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对时间的估计,应熟练掌握。

12

36

【解析】

用读过《西游记》的同学人数加上读过《三国演义》的人数,减去两本都读过的人数,求

出三(

1

)班学生总人数。

21

28

13

49

13

36

(人)

则三(

1

)班共有

36

人。

【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问题,用各部分的总和减去重叠部分,求出实际总量。

13

A

解析:

A

【解析】

计算出各个算式得数与

500

之间的相差,相差最小的最接近

500

,据此即可解答。

A

143

359

502

502

500

2

B

700

217

483

500

483

17

C

284×2

568

568

500

68

68

17

2

,所以

143

359

的得数最接近

500

故答案为:

A

【点睛】

得数与

500

之间的相差越小越接近

500

14

A

解析:

A

【解析】

11

因为淘气和笑笑都折一架同样纸飞机,所以谁用的时间短,谁就折得快,据此比较和

84

的大小即可。

11

因为<

84

所以淘气用的时间短,即淘气折得快。

故答案为:

A

【点睛】

本题的分数表示的是具体的时间,明确折一架同样纸飞机,谁用的时间短,谁就折得快是

解题的关键。

15

A

解析:

A

【解析】

先用

22

加上

36

求出喜欢打篮球与喜欢打乒乓球的人数和,再减去六(

1

)班的总人数

52

就是重复计算的人数,也就是两项运动都喜欢的人数。

223652

5852

6

(人)

所以,两项运动都喜欢的同学有

6

人。

故答案为:

A

【点睛】

此题考查利用容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应用,可以借助图形解决问题。

16

B


更多推荐

时间,计算,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