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7日发(作者:青岛版数学试卷图形填空)

古诗词中的数学问题

中国古代以数学问题的描述为主的诗词很多,仔细解读这些诗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人的解题思想,提高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爱好。

一、周瑜寿数

而立之年督东吴,早逝英年两位数;

十比个位正小三,个位六倍与寿符;

哪位同学算得快,多少年寿属周瑜?

诗中的“寿”指的是年龄.诗的意思是:周瑜病逝时的年龄是一个大于30的两位数,其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小3,个位上的数字的6倍正好等于这个两位数,求这个两位数?

解:设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为x,个位上的数字为y,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这个两位数是36,即周瑜共活了36岁.

二、官兵分布

一千官兵一千布,一官四尺无零数;

四兵才得布一尺,请问官兵多少数?

这首诗的意思是:一千名官兵分一千尺布,一名军官分四尺,四名士兵分一尺,正好分完,问军官和士兵各多少名?

解:设有x名军官,y名士兵,根据题意,

三、百馍百僧

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

小僧三人分一个,几多大僧几小僧.

这道题用现代文叙述是:有100个和尚分吃100个馒头,如果大和尚每人吃3个,小和尚3个人吃一个,问: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人?

解:设大和尚有x人,小和尚有y人,则

答:大和尚有25人,小和尚有75人.

四、百羊问题

甲赶养群逐草茂,乙拽肥羊一只随其后,

戏问甲及一百否?甲云所说无差谬,

所得这般一群凑,再添羊群小半群,

得你一只来方凑,玄机奥妙谁猜透?

说明:诗中“半群”、“小半群”,是古人对几个常用分数的习惯

“一群凑”是指再增加一群,即为原来的“2倍”.

这道题的意思是,甲赶着一群羊去找草料茂盛的地方,乙牵着一只肥羊从后面赶上来,乙问甲,“你这群有100只吗?”甲答道:“若我

牵的那只也算进去,正好凑满100只.”问这群羊有多少只?

解:设这群羊有x只,由题意,得

解之,得x=36(只).

五、鸡兔同笼问题

鸡兔同笼不知数,三十六头笼中露,

看来脚有一百只,几多鸡儿几多兔.

这道题目用现代文表为:若干只鸡兔被关在同一个笼里,笼里有鸡头、兔头共36只,有鸡脚、兔脚共100只,问鸡兔各有几只?

解:设鸡有x只,则兔有(36-x)只,由题意,得

2x+4(36-x)=100.

解之,得x=22(只),于是36-x=14(只).

六、张百买鸡

一百钱买一百鸡,公鸡每只五钱齐,

雏鸡一钱买三只,三钱一只是母鸡.

有请聪明能算者,三种买法列算题.

这是一道著名的“百鸡问题”,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张丘建所

出.其大意是“一百元钱买一百只鸡,小鸡一元钱三只,母鸡三元线一只,公鸡五元钱一只,小鸡、母鸡、公鸡各买几只?”

解:设x、y、z表示小鸡、母鸡、公鸡的只数,则

(2)×3-(1),得8y+14z=200,

≤100/7且,z是4的倍数.

∴z=0,4,8,12.这时y=25,18,11,4.

七、寺内僧多少

清人徐子云《算法大成》中有一首诗:

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用尽不差争。

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

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

【解析】

设寺内有X个僧人。

x/3+x/4=364

x=624

得出有624个僧人。

八、李白醉酒

李白号称酒中之仙,有《李白醉酒》的数学诗来描述李白饮酒作诗的豪放之情:

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

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

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

试问壶中原来有酒几斗?

答案:7/8斗。


更多推荐

数学,意思,问题,军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