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7日发(作者:大竹中考数学试卷讲解)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

析(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一)在数与代数方面新这一册教材安排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积在100以

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接近整十、整百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整十数、整百数、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验算。

分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的大小的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千克和克的认识,相关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间隔排列现象中的规律。

(二)图形与几何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有关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

(三)综合和实践

周长是多少

多彩的“分数条”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

1、联系对四则运算的已有的认识及相关的计算经验,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估算和笔算。联系对四则运算

意义及相关的数量关系的已有知识,理解并掌握与“倍”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和简单的两

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增强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联系日常生活经验,

认识千克和克,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学会解决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结合实例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

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了解生活的平移、旋转、

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3、联系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

算,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千克和克的认识,以及“动手做”和综合实践,尝试从多

少、长短、轻重等不同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逐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4、在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以及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从已知条件出发并在条件和

问题之间建立联系的思考方法,体会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法,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

经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7、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

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

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2

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7、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开拓思路。

8、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

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9、用好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10、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

四、课时安排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7课时

千克和克 3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 5课时

周长是多少 1课时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5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 4课时

间隔排列 1课时

平移、旋转、轴对称 2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 4课时

多彩的分数条 1课时

期末复习 5课时

3


更多推荐

教材,学生,问题,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