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7日发(作者:上海高三模考数学试卷)

小学一年级数学特色作业规划

一年级上册数学特色作业规划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数学课程应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一新理念不仅带来了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也对作业的布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认识到作业设计是教学的组成部分,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和延伸,更应是课堂教学的拓展与深化。因此,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针对不同的研究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要善于给学生提供富于趣味性、实践性、探索性、开放性、层次性的作业材料,以此增加学生的积累。为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尝试。

作业背景:训练10以内的减法

作业设计:亲子类作业(游戏、故事)

大部分家长都忙于自己的事务,再加上孩子才上一年级,他们很少关注子女的研究。但他们也缺少与孩子交流的时间。为了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知识水平,我们设计了一些亲子互

动类的“作业”。这样可以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参与孩子研究成长的过程。

亲子作业”之一:玩游戏。

在低年级的计算教学中,为了避免《口算本》上枯燥地训练,我们设计了“玩扑克”和“掷骰子”的“家庭作业”。例如,我们可以准备两个骰子,一个人专门投骰子。每投一次,其余的人就把所得的两个数相减,并迅速报出结果。这样可以训练10以内的减法,同时培养思维的敏捷性。为了增加难度,还可以规定,如果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就报出它们的和。这样,又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玩扑克”游戏则规定:家庭中两位成员在扑克牌中分别抽取两张,抢答两数的和与差,答对者加1分,先加到10分者为胜。这样可以进行20以内加减法的巩固练。在研究100以内加减法后,可以加大难度,抽取3张或4张牌,抢答3个或4个数的和,引导学生借用“凑整”的思想灵活进行心算、巧算。在二年级研究乘法口诀之后,还可以抽取4张牌利用加减乘除算24点。

实践表明,家长的适当参与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私立学校中家长与孩子的亲子关系,而且让家长及时、全面了解到

孩子的研究情况。另一方面,孩子也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无时不刻地关注,促进了家庭氛围的和谐,同时逐步养成了从小爱好数学、乐于研究的好惯。

亲子作业”之二:听故事、学数学。

周末,我们利用年级博客上传了一些数学小故事,例如《农民过河》、《怎么少了一只动物》、《小花狗的扣子》、《数邮票》和《灯亮不亮》。通过听故事,思考问题,想出解决方法,拓展思维,引导学生走进美妙的数学世界。

这项作业的设计意图是让教师正确理解作业的价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设计趣味性、实践性、探索性、开放性和层次性等丰富内容,形式多样的有效作业。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下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坚持下去。作业改革也能成为师生交流和情感联系的纽带。


更多推荐

作业,学生,设计,孩子,研究,数学,家长,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