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7日发(作者:江苏苏北高考数学试卷)

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7年级数学期末考试之前,争取时间就是争取成功,提高效率就是

提高分数。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8﹣9=( )

A.+1 B.﹣1 C.﹣17 D.+17

2、单项式﹣ πxy2的次数为( )

A.﹣ B.﹣ C.4 D.3

3、若a=b,则下列式子错误的是( )

A. a= b B.a﹣2=b﹣2 C.﹣ D.5a﹣1=5b﹣1

4、一元一次方程 x﹣1=2的解表示在数轴上,是图中数轴上的哪

个点( )

A.D点 B.C点 C.B点 D.A点

5、点E在线段CD上,下面的等式:①CE=DE;②DE=

CD;③CD=2CE;④CD= DE.其中能表示E是CD中点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A、B两地相距45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

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速度为120千米/小时,乙车速度为80千米

/小时,经过t小时两车相距50千米.则t的值是( )

A.2 B.2或2.25 C.2.5 D.2或2.5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

7、 的倒数是

8、绝对值是3的数是

9、西宁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年级参加期末考试人

数约为1.2万人,将1.2万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人。

10、54°36′的余角为

11、已知关于x的方程1﹣a(x+2)=2a的解是x=﹣3,则a的值

12、若2x3m﹣1y2与4x2y2n可以合并,则m+n=

13、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AB=6cm,BC=2cm,则

AC=

14、如图,用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拼大正方形,拼第(1)个大正方

形要4个小正方形,拼第(2)个需要9个小正方形…,想一想,按照这

样的方法拼成的第n个大正方形由 个小正方形拼成。

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66分)

15、计算﹣22÷ ×(﹣ )2

16、计算:25×

17、解方程:2(1﹣0.5x)=﹣(1.5x+2)

18、解方程:

19、求2(x2+y2)﹣ (x2y2﹣x2)+ (x2y2﹣y2)的值,其中x=1,

y=﹣3。

20、如图,已知直线AB和CD相交于O点,∠COE是直角,OF

平分∠AOE,∠COF=34°,求∠BOD的度数。

21、西宁市为了鼓励市民节约用水制定阶梯收取水费,每月每户

如果用水量没超过10立方米,则每立方米水费为2.5元;每月每户如果

用水量超过10立方米,超过的部分每立方米在原单价的基础上增加20%

收费.张清家12月份共交水费49元,请问张清家12月份用水多少立

方米?

22、(1)如图1,点C是线段AB上的一点,AB=10,点M,N分

别为AC,CB的中点,MN为多少?请说明理由。

(2)如图2,点C,D是线段AB上的两点,AB=10,CD=4,点

M,N分别为AC,DB的中点,MN为多少?请说明理由。

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8﹣9=( )

A.+1 B.﹣1 C.﹣17 D.+17

【考点】有理数的减法

【分析】先将减法转化为加法,然后再利用加法法则计算即可。

【解答】解:+8﹣9=8+(﹣9)=﹣(9﹣8)=﹣1.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减法,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

则是解题的关键。

2、单项式﹣ πxy2的次数为( )

A.﹣ B.﹣ C.4 D.3

【考点】单项式.

【分析】根据单项式次数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单项式﹣ πxy2的次数为3。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单项式,熟知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

数的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若a=b,则下列式子错误的是( )

A. a= b B.a﹣2=b﹣2 C.﹣ D.5a﹣1=5b﹣1

【考点】等式的性质.

【分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

个数(或字母),等式仍成立;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

的数(或字母),等式仍成立。即可解决。

【解答】解:A、左边乘以 ,右边乘以 ,故A错误;

B、两边都减2,故B正确;

C、两边都乘以﹣ ,故C正确;

D、两边都乘以5,再都减1,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

(或式子)结果仍相等;等式的两边同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0)结

果仍相等。

4、一元一次方程 x﹣1=2的解表示在数轴上,是图中数轴上的哪

个点( )

A.D点 B.C点 C.B点 D.A点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数轴

【专题】计算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

【分析】去分母,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求出方程的解,即

可作出判断

【解答】解:方程去分母得:x﹣2=4,

解得:x=6,

把方程的解表示在数轴上,是图中数轴上的D点,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

题的关键。

5、点E在线段CD上,下面的等式:①CE=DE;②DE=

CD;③CD=2CE;④CD= DE.其中能表示E是CD中点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

【专题】推理填空题

【分析】点E如果是线段CD的中点,则点E将线段CD分成两段

长度相等的线段,即:CE=DE由此性质可判断出哪一项符合要求

【解答】解:假设点E是线段CD的中点,则CE=DE,故①正确;

当DE= CD时,则CE= CD,点E是线段CD的中点,故②正确;

当CD=2CE,则DE=2CE﹣CE=CE,点E是线段CD的中点,故

③正确;

④CD= DE,点E不是线段CD的中点,故④不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只有④是错误的。

故选:C。

【点评】本题考点:线段中点的性质,线段的中点将线段分成两

个长度相等的线段。

6、A、B两地相距45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

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速度为120千米/小时,乙车速度为80千米

/小时,经过t小时两车相距50千米.则t的值是( )。

A.2 B.2或2.25 C.2.5 D.2或2.5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应该有两种情况,第一次应该还没相遇时相距50千米,

第二次应该是相遇后交错离开相距50千米,根据路程=速度×时间,

可列方程求解。

【解答】解:设经过t小时两车相距50千米,根据题意,得

120t+80t=450﹣50,或120t+80t=450+50,

解得t=2,或t=2.5

答:经过2小时或2.5小时相距50千米。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能

够理解有两种情况、能够根据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

7、的倒数是

【考点】倒数

【专题】推理填空题

【分析】此题根据倒数的含义解答,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所以﹣7的倒数为1÷(﹣1 )

【解答】解:﹣1 的倒数为:1÷(﹣1 )=1÷(﹣ )﹣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倒数.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乘积

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8、绝对值是3的数是 ±3

【考点】绝对值

【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得|3|=3,|﹣3|=3,故求得绝对值等

于3的数。

【解答】解:因为|3|=3,|﹣3|=3,所以绝对值是3的数是±3,

故答案为:±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掌握绝对值性质的逆向

运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西宁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年级参加期末考试人

数约为1.2万人,将1.2万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2×104 人。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

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

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

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解答】解:将1.2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2×104。

故答案为:1.2×104

【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

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

a的值以及n的值。

10、54°36′的余角为 35°24′

【考点】余角和补角;度分秒的换算。

【分析】根据余角的定义列出算式,然后再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90°﹣54°36′=35°24′

故答案为:35°2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余角的定义和度分秒的换算,掌握余

角的定义以及度分秒的换算是解题的关键。

11、已知关于x的方程1﹣a(x+2)=2a的解是x=﹣3,则a的值

是1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分析】把x=﹣3代入方程即可得到一个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

求得a的值。

【解答】解:把x=﹣3代入方程得:1+a=2a,

解得:a=1

故答案是:1

【点评】本题考查了方程的解的定义,方程的解是能使方程左右

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理解定义是关键。

12、若2x3m﹣1y2与4x2y2n可以合并,则m+n= 2


更多推荐

等式,表示,线段,方程,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