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8日发(作者:2007高考新课标i数学试卷)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统计的基本知识的。为了

让学生能了解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通过参与

有趣的调查活动,使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了解调查的方法,学习收集、整

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本单元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调查、记录和

整理结果,意在使学生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和记录方法的多样性。学会用画“正”字法记

录数据,使结果易于整理。

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与统计相关的初步知识,为本单元进一步学习调查、记录

和整理、简单分析数据奠定了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与统计相关的生活场景,只是学生

没有发现,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研究和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

活”。

  1.让学生经历抽样调查、记录、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

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

新能

力。

1.进一步获得统计活动的经验,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和统计的必要性。

本单元的两个统计活动是调查学生喜欢的校服颜色和投票决定参加比赛的人选,使学生

进一步体验数据调查、收集和整理的过程,特别是学生要自己进行数据的调查记录,体验抽

样调查的合理性、记录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获得数据统计的经验。此外,在根据统计表中

的数据回答问题或作出推测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统计的意义和必要性。

2.从多种方法中选择优化。

无论是调查方法还是记录数据的方法都是多种多样的,学生的思维也是灵活多样的,在

教学时教师不能强求划一,而是应该从众多的方法中,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学会自己分析,

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数据进行调查、记录并整理分析。这一优化过程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这

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 调查、记录和整理1课时

2 练习一1课时

调查、记录和整理。(教材第1、第2页)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能正确填写统计表。

2.在具体的统计过程中,体会记录数据方法的多样性,优化记录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意识。

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能正确填写统计表。

难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意识。

课件。

师:新学期开学了,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你希望是学校做主选择校服的颜色呢?还

是有什么别的想法?

生1:应该征求大家的意见,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

生2:是啊,用大家喜欢的颜色做校服,我们会更喜欢穿校服,也会更好地投入学习。

师:同学们说得有道理,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解决选择哪种颜色做校服最合适的

问题。

【设计意图:创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1.教学例1。

师: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

师:我们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学生可能会说:

·可以在全校进行调查。

·全校学生那么多,怎样调查呢?(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

·我们可以让班里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然后最喜欢红色的同学举手,记录人数;最喜欢

黄色的同学举手,记录人数……依次进行就能统计好班里同学选择的情况,也就能看出全班


更多推荐

学生,调查,数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