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8日发(作者:运城初三数学试卷分析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常规要求及管理细则
备课细则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与我们每一位人民教师的职业生涯、职业
使命、职业荣耀紧密关联的每日不可或缺的社会分工。教学质量的高下,历来是
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教育成效的重要依据之一。而教学工作的首要条件就
是要备好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现将备课的环
节做如下规定:
备课要求:
1.每一位教师在备课之前,都应该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进行详细的了解,在备
课本的首页纪录学生情况分析(简称:学情分析)。
2。认真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钻研自己本年度所施教的教材,在教师了
解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好学期授课计划。
3. 备课要有超前性,一般提前一周。课前准备一天,杜绝无教案上讲台现象,
严格禁止使用旧教案。教师有义务接受上级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和教研组长对教
案的检查。
4. 教案格式要规范:课题名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和
学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及课后反思必须齐全。
备课格式:
1。 课题名称:每节课要求写清楚课题的完整名称,如果是练习课,要求写
清课时序号。如:练习一(1)。
2。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所在,是教师要在四十分钟内教学所
要达成的最终目标。因此,目标制定应根据所教班级的学情制定,可高,可低。
要求从知识和技能方面、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方面、情感和态度方面进行综合思
考.切忌盲目跟从。
3。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本节课突出的重要内容,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教
师在描述时要简明扼要。切忌语言罗嗦雷同。
4。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本节课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点,教师在备课时要加
强思考。
5. 教具和学具准备:教师应写清上课所需的每一样物件。
6. 课时安排:只要在新单元开始时注明即可,后面的分课备课中可不在出
现。
1
7.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备课中的重中之重。不同教师要显示不同教学个
性,不可千篇一律。但是,同一教研组要求相互探讨教学过程,必须要写清教学
的中心环节以及题目的解题思路。
8.作业设计:同一教研组要求相互探讨作业布置的最优化方案,作业布置尽
量做到分层设计,尽可能考虑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作业的要求也不一样。
9.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允许有不同的个性。但,必须完整。
10.课后反思:教师在备课时应在备课笔记中留有一定反思的空间,上课完
毕后及时根据课堂的动态生成,写好课堂反思。
各种课型的要求:
新授课:
一、新授课的任务:
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2.让学生经历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初步的思维能力
和空间观念,并能探索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受到
思想品德教育。
二、新授课的操作程序: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联系现实生活,情境引入。
可采用谈话、汇报、讲故事、玩游戏、现实场景、动手操作、情景图等方式,
使学生快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2.分析情境信息,提出问题。
不管是什么样的情境,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挖掘
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置学生于问题情境之中,使其处于
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有所知但又并非完全明白的心理状态.教师顺势利导,
导入课题,使学生饱含强烈的学习动机,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二)合作探究,建构模型。
此段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发展学生
个性,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环节。本环节可通过以下四步完成:
1.独立思考,探索尝试.
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基础。问题提出后,首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
验,独立思考,尝试解决,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可能不
一,有的学生甚至存在疑难,在此情况下进入下一环节。
2.合作交流,达成共识。
2
更多推荐
学生,教学,教师,数学,备课
发布评论