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山东滨州高三二模考试数学试卷)
小班比长短数学教案
小班比长短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情愿参与撕面条的活动,有耐性完成嬉戏任务。
2、能动手动脑动口,正确推断并描述物体的长短。
3、感知并驾驭比较物体的长短的正确方法,理解长短的相对
性。
物质打算:
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各色蜡光纸若干;每组一个装纸条的筐。
活动重点:
感知并驾驭比较物体的长短的正确方法,理解长短的相对性。
活动过程:
1、老师引导幼儿探讨:你吃过面条吗?面条是什么样子的?
2、老师引导幼儿撕面条——帮助幼儿感知比较长短的方法。
(1)请每位幼儿取一张蜡光纸,说说自己拿的纸是什么颜色的?
什么形态的?
(2)请幼儿从长方形纸上撕下两根不一样长的面条,想想该怎
么撕?
(3)请幼儿将两根面条比一比:哪条长?哪条短?(引导幼儿将
比较的两个物体的一端对齐,用重叠或并放的方法比较长短。)
第1页 共8页
(4)请幼儿拿一根面条与其他小挚友的比一比,看谁的面条长?
3、老师引导幼儿比比谁的面条长,帮助幼儿初步感知理解长
短的相对性。
(1)幼儿自由地撕面条,老师引导幼儿不断地比较,找到自己
撕出的面条中最长的一根,感知比较的对象不一样,同一根面条
比出的结果有时可能是长的,有时也可能是短的。
(2)请幼儿拿自己认为最长的面条来和其他小挚友的比一比,
共同找出一根最长的面条。
4、老师指导幼儿撕最长的面条,引导幼儿学习将纸撕得又长
又细的技能。
(1)示范撕长面条的方法:沿纸的边缘绕圈能撕出又细又长的
面条。
(2)幼儿自由撕面条,老师巡回指导。
(3)幼儿与同伴比较面条的长短。
小班比长短数学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理解长短的概念,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并能用语言进行
描述。
2、能按物体的长短特征进行分类。
二、活动打算:
课件《比长短》,吸管若干根。
第2页 共8页
三、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感知物体有长、有短,学习用语言表述推断的结
果。
1、出示金箍棒,引起幼儿爱好。
从金箍棒中变出三根长短不一,颜色不同的纸棍,引导幼儿
视察:这些棒是什么颜色?它们一样长吗?比较后说出哪根长,哪
根短,哪根最短?
老师:“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给与幼儿充
分的时间自由探讨沟通。
2、集体探讨沟通
幼儿:“看出来的。”
幼儿:“比出来的”
(二)探究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1、引导幼儿视察。
谈话导入活动:“小挚友,看看图片上都有什么?”
幼儿:铅笔(吸管)
2、师幼探讨沟通:你发觉它们有什么隐私?
老师:“我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幼儿:“铅笔颜色不
一样,有绿颜色的,这还有红颜色的。”“吸管颜色也不一
样”“这是长的铅笔,这是短的铅笔——————”
老师小结:我们小挚友的小眼睛真灵,发觉了这么多的隐私。
第3页 共8页
(引导幼儿说出有长有短)
(三)老师演示,幼儿操作。
1、老师示范比长短的方法
老师:“刚才小挚友想得好,说的也好,现在看看老师是怎
么来比长短的。我们把棒棒平放在桌面上,棒棒的一端要对齐,
然后比较另一端,就能比出长短了。那还可以怎样比一比呢?”
2、幼儿自由操作比长短,老师指导。
老师:“有的小挚友是把铅笔竖在桌子上来进行比较的,这
样比较长短的方法也对,小挚友的小脑袋真聪慧。”“我们比的
时候,可以说一说,这根铅笔比那根铅笔长,那根吸管比这根吸
管短等等。”
3、老师小结:我们给物体比长短时,不管是竖着比还是横着
比,物体的一端肯定要对齐。
(四)嬉戏:听信号做动作
老师说长,幼儿拉长手臂表示长。
老师说短,幼儿缩短手臂表示短。
(五)操作练习。
练习一:比长短
老师:“我这里有一张操作纸,上面有什么,细致看,小挚
友们,你们要在长的物品下面的框框里打勾。”
老师演示,后幼儿操作。
第4页 共8页
练习二:身体部位比较
老师:“现在我们玩一个比较长短的嬉戏。请你和你旁边的
小挚友结成好挚友,看看我们的身体哪些部位可以进行长短比较。”
1、幼儿结对探讨比哪些部位。
2、幼儿自由比较长短
(六)结束活动
我们幼儿园还有许多物体,我们一起去看看哪些物体长?哪些
物体短?
小班比长短数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理解长短的概念,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并用语言进行描
述。
2、能用一端对齐法对物体进行比较,并根据物体的长短特征
进行分类。
3、很快融入嬉戏氛围参加活动,体验嬉戏带来的欢乐。
活动打算:
1、人手一只篮子。里面放有彩色纸条两根(一样长),吸管两
根(有长短),彩带三条(红长、绿短、黄最短)。
2、彩色纸一张,透亮敞口塑料袋两个(袋上分别标有数字1、
2)。
3、音乐《红绸舞》。
第5页 共8页
4、场地布置:红绿黄三个圈作舞池。
活动过程:
一、小魔术导入,激起爱好、感知长短。
(一)老师变魔术。
1、师:今日老师带来了一个小魔术,睁大你们的小眼睛,看
细致喽。
把两根相同的纸条变成一长一短。
2、幼儿视察有何不同,说说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我们的宝宝真棒,用眼睛就能看出两根纸条不一样,
一根长一根短。
3、告知幼儿“变”的隐私。
(二)幼儿变魔术。
1、幼儿从篮子里拿两根纸条学做小小魔术师。
2、说一说,哪根长哪根短。
二、操作活动,进一步加深对长短的理解。
(一)两个物体进行长短比较、分类。
1、请幼儿从自己的小篮子里拿出两根吸管进行比较。
说说你是怎么发觉哪根长哪根短。
2、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怎样做呢?
引导幼儿用一端对齐法进行比较。(可横着也可竖着斜着比)
3、送吸管回家。将长的送进1号袋,短的送进2号袋。
第6页 共8页
4、检验。
师将一个袋子里的吸管拿出用一端对齐法检查是否一样长。
另一个袋子里的请有意愿的幼儿进行检查。
(二)尝试用一端对齐法对三个物体进行长短比较、分类。
幼儿从篮子里取出三根彩带。
1、选一条自己喜爱的彩带。
2、尝试比一比、说一说自己拿的是长的、短的还是最短的。
3、长的请到红舞池、短的请到绿舞池、最短的请到黄舞池。
三、嬉戏:彩带飘起来。
播放《红绸舞》,和幼儿共同跳起来,把彩带舞起来。
课后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发觉幼儿之间在实力上还是有差异的,大部
分幼儿能很好地进行比较,但在表达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
儿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这点上还须要进一步思索,思索如
何在数学活动中引导他们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们梳理
总结。
在活动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比长短”的文章,和同行的活
动反思,所以在打算学具和提要求时更谨慎了。引出“一端对齐
法”的概念,对幼儿能较快地理解还是有帮助的。信任对将来三
个以上的物体进行比较有肯定的帮助。
整个活动让幼儿在魔术中起先、嬉戏中结束,整体感觉孩子
第7页 共8页
们能尽快地融入整个活动的氛围,都还挺快乐的。
第8页 共8页
更多推荐
幼儿,活动,面条,老师,物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