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4日发(作者:恢复高考的数学试卷题目)
利用数学区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 有思维体操的美称, 是发 展
思维、培养能力的有效载体。儿童对数概念的学习和掌握,主 要是依
靠儿童本身的建构, 即数概念是每个儿童自己从物体的各 种关系中建
立起来的, 是思维的产物。 因而组织和创设一个让儿 童能在其中尽
其所能, 充分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合适的环境在幼 儿园数学教育中显
得尤为重要。 数学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 自由 的活动,能使幼儿在
活动中轻松愉快、没有心理压力,可以按照 自己的学习方式、 速度去
操作实践, 对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发展起 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在幼儿
园数学教育活动中,我们从数学区 域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氛围
的营造,到区域活动形式的多 元化以及多角度的区域活动评价出发, 使
数学区域活动成为幼儿 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为幼儿今后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
一、环境创设 新《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
通过环境 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对此,我们根据幼
儿的 年龄特点,从数学区墙面的布置、材料的投放、师生互动的良好 氛
围上进行全方位、 多元化地创设和利用, 以充分发挥环境这位 无声
教师的价值作用。
1. 变化无穷的数学墙饰
数学目标有一定的内在连续性, 必须在前一经验的基础上增 加
难度,提出新的要求。我们结合主题,设计与主题相关的、相 吻合的
内容,然后师生一起在墙面上布置,突出主题内容,进行 环境渲染,
引起幼儿注意,吸引孩子走近。 例如:当小班组织“我 的家”主题活
动时,老师就在数学区布置了“数数我家有几 口”?的墙饰,孩子们
将爸爸、妈妈、宝宝的头像贴在一个个五 颜六色的小房子上, 并愉快
地和小伙伴一起数数, 有的说我家有 三口,找个数字“ 3”贴到自己
的小房子上,有的说我家还有爷 爷奶奶,有 5 个人,就高高兴兴地找
个“ 5”贴上去。这个“我 爱我家”的数学墙面让孩子们留连忘返,
玩在其中又乐在其中。 又如中班老师根据主题“交通工具”设置了停
车场的活动内容, 孩子们根据不同的数字、 圆点画上相应数量的汽车,
再把自己的 作品张贴到墙上老师准备的彩色底板上, 孩子们相互交流,
体验 着成功的快乐。 这样老师随着主题的变化不断更换墙饰内容, 变
化无穷的墙饰始终吸引着孩子们探求的目光。
2. 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 皮亚杰称之为“逻辑数理知识”的数概
念, 是不能直接用语 言来教的, 我们也曾陷入于“孩子听懂了但不
会做”的困惑。 皮
亚杰认为, 数学开始于对物体的动作, 真正理解数意味着儿童通 过
自己的活动发现或能动地建立关系。 “数学首先是, 也是最重 要的,
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因此,要让孩子真正理解数学, 必须让他们
与丰富多彩的材料互动。于是,蚕豆、黄豆、花生等 各类种子,纽扣、
纸杯、小勺等各种生活用品,盒子、瓶子、小 棒等废旧物品都成为了
孩子探究、 感知数学概念的把玩不厌的材 料。如:孩子们非常喜欢看
更多推荐
数学,孩子,活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