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2数学试卷分析报告)

小学数学中的几种创新型作业

一、表述型作业

即说的作业,主要是让学生把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

程说给老师听、同学听或家长听,使他们在说理、说解题思路、说

自己创造性发现的过程中,把内心的数学思维过程用准确、规范的

数学语言,有根据、有条理地表达出来。在说的过程中要鼓励他们

多想、多思、多问,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发展思维,而且有利于他们创新意识的形成。教学中可常布置这样

两种说的作业:

1.总结性说。如“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计算(或解题)时是怎

样想的?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等等。通过总结、整理思路,

促进其思维活动的内化,巩固了所学知识;通过说总结了解题方法,

也促进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探索性说(说预习活动)。如“下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这些

内容和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有联系?、你打算怎样去学?”等等。

让学生在说中探寻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那些

说不出、说不清的地方,即探索学习中的疑点、难点,再通过课堂

上的适当点拨、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就能帮助他们创造性地解决这

些问题,非常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自主构建。

二、超市型作业

即自选作业,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

情况自选练习,这样就避免了作业中的“一刀切”,做到既有保底,

又有发展,对于优生来说,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机械重复作业,有

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实践,同时也减轻了学困生作业疲劳

度过重的现象。每一个作业超市中一般都有这样几种类型的作业供

学生选择:1.基本题,可供学困生和中等生选择;2.变式题,可供

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等生选择;3.发展题,可供中等学生和优等生

选择;4.深化题,可供优等生选择。这样就给学生较大的自主性,

适应了个性差异,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水平的教学”,真正

做到“分层设计,各取所需,各有发展。”

三、开放型作业

开放型作业相对于传统封闭性作业而言,它具有开放性、灵活性、

多变性、新颖性、趣味性等特点,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心理需要,但由于教材中开放题较少,因此

教师要结合教材,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从以下几方面

设计一些开放型作业:

1.条件开放。这类题条件或多于或不足,要从不同角度去寻求合

理适当的条件,对它们作出选择和判断;

2.问题开放。即它提出的问题常常是不确定的,每个学生都能发

现并提出不同的问题,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

3.思路开放。即题目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解决问题可以用不同

的知识,不同的策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探索;

4.结论开放。即答案不是唯一的,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需要将认

识结构进行组合、重建,从而得到丰富多彩的答案。

四、实践型作业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除了课堂上多创设一些动手操作的实践情

境,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课外实践活

动,通过合作、交流、讨论、分析、推理等,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

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

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后,设计这样一个实践活动,让学

生分组调查我镇板栗村农民产业结构调整前后的人均收入情况,调

查的方法和方式由学生自己设计,在做好深入的调查、统计、整理、

计算后,让他们结合统计情况分析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产业结构调整前这个村的人均收入大约是多少?调整后呢?

2.与调整后的人均收入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大约增加了多

少?

3.讨论与探索:通过比较,你能发现什么问题?你觉得农村中进

行产业结构调整有没有必要?结合你的所见、所闻、所想,再查查

有关产业结构调整的资料,你能对当前农村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

整,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注意

哪些问题,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吗?


更多推荐

学生,作业,问题,设计,学习,知识,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