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5日发(作者:往年东莞中考数学试卷)

都是“1〞〔西师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藏在数学书里

课题

的秘密》P14-21 〕

1、理解数字“1〞的3种意义,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

目标

2、通过具体情境,初步体会“1〞在不同情境中表示不同的含义。

3、建立数感,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4、继续学习并养成认真倾听,准确表达的习惯。

教材选用了孩子们的作品,对学生进行数字“1〞的直观理解及认识,

教材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学生认识数字“1〞所表示的意义,知道数

分析 与事物的对应关系,使学生看到知识的前后联系,培养学生做个学习数学

的有心人。

教学

看图理解数字“1〞的3种意义。

重点

教学

看图理解数字“1的3种意义。

难点

教具

图片

电化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都认识“1〞吗?〔先把1写在黑板上,指着

1说这句话〕

生:都认识了啊。

师:好,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画的“1〞。

生:1个爱心,1朵花,1个苹果,1艘船,1个房子……

师:哇,看来你们真的都认识“1〞了,那下面我就要来考考你

们咯!愿不愿意接收挑战啊?〔愿意〕愿意就坐直。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自己的绘画作品引入,以挑战的形式切入新

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1、教学“1可以表示单个的物体〞。

师:这个爸爸高高的,他的数量可以用“1〞来表示吗?

生:可以。

师:哇!你们看、这个小头儿子矮矮的,他的数量可以用“1〞

来表示吗?

生:可以。

师:你们是不是觉得他胖胖的啊?他这么胖,那他的数量能不

能用“1〞来表示呀?

生:能。

师:哇!这个孙悟空好瘦啊,他的数量可不可以用“1〞来表示

呢?

生:可以。

师:那这样看来,这个高高的、矮矮的、胖胖的、瘦瘦的,他

们的数量都可以用这个“1〞来表示咯!那你们觉得这个“1〞和我

们的高矮胖瘦有关系吗?认为没有关系的同学请举手。

预设1:如果学生答复不完整,教师:请你答复完整,这个数量

“1〞和高矮胖瘦有没有关系。

预设2:如果学生答复“没有关系〞,教师:其余同学,同意

吗?我再请2个同学来完整说一遍。

师:你们为什么觉得没有关系呢?

预设:因为他们都是一个人啊,他们的数量都是“1〞。

师引导总结:看来,不管是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只要它

们的数量都是“1〞,就都可以用“1〞来表示,所以,这个“1〞 和

高矮胖瘦没有关系。

师:我们再来看,这是个大大的西瓜,它的数量可以用“1〞来

表示吗?

生:可以。

师:这有个小小的葡萄,小小的哟,它的数量可以用“1〞来表

示吗?

生:可以.

师:恩,也可以。这样看来,你觉得这个数量“1〞和大大小小…

预设生接:“1〞和大大小小也没有关系。

师总结: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只要它的数量是“1〞,所以,

就都可以用“1〞来表示,这个“1〞啊,和大大小小也没有关系。

师总结:看来,“1〞和高矮胖瘦、大大小小都没有关系,只要

是单个的物体,都可以用“1〞来表示。〔边说边贴意义1〕大家一起

读一遍:“1〞可以表示单个的物体。

2、教学“1可以表示一个群体〞

师:这是一个同学画的数量“1〞,我怎么看着有点不对呢?你们

觉得呢?谁来说一说?你觉得他画的是“1〞的请举手。

指名学生答复。

预设: 1家人。

师:哦,你觉得是这样的,我再请个最乖的小朋友来说一说。

师:哦,你们都觉得他画的是一家人,所以可以用“1〞来表示,

对吗?〔对〕同意请坐直。

师:看来你们都同意了,这样的也可以用数量“1〞来表示。那

下面我又要考考你们咯。

师:〔课件出示一个班级图片〕它可以用数量“1〞来表示吗?

可以。〔认为可以的请起立,好,坐下〕这是一个班级的学生。

师:〔课件出示一串葡萄〕这个可以用“1〞来表示吗?可以。

认为可以的请举手,好,放下。这是一串葡萄。

师:〔课件出示一群羊〕这个呢?也可以用“1〞来表示。

师:〔课件出示一双鞋〕这个呢?还是可以用“1〞来表示。

师: 看来,这个数量“1〞不仅可以表示单个的物体,还可以

表示……

预设1:如果有学生接话,教师就把学生的话接过来说。〔教师

贴意义2〕

预设2:如果没有学生接话,教师说完整。〔边说边贴意义2〕

师:好,大家一起读一遍:“1〞可以表示一个群体。那生活中

还有哪些“1〞可以表示群体呢?

指名学生答复。

师:哇,你们真棒!举了那么多“1〞可以表示一个群体的例子。

真是一群了不起的小朋友。

2、教学“1还可以动起来〞

师:其实啊,“1〞还有一个其它的小秘密哦?你们想不想知道

呀!〔想〕想知道那赶紧坐直,赶紧看我、看老师,我向前走了一步,

你看我这个“1〞 动起来了。再看〔重读〕,我又跳了一下,这个“1〞

又动起来了。我转了一圈,这个“1〞也动起来了。我弯了一下腰,

还是动起来了。我们这个“1〞的小秘密就是:它还可以动起来哦!

师:好,我们再来看屏幕上还有几个动起来的“1〞,请仔细看哦!

〔课件展示倒水水壶〕师生: 这是倒了一杯水 。

〔课件展示公交车〕师生: 这是公交车开了一站。

〔课件展示爬楼梯1〕师:所有同学、看仔细哦,看看这个小朋

友、他在干什么?仔细看!师生:他爬了一级楼梯。师:哇,这个

动起来的“1〞还是单个的哦。

〔课件展示爬楼梯2〕师:好,我们再来仔细看,眼睛、到!这

个小朋友怎么样了啊?师生:他爬了一层楼梯。师:哇,这个动起

来的“1〞还是一个群体哟。

〔课件展示钟面1〕师生:指针走了一格,这个动起来的“1〞

是单个的还是群体呢?

〔课件展示钟面2〕师生:指针走了一圈,这个动起来的“1〞

是单个还是群体呢?。

师总结:看来,单个的物体可以动起来,一个群体也可以动起

来哟!

〔课件出示唱歌〕师:这个小朋友在干嘛?

预设:在唱歌。

师:那你们想不想唱啊?

预设:想。

师:我们唱什么呢?

预设:唱《找朋友》。

师:那我们下座位一起边唱边找好朋友吧。

全班清唱《找朋友》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唱了一首歌,这也是动起来的“1〞。

师:那生活中还有哪些“1〞可以动起来了呢?

指名学生答复,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

三、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1〞,我们发现了“1〞的秘密,发现

了“1〞的另一些特点,它们是什么呢?

指名学生答复。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都是“1〞〔板书课题:都是“1〞〕

四、画一画

师: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把你心中的“1〞再画一画吧!图不用很

复杂,简单的表示数量“1〞就可以了.

教师巡视。

抽生上台展示。

板书设计:

都是“1〞

“1〞可以表示单个的物体。

“1〞可以表示一个群体。

“1〞还可以动起来。


更多推荐

学生,表示,课件,关系,没有,答复,展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