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7日发(作者:增城高考数学试卷题型分值)
第三单元 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读、写5以内各数,注意形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
写字姿势,注意书写工整。
2.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顺序,会区分几个(基数含
义)和第几个(序数含义)。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能对5以内的数进行
分与合)。
3.认识符号“>”“<\"“=”,并知道它们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
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
减法。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6.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
1.教材内容和作用
这一单元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二是
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材的具体安排是:先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学习0的
认识和加减法,最后进行整理和复习(如下图)。
第1页 共10页
这部分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
开始。在此阶段,要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使学生了解数学的用
处、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材编排特点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1~5各数的认识相对集中编排。
将1~5各数的认识相对集中编排,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其一
是数小,抽象程度较低,学生容易理解;其二是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
已对5以内各数有一定的认识;其三是可以缩短教学时间,保证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
(2)认数与加减计算穿插进行,适当结合。
认数与加减计算穿插进行、适当结合,这是本册教材的一个显著
特点。而这一特点在本单元有着明显的体现。
本单元的纵线结构是: 1~5的认识——1~5的加减法——0的
第2页 共10页
更多推荐
学习,学生,进行,数学,单元,教材,教学,含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